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芳

5月22日,京東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后,急于向市場 “表現”,宣布自6月1日起開展為期20天的11 周年店慶, 在移動客戶端、微信、手機QQ 上推出超強力度的促銷活動, 并向用戶發放10 億元紅包,打響了電商年中大促的第一槍。
國美在線、當當網、蘇寧易購、天貓商城、1 號店、亞馬遜中國、 唯品會等主流電商不甘示弱, 也紛紛加入年中大促的戰列。
國美在線宣布自5月28日起啟動為期32天的促銷活動。 線上線下加足馬力,還在線上投入32 億元現金券,意欲叫板京東。
當當網連續發布兩篇官方微博,誓要“踢爆618”,火藥味十足! 6月4日—6月10日期間,當當網以圖書5 折大促率先開打價格戰,并在手機端推出“首單送10 元現金”活動爭搶移動用戶,隨后還將上線“新品閃購”及當當尾品匯大促。
蘇寧易購投放20 億元禮券,6月3日-6月15日期間,分別開設母嬰、美妝、百貨、圖書折扣專場。
天貓商城宣布將于6月16日-6月19日攜手蘋果、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等3C 品牌商開啟年中購,卡位京東618 大促。
1 號店不惜以承諾“4 小時內搶購完100個集裝箱,董事長于剛就親吻奶牛”的噱頭發起了一場全民挑戰賽,僅用時51分30 秒,備足的100個集裝箱共計200 萬盒進口牛奶即被搶購一空。5月31日—6月20日期間,1 號店還將在各個專場開展促銷活動。
亞馬遜中國欲借“入華10 周年”東風展開大促,宣稱是“10年未有的力度”。 另外,亞馬遜還將在6月18日當天發布新款手機,為在線購物量身打造。
唯品會自6月6日全新改版后, 也推出6月品牌特賣專場。
6月電商大戰一觸即發。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 《2013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國B2C 網絡零售市場上排名第一的依舊是天貓商城,占50.1%;京東名列第二,占據22.4%;位于第三位的是蘇寧易購達到4.9%,后續4-10 位排名依次為:騰訊電商(3.1%)、亞馬遜中國(2.7%)、1 號店 (2.6%)、 唯品會 (2.3%)、 當當網 (1.4%)、 國美在線(0.4%)、凡客誠品(0.2%)。
對此,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分析師從新亮點和原因兩個角度,對電商年中“價格戰”進行分析點評:
一、新亮點:
1.價格戰優化升級:從單一拼價格到拼質量拼體驗
原先電商比拼,借低價格籠絡用戶,屢試不爽。但隨著電商戰火升級、用戶消費品質的提高,僅僅靠低價賣點已無法集中用戶眼球。
今年,電商年中大促戰開始更多關注商品質量和用戶體驗。 京東手機端投放10 億元紅包,國美線上向用戶發放32 億元現金券,當當網手機端推出“首單送10 元現金”,天貓也加大折扣力度,將實惠變現。
2.從線上大促到線上線下移動端多渠道齊動

隨著主流電商深入O2O,完善移動端,渠道爭戰是今年電商大促的一大亮點。 近期,京東渠道拓展動作不斷:入駐微信一級入口、調整新拍拍網、牽手萬達布局O2O;國美在推進線上布局的同時,仍深耕線下,站穩腳跟;當當網在此次大促活動中加入了手機端布局;天貓攜手3C 品牌商共推年中慶。 今年,電商年中慶已拓展到了線上線下移動端多渠道齊動。
3.京東:上市后首秀?急于“表現”業績
早 在“618”前 半個月, 京東就通過京東APP、 微信、 手機QQ 發放價值10 億元的京東紅包。 京東借上市喜氣,加大促銷投入的態勢非常明顯。 京東上市形成與阿里比肩的電商雙極格局,急于向市場“表現”成績,而此次年中慶正好是其業績首秀的關鍵節點。
4.國美:繞開同級競爭對手蘇寧?采取跟隨京東策略
今年年中大促,國美繞開了與蘇寧的同級競爭,轉而瞄準京東,采取跨級跟隨策略。
5月伊始, 國美在線全面改版。 當京東宣布開展為期20天、發放10 億元紅包的購物狂歡,國美就緊跟京東的營銷策略,提前從5月28日起發動“決戰32天”的年中大促,線上大手筆發放32 億元現金券,甚至喊出“每類商品都將是破盤價,比京東貴就賠差價”的口號,不難看出其矛頭直指京東,此次價格戰會更為激烈。
5.天貓:阿里上市前彰顯實力
京東實力大增背后少不了騰訊的支撐。 而阿里作為騰訊向來的競爭對手,上市在即,天貓是2013年占據市場份額最大的B2C 平臺電商,年中促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其彰顯實力, 為阿里上市贏得更多籌碼的大舞臺。天貓選擇在6月16日-6月19日 加入電商混戰,意欲卡位京東。


二、大促原因:
1.6月消費淡季?電商大促拉動消費激情
6月開始進入線上線下消費淡季,用戶消費欲望較低。 此次年中慶各電商加大打折力度,豐富活動內容,延長活動時間,目的在于引起用戶關注,拉動消費激情,在淡季開始前撈金。
2.電商線上集中造節?6月促銷已培養用戶消費習慣
電商線上“造節”是普遍的營銷手段,在“人工造節”的熏陶下,用戶也已默認并逐漸形成了節點大促的消費習慣。 此次6月年中狂歡節的活動力度、 用戶參與度可媲美往年雙“11”、雙“12”。
3.京東上市后行業格局調整?年中大促成今年市場份額爭奪首戰
自阿里提交IPO,京東上市,電商行業“雙寡頭”格局逐漸形成,主流電商之間的爭戰異常激烈。 各自都在盤算分食更多的市場份額,逆轉行業棋盤。 此次年中大促,京東、國美、當當、天貓火力全開,宣傳投入和優惠力度空前,今年市場份額爭奪首戰上演。
網購預警
對此,國內知名網購維權專家、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與權益部助理分析師姚建芳提醒廣大消費者:
1.理性網購、警惕商家舊款、存貨傾向尾貨。 遇到各類名目繁多的節日促銷期間,更應理性消費,節日促銷泛濫,商家絞盡腦汁,很多時候都只是個“噱頭”,不能排除商家用一些舊款、存貨來傾向尾貨的可能性。 因此,關鍵是需要消費者自己去辨別,不要盲目消費,除非價格非常誘人且自身確實需要,負責切莫輕易下手。
2. 謹慎下單,遠離釣魚網站。 網購最火爆的時候也是釣魚網站最活躍的時候,因此,廣大網友在網購火拼之時,切莫輕易點擊各種通過QQ、旺旺、MSN、論壇等發送的不明鏈接,謹慎下單,遠離釣魚網站。 并且注意電話詐騙,例如所謂“賣家”以下單不成功或商品缺貨等理由的退款陷阱,不要輕易透露個人的銀行卡賬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以防造成經濟損失。
3.借助第三方機構,維護合法權益。 此外,網購有風險,如遇物流發貨、售后服務、退換貨、退款等問題,可通過各地工商局12315 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消保委(消費者協會)、“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 等有關部門或第三方行業機構進行投訴,或通過添加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開辟的首個網購維權微信公眾賬號:DSWQ315, 第一時間反饋網購糾紛,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