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雅蓮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過敏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胸悶、咳嗽、呼吸困難、呼氣時喉中會發出哮鳴音。支氣管哮喘病因很復雜,粉塵、花粉、螨蟲、動物皮毛、魚蝦、藥物、刺激性氣體、細菌或病毒感染、寄生蟲、氣候急劇變化、運動、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等因素都可誘發哮喘。本病多于深秋、冬季及初春寒冷季節或氣溫突變時發作。病人多數有過敏史或家族遺傳史。病癥反復發作,發作時喉中有哮鳴聲,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嚴重者持續發作時間較長,病人常張口抬肩呼吸,口唇、指甲青紫,不能平臥,大量出冷汗,甚至可導致昏迷、呼吸衰竭或死亡。
患有支氣管哮喘的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已查出有明確過敏原的患者,不要接觸過敏原。
★衣服、被褥應選擇棉制品,避免羽絨、動物毛皮等材質。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多開窗通風。
★冬季及氣候轉變時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在流行性感冒多發期盡量少去公共場所,避免感冒。
★盡量不要進食魚、蝦、蟹等易致敏的食物。
★本病患者應戒煙,以減少哮喘發作和防止哮喘加重。
★平時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
★保持心情平靜,解除思想顧慮,盡量避免因精神過于緊張而誘發哮喘。
患有支氣管哮喘的朋友在接受正規醫院治療的同時,可根據自身情況,選取以下方法自行調養。
一、藥膳療法
1.百合粥
原料:百合50克,粳米100克。
做法:百合與粳米分別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共煮成粥。
功效:適用于脾肺氣虛的哮喘。
2.板栗豆腐丁
原料:熟板栗100克,豆腐2塊,姜末、蔥段、植物油、生粉各適量。
做法:炒鍋置火上燒熱,放入植物油,下入姜末爆香,放入板栗肉,炒透。加入豆腐煮至入味,用生粉勾芡,撒入蔥段,炒勻即可。
功效:補脾益腎,生津潤燥。適用于腎虛型哮喘,癥見氣喘、動則喘甚、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勞累易發。
3.芝麻杏仁膏
原料:蜂蜜、芝麻各500克,杏仁150克,阿膠、冰糖各250克。
做法:芝麻、杏仁分別以熱水燙泡,去掉外皮,杏仁搗碎,一同放入鍋中,加水3碗,煎煮半小時,加入烊化好的阿膠、蜂蜜、冰糖,繼續煎熬,同時用鍋鏟不停地上下攪動,避免糊底,熬至黏稠如膏狀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2~3湯匙,溫開水送服,服完為止。
功效:補陰潤肺,止咳定喘。適用于久喘體虛者。
二、藥茶療法
1.蕎麥蜂蜜茶
原料:蕎麥面120克,茶葉6克,蜂蜜6克。
用法:茶葉研末,與蕎麥面、蜂蜜和勻。每次取20克,用沸水沖泡,悶5分鐘。每日1劑,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平喘。適用于一般性哮喘。
2.霜桑葉茶
原料:經霜桑葉30克。
用法:經霜桑葉洗凈,加水450~1000毫升,煎沸10~15分鐘,取汁。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祛風平喘,止咳化痰。適用于風熱痰喘癥。
禁忌:忌食腥膩之物。
3.人參核桃茶
原料:人參5克,核桃仁4枚。
用法:人參、核桃仁共搗碎,研末,一同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補腎益肺,納氣平喘。適用于肺腎兩虛所致的哮喘緩解期,癥見咳嗽氣短、動則氣促、腰酸耳鳴等。
三、足浴療法
1.方法一
處方:魚腥草、蒲公英、車前草各100克,大力子15克,蘿卜子10克。
用法:上述各味擇凈,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煎煮取汁,放入盆中,待溫時泡腳,每日2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1劑,連續3~5天。
功效:清熱化痰。適用于痰熱蘊肺所致的哮喘。
2.方法二
處方:麻黃、半夏各20克,桂枝、細辛、甘草各6克,白芍25克,五味子15克,生姜20克。
用法:上藥清水浸泡30分鐘,加適量水煎煮,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待溫后泡腳。每日2次,每次30分鐘。每日1劑,7日為1療程。
功效:溫肺散寒,止咳化痰平喘。適用于哮喘實證,伴哮鳴不斷、胸膈滿悶、咳痰稀白、面色晦滯者。
3.方法三
處方:麻黃80克,生姜、生蔥、吳茱萸、白芷各30克,地龍、蘇子各40克。
用法:上述各味擇凈,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溫時泡腳,每次30分鐘,每日1次,每次1劑,連續2~3天。
功效:疏風散寒,宣肺理氣,適用于寒濕型哮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