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 張小玲 張琦 楊帆
摘 要:化學不但對環境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保護也存在一些影響。對于生態環境建設來說,如何實現化學對生態環境的促進作用,并實現對生態環境建設產生正面影響是我們要關注的內容,文章就這方面進行闡釋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處理方案,以期更好地貢獻于生態環境建設。
關鍵詞:環境保護 化學 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D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b)-0116-01
化學是研究物質在變化發展中與周圍環境相互影響與相互作用的自然基礎學科。化學的出現與不斷發展,或多或少地影響著自然界與人類,同時也促進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對于生態環境來說,化學在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著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化學在生態環境建設中起到推動作用,能夠很好地科學合理地促進生態環境的建設與發展;另一方面,化學在發展和建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相應的負面因素,反作用于生態環境建設,這一因素對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存在不良的負面影響。
1 化學對生態環境建設影響的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生態環境建設正處在發展的初步階段,發展條件尚未成熟是現階段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表現,那么,這一現狀對化學方面技術的需求和趨向性更為明顯,然而對化學技術方面的負面影響的防御性和解決能力尚未具備成熟的條件。例如現階段我國生態植物園的建設,在材料選定方面要求具備環保的現代化材料來建園,在建筑材料的應用方面更加趨向于現代化材料,然而現代化材料必不可少地有化學技術方面的因素的介入。化學作為現代化技術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很好地促進現代生態環境的發展,有力地推動環境保護方面的建設與發展。
在負面影響方面,化學在某一領域上扮演著污染環境的另一角色。在環境污染方面,化學在一些領域也存在比較能以解決的問題。例如工業發展需要化學來實現快速高效發展,但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化學污染產物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等方面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人們所關注的問題。這樣,化學的負面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對環境保護和生態破壞產生必然的影響,具有客觀的存在性,這些必然產生的因素促使化學在進行研究和技術發展中必須首先考慮到生態方面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因素。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生活用品也離不開化學方面的作用。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來說,化學產品無處不在,然而這些化學產品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行為中直接或間接地作用與生態建設。例如牙膏的使用、沐浴露的使用以及洗發露的使用,導致生活用水化學元素的不斷增加,通過下水道排入江河中,從而使淡水河流水質的不斷下降,這樣,當生態環境建設中需要的水源,必然使其水質大大下降,從而間接地影響生態環境的建設。另一方面,雨水通過空中對流降水的補給,人們在日常生產中工廠對大氣中排放大量有毒的化學元素,導致空中雨水形成酸雨,對生態環境建設有著直接的破壞作用。例如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導致大氣降水中酸雨的形成,這樣,對森林、湖泊等生態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和破壞。故此,化學在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存在著直接的負面影響。
2 實現化學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正面影響的措施
2.1 從源頭有效促進化學科學技術的良性發展
化學科學技術的發展首要必須服從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在源頭上不斷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方面的建設與發展。例如,化學產品方面的生產,應注重環境方面的因素,盡量從環保方面來實現產品質量方面的研究與生產。化學在實驗室的發展環節方面,不斷注入環境保護因素,從其元素方面的研究注入環保因素,合理科學地研制出可持續的不影響環境和生態的新型化學產品,從研制的源頭杜絕對環境和生態有影響的化學產品的產生。
2.2 實現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提高生態環境建設能力
在生態建設方面,從制度上實現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從而使生態破壞等問題大大地降低。國家相關環保部門嚴格相關環保制度和條例,實現從制度上協調化學科學技術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關系,使兩者在建設與發展中達到科學、環保、和諧的發展目標。例如國家環保部門建立健全相關環保制度,并要求相關生態環境建設單位嚴格依照環保制度建設生態植物園,辯證地利用化學技術措施,實現化學與生態環境的合理建設。從而提高生態環境建設能力。
2.3 綜合實現現代化綠色化學發展新渠道
化學知識和相關實驗方面的發展,需要正確的合理的引導措施,實現合理的具有環保價值的綠色化學發展新目標和新渠道。在化學發展日益顯現其重要性的今天,如何引導化學技術向綠色方向發展,是業界共同面對的重要內容之一。例如建立綠色生態化學實驗室,重點運用化學的科學性和生態資源建設等方面的共同特點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創新發展化學對生態環境建設的促進作用,合理拓寬化學的研究領域,實現綠色的化學生態方面發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化學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辯證地運用化學的本質屬性,作用與生態環境建設,降低化學對生態環境建設的負面影響,提高生態環境建設的創建能力。化學是一門以科學實驗為主要發展核心的學科,運用好化學這一重要特性,必將實現化學與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綜合科學發展,為我國環保事業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更加科學的發展新渠道。
參考文獻
[1] 俞雅乖,高建慧.生態新農村:我國田園環境與城市生活和諧共生的新農村建設模式——浙江省寧波滕頭村的實踐啟示[J].農村經濟,2011(11):104-107.
[2] 張懿,李佐虎,王志寬,等.綠色化學與鉻鹽工業的新一代產業革命[J].化學進展,1998(2):63-65.
[3] 肖文德.21世紀的科學:綠色化學[J].化學世界,2000(S1):18-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