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鑫
(貴州橋梁設計院)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各城鎮之間道路工程也相應得到重大發展。而作為道路工程的一部分,排水工程也逐漸伴隨得到了發展,并且在實踐中逐步為建設者所重視。然后,在迅速的城鎮化建設中,由于缺少相對的經驗,西部地區城鎮化建設仍在套用東部地區建設經驗,未能完全結合西部地區實際,導致了部分建設沒有完全符合當地實際情況,未能完善的發揮作用,故此,我們來談一談西部山區道路排水系統與東部城鎮排水之異同。
(1)東部地區
我國東部地區地勢開闊平坦,交通路網發達,城鎮化程度較高,道路縱橫交錯,排水管網較密集,分擔至單個排水管上的排水壓力較小,且雨水對土壤沖刷較小,雨水含泥度較低,同時后期維護較頻繁。故東部地區雨水管時考慮以上及經濟因素,普遍管徑設置較保守,檢查井之間間距較大,同時設置雨水沉泥井,對泥沙進行沉降,通過后期維護來去除泥沙。整體排水以能滿足當地普遍需求為主。
(2)西部地區
我過西部地區地勢多起伏,山區路網建設還未完善,大量道路健身仍還處于未完成狀態,單個排水管排水壓力較大,周邊排水管網不發達。且由于城鎮化建設正在進行中,大量城市快速路,連接線等道路建設在城市郊區,故雨水對土壤泥沙沖刷較大,雨水含泥度較高。且由于經濟普遍不發達,若設置沉泥井,則增加了后期維護管理成本。
(1)總體設計思想
總體設計思想是:在保證排水良好順暢的前提下,以施工簡單,造價經濟,設計基準期長,后期維護方便為原則進行設計。
(2)排水管管徑選擇
繪制匯水面積時適當擴大匯水面積。特別是山陵地帶,匯水面積要經過充分調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經過降雨強度公式計算徑流量,之后再根據水利計算表得出管徑。
(3)沉泥井設置
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程度較高,人員配備齊整,故設置有沉泥井進行沉泥排砂處理以防管道堵塞。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管線后續維護能力較弱,為減少后期維護工作量,可采取在規范要求內適當增加排水管坡度、適當縮短檢查井間距,增加排水管管徑等措施。通過增加沖刷,分擔泥沙,減少泥沙對排水管線的影響,從而減少或取消沉泥井設置,以達到降低后期維護成本的目的。
(4)預留支管設置
預留支管作為連接周邊與排水主管的通道,其設置應按照現有規劃進行對比后設置。
由于西部地區發展建設速度較快,可適當增加設置數量,以便后期周邊排水能夠接入。
(5)連接耳管設置
西部地區當前處于開發階段,重型車輛較多,荷載較大。故在選擇雨水耳管時,若耳管位置處于車行道下,宜選用鋼筋混凝土管。若耳管位置處于人行道下,則可選擇PVC塑料管。
西部地區地區由于地形因素和經濟因素影響,從設計、選材、施工等都需要做全盤統籌考慮,主要以符合現有條件,支持后續發展為基準進行。其前期費用較東部平原地區高,但后期維護成本可有效降低。
貴州省甕安縣某新建城市路,全長3 253 m,道路規劃寬度30 m。根據相關規劃,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管設于兩側行車道上,距道路中心線8.0 m,污水管設于雙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線10.0 m。根據貴陽市暴雨強度計算公式
取綜合徑流系數 ψ=0.6,P=1a,t=t1+mt2,其中 t1=10,m=1則單位面積徑流量為
根據周邊地形與水系,將雨水分三段分別排放,匯水面積分別為:4.65 hm2,2.26 hm2,2.33 hm2,根據水利計算表,可得管徑最小為DN600,最大為DN800Ⅱ級鋼筋混凝土管。平面每30 m設置雨水井。耳管位于車行道下,故采用DN200鋼筋混凝土管。
排水縱坡參照道路縱坡設置,部分管段由于道路縱坡大于管材語允許縱坡,故采用管材允許最大縱坡,加大對泥沙沖刷的同時,也有效的減少對管材的沖刷。
此次排水管線設計,基本上涵蓋了道路沿線城鎮的雨水排放,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以經濟,高效為目標,為后續的周邊建設提供了條件。
當前西部地區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當地道路的迅速發展。而排水系統作為城鎮基礎建設與道路的附加設施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市政道路以及城市快速通道部分,扮演了不可分割的角色,為城鎮化的發展,以及周邊相關產業的后續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而大量的事件表明,作為道路一部分的排水,仍未受到應有的重視,相關基礎建設仍處于較低的建設水平,特別是西部山區排水系統,多數仍參照東部城鎮排水系統進行設置,其中有部分內容并不完全適應西部地區發展建設,需要建設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