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民
摘 要:計算機作為先進的工具被廣泛應用,中職學校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很有必要。文中就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談了些具體做法,探討下提高教學質量的新思路、新方法。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 教學 課程 質量 提高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b)-0148-01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信息技術也出現了突飛猛進的變化,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特別是那些小型計算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必不可少伴侶,社會生產運轉的各個方面似乎都開始慢慢地依賴這種工具。所以,中職院校開設這門課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實現教育為社會生產提供所需這一目標。為此,筆者在這里針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1 老師應該熟悉教材,做好預課工作
在教學活動中,不管什么樣的學科,在教學活動開始進行之前,都應該認真的做好準備的各項工作,這就是備課環節。所以,老師們應該在在眾多的教科書中,挑選出能夠有利于中職學生學習的,也可以自己編寫一些輔助教學用的資料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學習知識。比方說“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指導這本書,在使用的時候,經過不斷調整、修改,讓它更加科學合理,具有實用價值的學習資料。任課老師要根據規定做好備課工作,學校應該按時對這項工作進行檢查。做好備課工作是整個教學活動繼續下去的關鍵。
2 組織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主要由:教學模式、教學工具、教學環境、學習者以及教學內容、教學觀念等組成,用什么樣的方法將其科學有效地進行調配是順利完成教學活動需要注意的,同時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點,任課老師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出發來展開工作。
2.1 教學目的明確
這門學科作為統考的公共基礎學科。所以很明顯,不是要讓同學們去研究任何深奧無比的理論知識點,更不是要同學們去研究如何動手制造一個計算機出來,也不是要同學們掌握編寫程序的能力。而是讓學生們熟悉計算機的歷史,知道它是怎樣工作的,軟件與硬件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計算機發展到現在是什么樣的狀況。能夠熟練地應用計算機處理文字與表格等簡單工作。
2.2 教學內容安排合理
應該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以因材施教、認真、細心有特色作為原則,將抽象的知識用形象易懂的方式展現出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們的創造性,以實現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所以任課老師首先需要做的是明確教學目標,熟悉教學內容。在熟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做到對教學活動的有效安排調整。
在辦公軟件使用知識的教學中,不必要完全根據教材中的順序來進行。可以讓學生們通上機錄入不同文章、來學習word中各個工具的使用的。比方說在輸入《自我介紹》這篇文章的時候,可能會不斷出現一些字、詞、句。所以,要用到復制與粘貼等工具。在掌握了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之后,學生就會知道怎么使用復制功能了,而且能夠掌握住一些比較便捷的使用方法。引導學生知道如何通過已經掌握的知識來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問題。通過一個知識點掌握住其它的知識點。比方說,學習復制功能,就要知道復制的方式有哪些,就會牽涉到如何選定的問題,自然而然也就串聯出了選定的方式,學生們會發現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是環環相扣的。通過實踐來發現存在的問題,保持思維的活躍性,不斷地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看起來似乎比較混亂,但是卻能幫助學生們將每一個知識點連成一條線,便于牢牢地掌握住它們。
2.3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任何事情,任何行業來說,興趣一直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上,這一點更加的正確,但是要想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老師要精心地準備好有懸念、有挑戰性、有實踐性、有趣味性的教學設計,慢慢引導學生們進入一種自主的充滿好奇心的學習狀態中。將學習任務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進行逐一的了解、掌握直至熟練應用。例如:遇到講編排文本的教學時,把一篇編排很好的資料先展現在學生們面前。學生們會對編排精美的文章進行贊嘆,同時也會產生好奇心,想要知道怎樣才能制作出這樣的文章,急著想要學習,想要動手研究出其中的奧秘,然后自己也能制作出類似的編排精美的文章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老師和學生們才可以都進人了最佳“教”與“學”的狀態。
2.4 組織好教學活動
教與學屬于兩種不一樣的主體。老師要設計、安排好所有的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處在主體地位的就是我們的學生。要想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就要將教與學科學合理地組合在一起,只有這樣做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如在講解Windows操作系統的應用的時候,有一個知識點是在“資源管理器”中建立一個新的文件夾。我帶的學生來自不同專業,在這里要特別提出的是財會專業的學生,對他們的要求要相對提高一點,因為作為該專業的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主要處理的數據。這就要求他們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養成一種認真仔細的工作習慣。雖然如何創建新的文件夾不是什么難操作的工作,但是如何處理好各個文件夾之間的層次關系,則需要多一些認真與仔細,一定要條理清晰文。將文件夾建在什么位置,怎么處理它們之間的位置層次關系,這些都需要有老師進行講解與引導,根據要求來創建。學生們不能由著自己的意愿來創建。在對計算機發展歷史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關于第二次大戰期間的相關知識,可以以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學習,以充分地認識到戰爭在科學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影響,同時讓他們認識到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對計算機在當下使用狀況的學習中,能夠談及的話題更多。大到航天飛船,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學生們都有話題可以談論。教學活動組織的如何,真的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
2.5 設計任務,多上機操作,培養動手能力
計算機課程是門需要動手進行實際操作練習的課程。就像是畫圖一樣,不管請到如何有名的老師來教你,如果你自己不動手進行練習,那么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畫家。所以不管老師將這門學科講得如何精彩,如何生動,如何精辟,要是學生們沒有進行上機練習,老師也不帶領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那么即使是記住了所有的理論知識也沒有實際的用處。所以上機實際操作對這門學科來說十分重要。
3 教師自我管理
也要不斷加強學習,完善知識結構和提高自身的素質,加強與學生們之間的溝通,與學生交朋友,相互理解,通力合作。相信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培養處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劌民.如何提高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效果[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8):152-153.
[2] 王柯.計算機應用基礎上機實訓與測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