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彬
(貴州省交通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
某高速公路全長280 km,分為東西兩段,經過8個市縣區域,是連接各個區域的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寬度為50 m,采用雙向四車道公路的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80 km/h。在公路大部分地段,地質表層為種植土,上層屬于較為密實的粘質土,中層和下層為片麻巖,基本上不存在地下水源,只在部分區域有少量的孔隙滲水。
首先,對試驗區域進行選擇。在公路施工路段,根據《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一段長約100 m,寬度與公路寬度相當的區域作為試驗段;其次,對土質狀況進行檢測。確定試驗段土質的最佳含水率為11.2%,最大干密度為1.55 g/cm3,塑性指數為18,屬于低液限粉土;然后,要對試驗段進行相應的處理。在進行填筑試驗前,需要對下承層的高度、壓實度、平整度等進行檢測和處理,確保其可以滿足試驗要求。同時,土石路堤對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較為敏感,土石混合料顆粒之間的咬合作用一旦被破壞后,就難以恢復。因此,為了保證土石混填地基的承載力,需要對基底的承載力進行檢查。在該工程中,承載力數值需要達到180 kPa以上,最后對試驗器械進行準備。主要包括:推土機兩臺、挖掘機兩臺、20 t級壓路機1臺,運輸車四輛、灑水車1輛,以及平地機1臺。
土石混填試驗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試驗,對相應的數據進行收集,如松鋪厚度、碾壓速度、碾壓遍數、路基整平方法、機械組合方式、最佳含水量、施工工序等,并通過對試驗結果的分析,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保證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施工的質量,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速度,確保工程按期保質保量完成。
(1)測量放樣。結合設計方案,對試驗段的路基邊線以及松鋪厚度進行明確,結合實際施工情況,確定相關的試驗數據,進行測量放樣,要確保放樣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2)松鋪土料。在進行土石混合料的攤鋪過程中,可以使用網格掛線的方式進行,這里采用5 m×5 m的掛線規格,使用白石灰在基地劃出相應的方格,利用8 t級的運輸車對混合料進行運輸,在每一個方格內進行均勻攤鋪。之后,使用推土機對攤鋪土料進行整平,將路基攤鋪成為一個橫坡,坡度保持在10°左右。在攤鋪完成后,需要使用水準儀,對松鋪厚度進行測量,確保厚度在20 cm以下。
(3)控制含水量。在土石混合料的松鋪工作完成后且質量合格后,需要使用酒精燃燒法,對其含水量進行測量,以控制混合料含水量的標準,保證后續施工的順利進行。如果含水量偏大,則可以通過攤鋪晾曬的方式,減少混合料中的水分;如果含水量偏小,則需要灑水,同時對混合料進行翻拌,確保水分的均勻滲入。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混合料的含水量容易受到土質、氣候、天氣等的影響,實際上是很難控制的,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重視。
(4)碾壓試驗。在碾壓試驗前,同樣需要對松鋪厚度以及平整度進行檢查,確定其符合試驗要求,好使用振動碾進行碾壓試驗。在實際施工中,由于試驗區域使用的是就近挖掘的表層土料,巖石性質偏軟,振動壓路機可以直接碾碎大塊巖石,因此,可以按照土方路基壓實度進行檢驗。在碾壓時,采用靜壓與振動碾壓相互結合,交替進行的方式,以保證碾壓效果。
(5)確定松鋪系數。松鋪系數,主要是通過對原下承層的高程與碾壓后高程的對比來確定的,在該工程中,試驗段松鋪系數,見表1。
表1 松鋪系數
(6)確定壓實度。根據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中的相關要求,結合石料含量不同時對應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回歸方程式進行確定,以作為實測現場含石量的依據,對壓實度進行確定。
(7)確定沉降差。沉降差的確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總沉降差。利用每一個橫斷面的測量數據,作為分析的單位,在對松鋪層進行初步壓實后,在同一個斷面,選擇五個點,測量其初始標高。在最終碾壓完成后,測量五個測量點各自的最終標高,將最終標高減去初始標高,并去除相應的平均值,就可以得出斷面的總沉降差。其二,相鄰兩遍沉降差。由于碾壓是多次進行的,在每一遍碾壓之后,都需要對測量點的標高進行測量,兩次測量結果的差值,就是相鄰兩遍的沉降差。
(1)試驗表明,土石填料自身的含水量越接近理論最佳含水量,則壓實效果越好,越容易滿足道路設計對于壓實度的要求。
(2)根據相應的檢測結果可以看出,路基壓實度與壓實次數有著直觀的聯系。振動碾壓2次,壓實度可以達到91%,振動碾壓4次,壓實度可以達到94%,振動碾壓6次,壓實度可以達到95%,振動碾壓八次,壓實度可以達到97%。由此得出結論,壓實次數越多,碾壓效果越好,壓實度也就相對越高。
(3)在確保壓實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的基礎上,需要對碾壓作業的經濟性進行考慮,兼顧質量與成本。結合試驗數據,推薦的路基土石混填壓實工藝為:25 t級振動壓路機,碾壓次數為靜壓1次-振動碾壓8次-靜壓1次,松鋪系數為1.18,確保土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1] 胡意鵬.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試驗分析[J].科技資訊,2013,(5):55,57.
[2] 葉建文.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施工質量控制[J].公路與汽運,2012,(3):130-132.
[3] 易明.湖北大廣北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試驗[J].水利水電技術,2008,39(11):25-27.
[4] 肖澤林.常張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壓實特性研究[J].公路工程,20ll,36(6):127-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