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基一

你可以說一年一度的制冷展是中國中央空調行業的一次盛典,也可以單從數據顯示看今年的制冷展參展企業又增加了多少多少,這場展會養活了多少人、促成了多少筆交易、讓人新認識了多少伙伴,這些我們都無從統計。但是我們可以切身體會到,從參展商、觀眾,從每天開場前排起的長龍,從乘坐的大巴里,我們不止一次的聽到,“北京這個城市的環境真是沒得救了”、“這毛絮飄得快要讓人窒息了”。
不得不說,一年才一次的空調業專業展覽,一個以凸顯綠色、節能、環保為主題的空調企業展會選擇在北京這樣一個環境質量特別是空氣質量不可恭維的城市舉辦,是一種莫大的諷刺。若是任何一家企業敢放言,只要全北京選用他們的空調,則可以迅速改善空氣質量,減少PM2.5排放、消除霧霾到一個怎樣的層次,那么我真心代表首都人民謝謝你們的再生之德。當然,這樣的好事不可能會有,除非想要讓某些區域的產業經濟鏈斷裂。所以,這種諷刺便是,無論你知道北京這座城市會把你的致癌率提高多少倍,但依舊有大批大批的人奮不顧身地前往,我們便是其中一員。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北京新國展中心在地道的北京人口中被叫作“順義新國展”——北京那么大它都已經出了城,這你敢信?然而從展館周邊的配備來看,相比較上海浦東開發新區的會展中心,這里可謂一窮二白,展館內的麥當勞只有2種套餐可選,零散的入駐快餐不僅質量難堪還形成了對外壟斷。外圍的餐飲及酒店也寥寥無,幾同時需要步行至少15 min以上才可到達。據說制冷展后這個展館還將承辦大型車展,那我一定要奉勸有意向在車展上現場成交的哥們一定得多加點油,不然可能開到一半就熄火了。與這些不利條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距離展館相對較近的一些酒店,包括希爾頓在內的掛牌五星級酒店全部滿房,這又讓人不得不感嘆展會的吸引力之大。然而這種吸引力,對于不同的企業來說又是不盡相同的。
展會的熱鬧是你們的,而“我”則還是冷清的一個人。我想這次沒有參展的大企業一定是長年累月來感受到了這種“冷清”。忽然缺席的品牌這里就不細數了,反正不在個位數,一方面這些品牌在品牌知名度上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作為行業標桿品牌在制冷展的“臉面投入”是否能夠帶來與之對等的回報?商人是現實的,企業亦是現實的,花錢賺吆喝這樣的事情的確會有人去做,但絕對不是人人都需要做的,制冷展的這道傷要怎么愈合?還是會越發嚴重?我們再看明年就知道。
不得不說的是,這次展會的館內布置的確是在中國政府極力倡導下變得樸素了些許,曾經夸張的大幅廣告板這次也沒瞧見,首都的安保依舊嚴格,這也讓展館內的秩序得到了一些保證,唯獨手機信號以及會場所提供的WIFI信號簡直爛到無法想象,沒有看到以往出現過的信號車,也沒有真正免費的WIFI信號提供,想用WIFI?可以,3天總共免費1小時,剩下的,少年們花錢去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