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諾獎大師——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從青少年做起
2014年9月10日,中國第30個教師節之際,上海市科協舉辦了題為“對話諾獎大師——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從青少年做起”上海科協大講壇活動。本次講壇邀請到了199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厄溫·內爾,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原中國科協副主席韋鈺,世界知名科學教育活動中心——XLAB實驗室創辦者和負責人伊娃·瑪利亞內爾以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慶,共同為上??萍紕撔潞髠淙瞬诺呐囵B出謀劃策。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楊建榮致辭,副主席王智勇、李虹鳴,秘書長王凡立出席大講壇。講壇由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校長俞濤主持。
種下環保理念,收獲避暑之蔭
——記徐匯區“凌云生態家”暑期創新實踐活動
2014年7月22日上午,由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機構負責承辦的“凌云生態家”體驗互動半日營活動在徐匯區凌云街道社區學校準時開營。此次半日營活動吸引了來自全上海市30多所學校的孩子們參加,安排的活動項目也尤為豐富且極具特色,更有來自上海學生志愿者聯盟和華師大的志愿者們的熱情參與。
上午,在簡單介紹了流程后,主題為“認識植物”的半日營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在社區學校內部別具一格的小科植園中,孩子們認識了不同種類的水生植物;在智能暖房中,孩子們更是對“魚菜共生”的魚池、立體植物墻等先進技術設備產生了濃厚興趣。將近一個小時的參觀讓孩子們對植物種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苔蘚類種植DIY更是充滿期待?!跋蠕伾纤?,然后倒上土并不斷噴水保證土壤濕度……”“小朋友好好想一想,怎樣種最好看?”在老師和志愿者們一對一、手把手地耐心指導下,孩子們不僅完成了制作,還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小小的玻璃瓶中生趣盎然,也讓他們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短暫的午休過后,便開始了下午以“低碳”為主題的半日營。在低碳創新屋中,利樂包制成的桌椅、變菜皮和果皮為營養液的“垃圾桶”,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身邊實用的低碳節能技術,理解了低碳理念的重要性。緊接著便是讓孩子們大呼“神奇”的太陽能儲蓄罐制作。雖然步驟并不復雜,卻足以考驗孩子們的仔細和耐心?!斑@兩個元件長得一樣啊,怎么區別?”“老師快幫我看看,我的燈怎么不亮了?”為了做出“神奇”的儲蓄罐,孩子們個個小心翼翼,不敢怠慢。志愿者們向他們耐心地介紹每個元件的具體作用和儲蓄罐在白天、夜間的不同功能,并一一解決了他們的難題。孩子們將儲蓄罐捧在手中愛不釋手,相信與此同時低碳環保的理念和對知識的渴求也已深入他們的心中。
為進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內涵和學生社會實踐效能,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策劃并組織了面向中小學生的“凌云生態家”體驗·互動半日營暑期創新實踐活動,經上海教育網、博雅網網站以及微博、微信等媒體的信息推送,廣受歡迎。
在這兩場半日營中,有所收獲的不僅是孩子們,參與服務的志愿者也受益良多:從開營前對材料、工具的分組準備、負責簽到,到全程陪同孩子們參觀,再到親自幫助小朋友們進行苔蘚類種植DIY、制作太陽能儲蓄罐,都讓志愿者更有耐心、更懂體諒??粗⒆觽冊诓┭啪W上寫下的半日營體驗,志愿者們都倍感欣慰。讓孩子們學到知識,同時又收獲成功的喜悅,擁有在學校、家庭中所沒有的獨特體驗,是志愿者認為最有價值的事。
雖然正值一年中最為炎熱的季節,但這份酷熱卻讓大家心中的熱情燃燒得更加旺盛。因為我們堅信,此刻由我們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的環保理念,終將在未來的某天成長為最好的避暑之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