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華
江西省遂川縣人民醫院,江西 遂川 343900
PICC置管即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可有效減少反復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目前已成為化療患者長期靜脈營養支持及用藥的一條方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靜脈通路。但是由于其在體內置入的時間較長,易出現各種并發癥,而加強對患者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尤為重要。本文就個體干預法對PICC置管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進行觀察,并探討有效的護理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PICC置管的腫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理證實。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齡46~82歲,平均年齡 (62.3±4.8)歲;其中肺癌7例,胃癌5例,乳腺癌5例,食管癌4例,腸癌4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 (61.8±5.0)歲,其中肺癌9例,胃癌6例,乳腺癌4例,食管癌3例,腸癌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腫瘤類型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及必要的健康宣教,包括向患者講解置管的目的、意義、操作過程,置管后和間歇期的安全維護方法以及帶管回家期間的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在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個體干預法對患者加強健康宣教,由接受過專門培訓的護理人員,從患者入院開始至出院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具體方法:①置管前護理人員收集患者的個人資料,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經濟狀況、性格特點以及目前的心理狀況等,有針對性的給予患者護理。首先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向患者介紹置管的一般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以及配合要點等,提高患者認識,給予患者鼓勵,并增加患者PICC置管的信心,從而更好的配合治療,并在置管前給予血管條件和穿刺部位的評估,以選擇更加合適的穿刺靜脈,保證置管成功率[1];②置管后 幫助患者建立個人檔案,根據不同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為患者制定PICC置管期間的健康教育手冊,包括置管的相關知識、相關技能、置管后的常規維護方法以及帶管期間的生活指導等,并親自指導患者練習,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2];③住院期間定期抽查患者對置管后的自我觀察能力及日常維護等方面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一對一”指導;④患者出院后加強電話隨訪,以了解患者帶管回家期間的治療情況,并根據患者的反饋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指導,必要時給予上門隨訪。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常見并發癥 (穿刺點感染、血栓、靜脈炎、導管阻塞等)發生率以及健康教育達標率進行比較,其中健康教育評價標準包括患者對置管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和相關技能的掌握情況兩個方面;相關知識包括:置管的目的和意義;置管后日常維護的注意事項;日常沐浴的注意事項,自我觀察的注意事項。
相關技能包括:置管后手臂運動能力,治療期間的能力;導管斷裂等異常事件的處理能力,分值1~100分,所有評分均由1名高年資護理人員進行評價,規定患者得分≥85分為達標。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分析資料,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及百分比表示,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僅1例 (4.0%)患者出現輕微穿刺點感染,經對癥治療后痊愈;對照組共5例(20.0%)患者發生感染、靜脈炎以及血栓等并發癥,兩組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2.2 健康教育達標率 對兩組患者健康教育達標率情況比較,觀察組健康教育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較[例 (%)]
近年來,我國癌癥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靜脈化療是各類型癌癥的重要治療手段,但是化療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且多次、反復的穿刺過程以及藥物外滲給患者造成嚴重痛苦,進一步降低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而PICC置管因其操作簡單、安全、創傷小、成功率高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腫瘤化療患者的治療。但是PICC置管患者由于對該項技術缺乏認識,不能進行良好的置管維護,嚴重影響置管效果,縮短了導管留置時間。在本組資料中,我們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個體干預法,所謂個體干預法即針對每位患者的具體特點實施護理,以促使護理的更加針對性,也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3]。本文研究我們護理干預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置管前和置管后;置管前,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加強健康宣教,包括置管的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輕微并發癥的處理方法以及配合要點等;置管后,我們幫助患者建立個人檔案,并對患者置管期間的自我護理能力加強指導,并在患者出院后加強追蹤干預。結果顯示:給予“一對一”個體干預的PICC置管患者其置管期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置管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個體干預法在PICC置管后的應用可明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達標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這對提高護理質量以及和諧護患關系均具有重要作用,且符合現代護理模式的發展需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周芳,侯銘,李萍.護理人員對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認知行為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2):1124-1126.
[2]張曉蓉,李賽蘭,龔寶珠.腫瘤患者攜帶PICC的健康教育[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7,3(4):30-31+34.
[3]周俊,陳萍.個性化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 (專科版),2010,2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