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勁松
摘 要:該文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研究垃圾中轉站選址問題。主要思路是利用mathlab中的優化函數,通過建立垃圾密度矩陣,實現總支出最小的目的,從而找到單個優化點。該優化點考慮了收集成本和運輸成本。
關鍵詞:垃圾中轉站 選址 優化 mathlab
中圖分類號:U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b)-0186-01
1 選址數學模型
某城市某一區域范圍內需修建一個垃圾中轉站。選址的目的是要綜合考慮垃圾的收集成本和運輸成本。采用網格劃分的方法:為劃分簡便,對研究的區域采用均勻劃分的方法,按橫坐標和縱坐標均勻劃分。這樣,每個小格的垃圾產生量和垃圾產生密度可以分別統計和計算,可以在小區域范圍內認為是均勻分布。可以證明,網格劃分的越密,實際值就越接近計算量,這和有限元的原理一致。
3 求解數據
數據由于篇幅關系,沒有列出。根據網格法的劃分方法,將該區域劃分成的網格,共400個單元格。每個單元格的橫坐標、縱坐標用該單元格的中心點表示;垃圾量表示該單元格區域內產生的垃圾總量,假定垃圾位于單元格的中心點。(可根據區域形狀和計算所需精度自行確定網格的密度和縱橫數,可設置成,m和n可不等)
4 求解結果
4.1 單個中轉站選址求解結果(見圖1)
求解得,最優點位于x(1)=11.9111(km),x(2)=9.5525(km);最小費用fval=98232(元)。
分析:由于我們的垃圾分布并不是均勻的,又因為建模時考慮了垃圾從中轉站運輸到垃圾填埋場的費用,因此最優點位置偏離了中心點,結果可信。
參考文獻
[1] 李濤,賀勇軍,劉志儉.Matlab工具箱應用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
[2] 劉海燕,李宗平,葉懷珍.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0(3):311-314.
[3] 沈國萱.上海郊區生活垃圾處置對策研究[J].環境衛生工程,2001,9(4):170-172,182.
[4] 昝文安.現代化大型垃圾中轉站轉運功能及轉運模式簡介[J].環境衛生工程,2000,8(2):68.endprint
摘 要:該文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研究垃圾中轉站選址問題。主要思路是利用mathlab中的優化函數,通過建立垃圾密度矩陣,實現總支出最小的目的,從而找到單個優化點。該優化點考慮了收集成本和運輸成本。
關鍵詞:垃圾中轉站 選址 優化 mathlab
中圖分類號:U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b)-0186-01
1 選址數學模型
某城市某一區域范圍內需修建一個垃圾中轉站。選址的目的是要綜合考慮垃圾的收集成本和運輸成本。采用網格劃分的方法:為劃分簡便,對研究的區域采用均勻劃分的方法,按橫坐標和縱坐標均勻劃分。這樣,每個小格的垃圾產生量和垃圾產生密度可以分別統計和計算,可以在小區域范圍內認為是均勻分布。可以證明,網格劃分的越密,實際值就越接近計算量,這和有限元的原理一致。
3 求解數據
數據由于篇幅關系,沒有列出。根據網格法的劃分方法,將該區域劃分成的網格,共400個單元格。每個單元格的橫坐標、縱坐標用該單元格的中心點表示;垃圾量表示該單元格區域內產生的垃圾總量,假定垃圾位于單元格的中心點。(可根據區域形狀和計算所需精度自行確定網格的密度和縱橫數,可設置成,m和n可不等)
4 求解結果
4.1 單個中轉站選址求解結果(見圖1)
求解得,最優點位于x(1)=11.9111(km),x(2)=9.5525(km);最小費用fval=98232(元)。
分析:由于我們的垃圾分布并不是均勻的,又因為建模時考慮了垃圾從中轉站運輸到垃圾填埋場的費用,因此最優點位置偏離了中心點,結果可信。
參考文獻
[1] 李濤,賀勇軍,劉志儉.Matlab工具箱應用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
[2] 劉海燕,李宗平,葉懷珍.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0(3):311-314.
[3] 沈國萱.上海郊區生活垃圾處置對策研究[J].環境衛生工程,2001,9(4):170-172,182.
[4] 昝文安.現代化大型垃圾中轉站轉運功能及轉運模式簡介[J].環境衛生工程,2000,8(2):68.endprint
摘 要:該文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研究垃圾中轉站選址問題。主要思路是利用mathlab中的優化函數,通過建立垃圾密度矩陣,實現總支出最小的目的,從而找到單個優化點。該優化點考慮了收集成本和運輸成本。
關鍵詞:垃圾中轉站 選址 優化 mathlab
中圖分類號:U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b)-0186-01
1 選址數學模型
某城市某一區域范圍內需修建一個垃圾中轉站。選址的目的是要綜合考慮垃圾的收集成本和運輸成本。采用網格劃分的方法:為劃分簡便,對研究的區域采用均勻劃分的方法,按橫坐標和縱坐標均勻劃分。這樣,每個小格的垃圾產生量和垃圾產生密度可以分別統計和計算,可以在小區域范圍內認為是均勻分布。可以證明,網格劃分的越密,實際值就越接近計算量,這和有限元的原理一致。
3 求解數據
數據由于篇幅關系,沒有列出。根據網格法的劃分方法,將該區域劃分成的網格,共400個單元格。每個單元格的橫坐標、縱坐標用該單元格的中心點表示;垃圾量表示該單元格區域內產生的垃圾總量,假定垃圾位于單元格的中心點。(可根據區域形狀和計算所需精度自行確定網格的密度和縱橫數,可設置成,m和n可不等)
4 求解結果
4.1 單個中轉站選址求解結果(見圖1)
求解得,最優點位于x(1)=11.9111(km),x(2)=9.5525(km);最小費用fval=98232(元)。
分析:由于我們的垃圾分布并不是均勻的,又因為建模時考慮了垃圾從中轉站運輸到垃圾填埋場的費用,因此最優點位置偏離了中心點,結果可信。
參考文獻
[1] 李濤,賀勇軍,劉志儉.Matlab工具箱應用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
[2] 劉海燕,李宗平,葉懷珍.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0(3):311-314.
[3] 沈國萱.上海郊區生活垃圾處置對策研究[J].環境衛生工程,2001,9(4):170-172,182.
[4] 昝文安.現代化大型垃圾中轉站轉運功能及轉運模式簡介[J].環境衛生工程,2000,8(2):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