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榮
當前村級財務管理存在不少問題,致使農民利益和村集體利益被嚴重侵犯。本文結合近期我局對轄區內17個村委會財務管理審計情況,擬就解決好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規范財務管理,堵塞財務資金使用上的漏洞,保障農村實行“民主管理”,不斷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化進程,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作些積極的、可操作的對策思考,意在拋磚引玉,共同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好。
一、當前村級財務管理問題
1.財務制度執行欠規范。審計發現,大多數村雖建立了較完備的財務制度,但執行不夠到位。一些村干部對山林土地、果園魚塘承包、房屋出租、征地補償等集體經濟收入,實行“家長式”管理,個別人說了算,自報自批,自收自支,財務工作流程、報銷憑證等會計手續很不規范。一些村干收取承包費、征地補償費安置費后,長期不報賬,隨后則以各種費用支出沖抵收入,收支均不入賬。如某村2012年2月改變資金用途,將縣民政局爭取的困難人員補助款6 000元用于發放各村民小組組長工資。
2.會計賬務體系不健全。一是賬目設置不全,有的只設現金賬而不設銀行存款賬、財產賬和往來賬;現金報支手續不全,存在自批自報現象;二是有的總賬與明細賬、報表與總賬上期期末余額和本期期初余額對接不上,資金來龍去脈不清晰。三是普遍沒有編制資產負債表。四是會計檔案資料真實性不足。如2012年12月某村三張發票列支煙酒款2 675元其后無附件。某村2013年發放2012年度大學生贊助款和困難戶補助共計7 500元的憑證上沒有領款人簽字。
3.財務人員素質偏低,財會政策觀念不強。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新業務不斷出現,由于經費和時間的限制,村級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不能得到及時更新,導致財會人員政策水平、業務素質普遍較低。如個別村級財務人員在經手村集體資金的時候,亂用會計科目,弄虛作假,重報開支、白條報賬、專項資金支出直接用領條沖抵等等,造成村級財務管理混亂。
4.村級財務管理缺乏監督。一些村在財務公開上問題較多,主要是財務公開內容避重就輕,無關緊要的公開,重點的、金額大的收支卻不公開,基本建設、農田水利設施、道路建設等一些重大投資項目支出不專項公開,實質性財務內容公開不夠到位,不夠具體、不夠細化等。財務公開不及時,上級來檢查了,匆匆建個財務公開欄,搞點數字上去。一部分村干部身兼數職,既是村干部,又是會計兼出納,收錢管錢管賬,由這樣一個人核算公開出來的數字,其真實性、可信度很低,無法讓村民信服。二是審計監督不到位。審計局受職能所限,長期以來較少對村級財務進行審計。
二、解決對策思考
當前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解決村級財務核算中的問題,提高村級會計核算水平是建設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中之重,關鍵是繼續抓好村級財務公開,加大民主理財力度,建立村級財務審計制度,認真抓好村級財務清理工作,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1.進一步搞好村級財務公開,加大民主理財力度。一是村級財務公開內容全面完整,涉及到的收支情況應分細點逐一予以公開,切忌遺漏。二是村級財務公開時間準確及時,每季度至少要公開一次,無特殊情況不得延誤。三是村級財務公開重點突出,重點是群眾十分關注的收入,如土地征用補償款、上級下撥的專項補助、集體資產承包、租賃費等。四是村級財務公開程序嚴格,目的明確,公開前所有賬務需經村財務審核小組人員全面核實。通過實行財務公開,讓群眾做到“五個明白”,即明白集體資產有多少;明白財務管理收支情況;明白干部辦事程序與結果;明白自己應取得或繳納多少稅費;明白村干部報酬有多少。
2.全方位實行村級財務審計制度。加強審計監督,實行村干部離任審計、年度工作審計、專項財務審計。審計部門應進一步拓展工作職能,不定期審計農村離任的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會計員、出納員任職期間的所有經濟活動,定期審計村級財務的收支情況,向群眾公開審計結果在村務公開欄,依法追究違反規定虛報、謊報,白條入賬當事人的責任。
3.認真抓好村級財務清理工作。鄉鎮黨委政府要把村級財務清理工作列入全年鄉鎮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編入年度工作計劃和目標責任管理內容。各鄉鎮至少要確定一名領導主管農村財務,要求制定工作計劃,經常聽取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匯報,研究、部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要對照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對村級財務進行檢查和清理,對清理出來的經濟問題一定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到位。
4.加大責任追究制度執行力度。一是健全鄉鎮領導的責任追究制度。實行村級財務管理鄉鎮負責制,對因村級財務管理混亂而引起干群關系緊張,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響的,一經查實要追究黨政一把手和分管領導的責任,情節嚴重的給予一定的黨紀處分。二是加大對村干部違紀問題的查處力度。一經發現村干部有違反規定虛報、謊報、白條子入賬和貪污、挪用村集體資金等問題的,無論其平時工作好壞,個人感情的深淺,均要及時對其作出處理,使其不敢為自己謀私利,不敢貪。
(作者單位:湖口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