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海姣,吳 駿,孫文輝,王 瑋
(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江蘇常州213003)
CIK細胞治療是在臨床上應用最廣的生物治療,是采集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在體外經多種細胞因子誘導和培養后獲得的一類具有非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限制性殺瘤活性的免疫細胞,目前已證實對多種惡性腫瘤細胞均有殺滅作用[1]。CIK細胞對高齡晚期結直腸癌中的治療效果尚鮮見報道。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CIK細胞聯合化療與單純化療治療的臨床資料,探討CIK細胞在結直腸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住院的114例初發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年齡≥75歲,均經腸鏡取組織病理學聯合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所有入組患者ECOG評分≥1分,內臟器官功能正常,排除患有嚴重心肺疾病和肝腎功能不全者。114例分為2組。治療組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齡75~85歲,中位年齡80歲;對照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齡75~84歲,中位年齡79歲。2組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組72例均接受CIK細胞聯合卡培他濱治療,對照組42例給予單純卡培他濱化療。卡培他濱 1 000 mg·m-2,d1~14,21 d 為1周期,共化療4周期。4周期化療結束后30 d開始回輸自體CIK細胞,此后每3個月接受自體CIK細胞治療1次,共3次。
1.2 CIK細胞培養 采集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50 mL置于抗凝管中,采用Ficoll-Paque分離外周血單核細胞,在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同時加入白介素-2、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抗CD3單抗、干擾素、Retronectin等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約培養14 d后待細胞數量達到5×109·L-1時將其溶于含有質量分數2%人血清蛋白的生理鹽水溶液中分5次回輸給患者,每次間隔1 d。
1.3 療效評價 參照WHO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R):腫瘤完全消退,至少維持4周;部分緩解(PR):腫瘤體積縮小>50%,至少維持4周;病情穩定(SD):腫瘤體積縮小≤50%,或者增大≤25%,且無新病灶出現;病變進展(PD):腫瘤增大>25%或有新病灶出現。以CR+PR計算總有效率,以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無進展生存時間:開始治療直至腫瘤進展或死亡的時間。中位生存期:即當累積生存率為50%時所對應的生存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6.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χ2檢驗,檢驗水準 α =0.05。
2.1 近期療效 見表1。

表1 2組近期療效比較
2.2 遠期療效 見表2。

表2 2組遠期療效比較
T淋巴細胞亞群是機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細胞群,其通過各亞群間相互作用維持著機體正常的免疫應答。CD4+細胞為免疫應答的主要反應細胞,活化并增殖和分化為效應輔助細胞,CD8+細胞則通過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直接殺傷腫瘤細胞。而腫瘤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低下,細胞免疫也出現異常,表現為CD3+、CD4+、CD4+/CD8+比值均下降,T淋巴細胞的數量減少可使腫瘤細胞逃逸宿主的免疫監控[2]。化療作為惡性腫瘤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亦損害著人體的免疫功能[3]。因此,如何降低化療對機體的免疫損害,提高患者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效應,仍是我們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腫瘤的生物免疫治療是指運用生物學技術,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激發機體免疫應答反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從而起到有效抗腫瘤作用[4]。CIK細胞是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于體外經多種細胞因子刺激后獲得的一群免疫細胞,表型標志CD3+、CD56+為雙陽性,因此其兼有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和NK細胞的活性。CIK細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殺瘤活性高、殺瘤譜廣等特點,在臨床應用中明顯優于其他過繼性免疫治療手段[5]。
目前,結直腸癌的治療主要手段是手術切除結合化療的綜合治療模式,而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免疫力低下,沒有手術機會,聯合化療風險大,卡培他濱單藥口服可作為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一線化療方案[6]。考慮到CIK細胞治療能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毒副反應輕,本研究以CIK細胞聯合卡培他濱治療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與單純口服卡培他濱相比,治療后總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顯增高;中位生存期、平均無進展生存時間、1 a生存率均也明顯增加。結果提示,采用生物免疫技術能重建機體免疫功能,從根本上遏制了腫瘤的惡性發展,增強了化療療效。
總之,CIK細胞聯合化療治療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近遠期療效比單純化療具有優勢,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但是由于本次研究樣本數量偏少,這一結論尚需要今后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證實,另外,治療相關的毒副反應也需進一步觀察。
[1]文洽先,朱婭,許彬,等.DC-CIK聯合化療在晚期胰腺癌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6):4065 -4066.
[2]蘆蘭,艾立清,師幸偉,等.自體CIK細胞對晚期結腸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3,19(6):1136 -1138.
[3]陳麗,焦順昌.化療對腫瘤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1,16(9):853 -856.
[4]李志虎,張連生,崔杰,等.CIK聯合治療腫瘤的研究方法及臨床應用[J].甘肅醫藥,2013,32(4):264 -267.
[5]張玉華,王曼華,田勇,等.CIK細胞聯合化療治療進展期胰腺癌的臨床觀察[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3,26(4):317 -319.
[6]Louie SG,Ely B,Lenz HJ,et al.Higher capecitabine AUC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SWOGS0030)[J].Br J Cancer,2013,109(7):1744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