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云投資30 億元建設電子商務云開放平臺項目,華數集團投資10 億元建設杭州智慧家庭信息服務平臺,聚光科技投資5 億元建設物聯網產業化基地……從今年開始,杭州市第一批總投資約885 億元的337個信息經濟項目,正陸續落地,項目周期為2 至3年。
這一項項大手筆,折射出杭州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特色路徑。2014年7月18日,杭州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宣布,該市出臺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意見和相關規劃,決定以發展信息經濟為突破口,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推進高起點上新發展。
杭州今年大力發展杭州高新區(濱江)、青山湖科技城、海創園等高科技平臺,著重打造集信息產業和智慧應用為一體的新經濟形態,引進思科中國總部,推進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讓杭州的信息經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今年1 至5月,杭州具有先發優勢的信息經濟產業保持了快速增長:軟件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5.14 億元,同比增長25.7%;電子商務服務收入達到258.3 億元,同比增長53.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銷售產值362.38 億元,同比增長24.28%。據最近的統計,杭州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8.5%,軟件產業帶動就業22 萬人,電子商務產業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約160 萬人。
要讓信息經濟持續發力,杭州找準具有先發優勢的軟件、電子商務、物聯網等產業,建設“六大中心”。力爭到2020年,建成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基本建成全國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中心、物聯網產業中心、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數字內容產業中心,打造以萬億級信息產業規模為核心的信息經濟產業群,率先成為特色鮮明、全國領先的信息經濟強市。
從款到發貨到款到生產,從全年發貨1000 臺飛躍到4 萬臺,從成品庫存超過300 臺到零庫存的高效生產,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西子奧的斯電梯,正是杭州產業信息化的縮影。杭州要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植入到更多像“西子”一樣的傳統產業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促進服務業、農業智慧化。
在良好的應用基礎上,杭州還加快推動信息產業在交通、醫療、教育、養老、社區等民生領域的應用,全面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