格物
專家簡介
胡海龍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就職于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泌尿外科及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為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基因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并擔任中國中西醫結合泌尿外科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中西醫結合泌尿外科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抗癌學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膀胱癌發生機制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及泌尿系統疾病的微創治療。發表文章30余篇,參編著作10余部,主持多項科技基金項目。
近年來,腎臟疾病在我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40歲以上的人群中,慢性腎臟疾病的患病率約為8%~9%。由于腎臟病的發病初期沒有什么特殊的癥狀,患者一經發現得了腎病多數都到了很難治療的程度,因而預防就顯得極為重要。
本刊記者:很多人對腎臟的功能不是很了解,您能為我們的讀者簡單介紹一下腎臟這個器官嗎?
胡海龍:腎臟的主要作用是排泄代謝產物和有害物質,維持體內水分、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豌豆型的腎臟分為皮質和髓質兩部分,腎皮質由腎小球和腎小管構成。血液流經腎小球,就像過篩子一樣,對人體沒用的東西被濾出,形成尿液,排到體外;有用的再回收進人體。腎臟就像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節拍器”,離開它,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
本刊記者:現在腎臟疾病的發病率這么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不是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關呢?
胡海龍:肯定是和現代生活方式有一定關系的。從我接觸到的患者來看,引起腎病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5個方面。
1.高蛋白、高營養飲食增加腎臟負擔
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各種美食琳瑯滿目,還有一些健康人經常吃各種營養保健品。食物中的某些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食鹽等)進食過多,則腎臟的運轉負擔加重。另外,人們的體力勞動減少了,很多人選擇了以車代步,再加上不積極進行運動,結果就是活動過少。另外,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食物中蛋白質所占比例大大增加,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性蛋白質,最后的代謝產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都需要從腎臟分解排除。如果經常暴飲暴食,就會使腎臟不堪重負。
2.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很毀腎
糖尿病和高血壓是現在公認的造成腎功能衰竭的兩大繼發性因素。
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會不斷破壞腎臟的動脈和微血管。腎小球內“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現象,最終會導致腎小球硬化和腎間質纖維化。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會導致腎臟功能急劇下降,使對人體有益的“好東西”漏出去,而無益及有害的“壞東西”卻留在體內。而造成糖尿病、高血壓發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改變,如長期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纖維素飲食,以及運動量減少等。另外,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攝入太多鹽會加重腎臟負擔,導致血壓升高。
3.濫用藥物引起的藥物性腎損害
濫用藥物或不合理用藥所導致的藥物性腎損害也是腎病逐年增多的原因。
我在門診就曾經遇到一個二十多歲的男患者,來院時全身浮腫、惡心嘔吐、小便量少,經過檢查被確診為急性腎功能衰褐,最后通過血液透析綜合治療,腎功能才漸漸恢復正常。大家都很奇怪,年紀輕輕怎么就得了腎功能衰褐呢?原來他經常頭痛,一頭痛就自己吃去痛片,也不去醫院求診,長期吃止痛藥引起了腎病。
調查顯示,81.32%的人“家里常備有止痛藥”,75.61%的人自己到藥店購買和服用止痛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止痛藥會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長期應用會引起“止痛劑腎病”。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抗菌素等)、患有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的人也容易得慢性腎病。
很多人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不請中醫師辨證,就隨意長期服用中成藥。有人把龍膽瀉肝丸當作補藥,吃了3個月后造成腎臟損害。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草藥,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服用過量都會影響腎臟功能。
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少人不論冬夏都愛吃冷飲,還有一些年輕女性喜歡一年四季露著小蠻腰,不注意腰部保暖。殊不知,過涼的環境刺激會影響腎臟的血液循環,腎小球的供血也會出現問題,可能導致腎小球萎縮或鈣化。
與此同時,由于工作壓力大、精神過度緊張,很多人的睡眠不足,導致免疫力降低;還有的人長期吸煙、酗酒;再加上各種環境污染等因素,這些都加重了腎臟的代謝負擔。
5.外科疾病
男性前列腺增生導致排尿困難的患者,由于長期出現膀胱排空不凈,從而導致雙腎積水,尿液生成及排泄出現障礙,從而導致腎功能不全。
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雙側巨輸尿管、輸尿管膀胱連接部狹窄等,都會導致患者病變側腎臟功能的下降甚至喪失,如果病變為雙側,那么極易出現病情加重導致腎功能衰竭。
一些泌尿系統后天疾病如輸尿管結石、輸尿管息肉、膀胱癌、腹膜后纖維化等會導致輸尿管受壓迫,從而引起腎臟功能損害。
本刊記者:在生活中,很多人發現自己患上腎病的時候,已經是比較嚴重了。那么腎病都有哪些早期癥狀,如何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呢?
胡海龍:年輕時不懂得保護腎臟健康的重要性,以后就很可能面對一顆提前衰老的腎臟。但是,想要及時查出腎臟問題卻不容易。
腎臟的代償能力非常強(代償能力即某個器官或組織一部分發生病變,其他部分可代償性地補充病變部分的功能),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被忽略。而一般的體檢也極少做腎功能化驗,這都導致了腎病不易被及早發現。
經常進行查體能發現泌尿系統先天性疾病及后天性病變,可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盡可能保留腎臟的功能。
平時要善于注意身體的異常情況,從蛛絲馬跡中找出疾病信號,防患于未然。當出現以下5種癥狀時,就要考慮腎臟可能出問題了,特別是40歲以上的人群,最好將腎臟檢查作為常規的年度體檢項目。endprint
1.血壓升高:常表現為頭痛、頭暈、視物模糊等,年輕人血壓高,往往是腎臟疾病存在的警報。
2.尿泡沫增多、經久不消:尿中泡沫較別人明顯增多時,提示蛋白尿的存在。這種泡沫尿具有經久不消的特點,甚至放置一夜仍然存在,借此區別于正常尿中的泡沫。
3.乏力,食欲不振:當腎功能出現問題時,肌酐、尿素等毒素就會逐漸在體內蓄積并刺激胃腸道,進而出現食欲不振、口臭、舌和口腔黏膜潰瘍,上腹飽脹、惡心、嘔吐、腹瀉以及消化道出血等。
4.夜尿增多:正常人夜間熟睡狀態時不會有夜尿。如果睡前沒有喝很多水,仍然每晚出現起夜兩三次,則提示腎功能減退,但是老年人有1~2次夜尿是正常的。
5.關節疼痛:血尿酸高的人,尿酸會沉積在腎臟里,使腎功能受損。因此,中年以上男性突然發生拇趾、足背、腳踝、膝等處關節紅腫疼痛,并有浮腫,高血壓,夜尿增多等情況時,除在專科就診,也要及時排除腎臟疾病。
本刊記者:腎臟對人體這么重要,那么,我們該如何保護腎臟,預防腎臟疾病呢?
胡海龍:要做好腎病預防,對于身體健康的人群,最重要的就是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上保護腎臟。平時要盡量減少鹽的攝入,飲食宜清淡,平衡膳食;多飲水,不憋尿;有計劃地進行鍛煉,控制體重;避免感冒,當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癥時,需及時治療;戒煙限酒,避免濫用藥物;此外每年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也可同時做腎臟B超檢查。
對于腎臟疾病的高危人群,首先要做到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肥胖、高血脂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堅持藥物治療。合理飲食同樣重要,堅持低鹽、低糖、低嘌呤、低脂飲食。還要做好自檢,密切觀察自身的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標。至少每半年檢測一次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及腎功能。
本刊記者:您能為已經患上腎病的人們在飲食上提出一些建議嗎?
胡海龍:對于已經患上慢性腎病的朋友,科學的飲食保健是治療慢性腎病的重要措施,因為通過科學飲食可以緩解癥狀,減輕損傷,提高生活質量。
慢性腎病患者飲食應選擇優質低蛋白飲食,如雞肉、瘦肉、河魚、牛奶,低蛋白可減少氮質潴留,降低尿素氮;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供給人體足夠的熱量,能減少蛋白質為提供熱量而分解,改善氮質血癥,還可使低蛋白飲食的氨基酸得到充分利用。
慢性腎病患者常伴有維生素缺乏,這一方面與飲食限制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疾病使代謝異常有關。因而飲食上應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葉酸等食物。這些維生素大多存于水果蔬菜中,如西紅柿、油菜、韭菜、柑橘、山楂、蘋果等,應該在飲食中增加。
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應該控制蛋白質的總量攝入,且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食品應搭配食用。黃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含優質蛋白,分解時產生的必需氨基酸較多,是機體合成代謝所必需的,可以吃一些,但要注意控制量。當腎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便應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盡量選擇優質蛋白,如動物肉類、牛奶、雞蛋等。腎病綜合征患者每天蛋白質攝入量最好控制在在40~50克;腎功能不全者、尿毒癥患者和腎功能衰竭者,每天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攝入總量不超過40克。如果已是終末期腎病病人,則更應嚴格限制。
腎衰竭患者晚期一般都有高血鉀,要嚴格限制鉀的攝入,忌食含鉀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蘑菇、土豆、扁豆、刀豆、芋頭、蓮子、瓜子、花生以及西瓜、香瓜、香蕉、芒果、大棗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