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群+石珩+張勘
摘 要 醫改至今,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各方面的要求相差較遠。醫改內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本文僅從醫學人才培養的領域論述我國醫改的成效。在醫學人才的培養方面,從醫學基礎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三方面來闡述改革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總結國內、外的有關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為下一步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供依據。
關鍵詞 醫改 醫生培養體系 醫學教育 住院醫師制度 ??漆t師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18-0014-07
Reflection on the medical talents training — one of the service systems of Chinas health reform
HU Aiqun1, SHI Heng2, ZHANG Kan2*
(1. Shangha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Renji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So far,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health reform have been made, but there are considerable distances from the various demands. The health reform involves many contents and covers all aspec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ome achievements focusing on the medical talents training of the health reform in our country. In the part of training of the medical talents, it illustrates the successes and problems of the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after-graduation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It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a reference to promote the next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overall.
KEY WORDS health reform; medical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medical education; resident physician system; specialist physician system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的醫學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通過實踐逐步探索出醫學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形成了醫學教育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學校基礎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的連續統一的醫學教育體系。
基礎醫學教育
基礎醫學教育的現狀
美國的醫學院在錄取新生時,要求學生已經具備學士學位,也就是說,讀完本科以后才可以申請學醫?;A醫學的學制為五年,每年有三個學期,每個學期有將近十五周時間,課程較多,醫學基礎課程的設置時間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比較緊張[1-2]。
我國的醫學院招錄的是剛進大學校門的專科或本科新生(醫學生)。醫學生在上大學期間,一般要學習四、五十門專業課程。醫學專科一般實行三年學制,第一學年以基礎課為主,第二學年教授臨床課程,第三學年即進入臨床實習階段。醫學專科由于時間短,專業課多,教學內容相對本科簡單。目前,隨著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醫學??圃谝恍└咝R阎鸩饺∠?。
醫學本科實行五年學制,第一學年、第二學年以基礎醫學課程為主,第三、四學年開始注重臨床醫學教學,每門課程在學期結束時通過理論考試的方式檢驗學生對學科的掌握程度,考試方式比較單一。第五學年,學生離校進入臨床實習,開始與患者打交道,考核的方式以考試和臨床操作相結合。醫學生在大學期間一般要學習四、五十門專業課程,內容浩繁而分門別類,畢業后從事具體工作時,其中很多內容并不隨時要用,往往會隨之遺忘。
基礎醫學教育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盡管我國基礎醫學教育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與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衛生事業改革的需要仍不相適應,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醫學教育的結構不合理、素質教育薄弱、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比較死板等。
為培養出適應我國社會的高質量的醫生,需要在基礎醫學教育方面做較多改革。
將基礎課和臨床課甚至科研有機結合起來
就上述的醫學教育結構而言,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精簡,挑選醫學課程,使課程更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例如系統整合授課,在1993年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上首次被推薦。此模式以人體器官系統為中心,向學生傳授某一器官相關的解剖、病理生理、臨床疾病診斷、治療等知識,旨在綜合重組醫學課程,淡化醫學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存在的界限,強調醫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3]。endprint
關于醫學教育的應試性,學校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教學方法
比如讓學生到實驗室、臨床上去,真實、立體地去接觸知識。開展臨床技能培養,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改革考評方式,添加實踐能力的考評[4]。
基礎醫學的教育、教學還存在著與實際不相適應的方面
例如,大綱要求的水平與醫學生實際工作需要和教學內容不相適應、教育系統內部對學生的基礎文化素質的重視相對不夠。
培養服務意識和良好醫德,讓學生在基礎課學習階段就能夠接觸患者
如從第三學年開始,學生即被分批分期地派到鄰近醫院見習,對醫生如何接觸、診斷和治療患者進行了解;在見習期間,學生要練習采集病史、查體、為患者提供健康咨詢等工作;學校和所在地的社區有關機構建立聯系,讓學生幫助該社區內的殘疾人和慢性病患者料理日常生活[5]。
畢業后教育
畢業后醫學教育是指醫學生在完成基礎醫學教育后,在經過認證的培訓基地內、在醫學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的規范化培訓,進而獲得獨立醫療實踐能力的教育?,F代醫學教育的發展和臨床醫師培訓規律表明,畢業后醫學教育在醫學人才成長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全科醫師培訓(即住院醫師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是畢業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床醫師提高臨床水平的必經基礎訓練,是培養臨床醫療技術骨干的主要途徑。
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6-8]
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衛計委)于2013年1月公布了與教育部共同組織制定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標準(試行)》,明確了“五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三年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模式下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的方式。2014年2月13日,建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這標志著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正式啟動。李斌指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臨床醫師成長的必由之路,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是加強臨床醫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基礎工程,是深化醫改和醫學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
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的含義
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指高等院校醫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生,即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中醫學類和中西醫結合類學生,在五年醫學院校畢業后,以住院醫師身份接受的系統化、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按內科、外科、全科、兒科、精神科等不同專業進行,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主要模式是“5+3”,即五年醫學類專業本科教育后,進行三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形式以在臨床有關科室輪轉為主,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醫德醫風、臨床實踐技能、專業理論知識、政策法規、人際溝通交流等。完成培訓并通過過程考核和結業考核者,可獲得全國統一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必要性
住院醫師培訓萌芽于十九世紀末,推行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目前,發達國家及我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已建立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對招收對象、培訓模式、培訓基地、培訓內容和考核認證等醫學教育措施進行了統一設計,有利于實現我國醫師培養的標準化、規范化、同質化,特別是有利于將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落到實處。從人才培養方面為實行分級診療奠定堅實基礎,從而能夠較好的為全國十三億人民提供安全、有效、高水準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
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是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醫學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是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制度的有益探索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醫學教育趕超國際先進水平、逐步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工作的進度安排
2014年,結合《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各省(區、市)抓緊建立完善本地培訓體系和工作保障機制,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出臺相應的實施辦法,考核管理規定等各項具體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財政補助機制。國家層面將開展有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經費支持的培訓工作,對參加培訓的學員、基地等給予適當補助。
2015年起,各?。▍^、市)在本轄區范圍內全面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提高培訓能力和水平,擴大培訓覆蓋面,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實現培訓對象基本全覆蓋。
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形成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和培訓體系,所有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均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使全國各地新一代醫師的臨床診療水平和綜合能力得到切實提高與保障,造福億萬人民群眾。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招錄對象
凡是準備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高等院校醫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或已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并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需要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和相關業務能力等的人員,均是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的身份有三類:單位委派人員、面向社會招收人員和研究生。單位委派人員是指已與用人單位確立了人事(勞動)、工資關系,再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人員。面向社會招收人員是指未與單位確立人事(勞動)、工資關系,而只是與培訓基地簽訂培訓協議的人員。研究生是指通過國家全日制醫學碩士專業研究生考試而招錄的,是院校的學生。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基地
培訓基地原則上設在三級甲等醫院,也可結合當地醫療資源實際,將符合條件的其他三級醫院和二級甲等醫院作為補充。區域內培訓基地可協同協作,共同承擔培訓任務。省級及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依據培訓需求和培訓基地標準進行認定,實行動態管理,合理規劃布局。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除臨床基地外,還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
住院醫師在規范化培訓期間的待遇
參加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是培訓基地住院醫師隊伍的一部分,應遵守培訓基地的有關管理規定,并依照規定享受相關待遇。endprint
單位委派的培訓對象,培訓期間原人事(勞動)、工資關系不變,委派單位發放的工資如低于培訓基地同等條件住院醫師的工資水平,不足部分由培訓基地負責發放,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面向社會招收的培訓對象與培訓基地簽訂培訓協議,其培訓期間的生活補助由培訓基地負責發放,標準參照培訓基地同等條件住院醫師工資水平確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具有研究生身份的培訓對象執行國家研究生教育有關規定,培訓基地可根據培訓考核情況向其發放適當生活補貼。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者享受優惠政策
在全面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省(區、市),只有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才具備臨床醫學專業中級技術崗位聘用的條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可提前一年參加全國衛生專業中級資格考試,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培訓對象到基層實踐鍛煉的時間,可計入本人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到基層衛生單位累計的服務年限。申請個體行醫,在符合規定的前提下予以優先考慮,并逐步將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作為必備條件。
在學位銜接方面,探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臨床、口腔、中醫)有機銜接的辦法,逐步統一兩者培訓的內容和方式。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并符合國家學位要求的,可授予醫學碩士專業學位。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特點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訓注意遵循中醫藥理論體系特點和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別于其他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一是培訓采取“2+1”的模式,即先接受二年的中醫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推拿、骨傷等中醫所有科室及輔助科室的通科大輪轉;第三年(9個月)再根據學員即將從事的臨床??魄闆r進入相關科室輪訓。二是引入中醫師承教育模式,由學員根據所學專業及今后發展方向選擇所在培訓基地符合條件的臨床帶教老師作為自己的師承指導老師進行跟師學習,跟師時間是每周半天。
??漆t師培訓
??漆t師培訓的概況
??漆t師培訓制度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制度,歐美等國已有100多年的推行歷史,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實行專科醫師培養和資格認證制度。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加快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學教育體制改革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國內部分省市已開展??漆t師規范化培訓試點工作。
國外及我國香港、臺灣地區??漆t師培訓模式[9-10]
1)美國采用的是專業培訓+亞??婆嘤柲J絒11]
專業培訓:取得醫師執照后,可申請加入選定??频淖≡横t師培訓,由各專業的??莆瘑T會制訂全國統一的各專科住院醫師培訓目標、大綱和考試等。美國醫學??莆瘑T會下設24個專科委員會,可頒發36種基本的??漆t師資格證書和88類亞??频膶?漆t師證書。各專業培養年限依據??频牟煌胁町?,大致三至七年,如普通內科需要三年,普通外科需要五年。完成培訓后,必須通過??莆瘑T會規定的考試,通過者,獲得該專科醫師資格證書和“Diplomate”稱號。
亞專科培訓:成為亞專科醫師還要經過一個相似的過程。首先申請參加經過認可的亞??婆嘤栱椖?,通常時間為二至三年,結束后通過該亞專科的考試,可獲得亞??漆t師資格證書。
2)英國專科培訓模式
英國??漆t師培養過程:高中畢業→五至六年(二至三年基礎,三年臨床)的醫學院校學習,取得醫學學士學位→畢業后培訓(一年的注冊前住院醫師,六至九年專業培訓)→獲得??漆t師培訓完成證明→注冊成為??漆t師。
3)法國專科醫師培養過程
在法國,只有成為合格的全科醫師后才有資格申請??漆t師培訓。首先,必須通過由大學組織的不同專業考試;通過者經過四至五年的專業學習和培訓,通過考核和論文答辯,被授予??漆t學博士,頒發??漆t師證書,可從事醫療和教學工作。
4)德國專科醫師培訓
德國??漆t師培訓包括初級培訓和高級培訓兩部分,培訓時間依據各專科的不同為四至六年或六至八年不等,高級培訓至少為二年,圓滿完成培訓并通過考試者被授予??漆t師資格證書,并取得??漆t師稱號(相當于中國的主治醫師)。
5)新加坡??漆t師培養過程
在獲得醫學內科或外科學位后,方可參加六至八年的??漆t師培訓(初級一般不少于三年,高級一般二至四年),申請??漆t師認定和注冊,成為??漆t師。
6)臺灣地區??漆t師培訓
臺灣地區1987年頒布《醫師法》,規定醫師執業須經過二次考試。第一次是在醫學生實習階段完成后參加臺灣地區統一組織的醫師考試,合格取得醫師證書方可執業。第二次是完成規定的??漆t師訓練計劃(一般三至四年),通過??漆t師學會的考試,并經當地主管機關甄審合格者,獲取??漆t師證書。
臺灣地區??漆t師考試考核制度,分為培訓過程評估、理論筆試和口試。訓練醫院于每項訓練課程(輪轉培訓科室)期間或結束時,依據衛生署公布的考核方式和要求予以評核認定受訓學員的培訓成效。各訓練課程結束時的必要評估項目有:小型臨床演練評量、案例導向之討論、操作型技術評量表及由醫院各專業的主治醫師、總醫師、護理人員、患者等對象對受訓學員進行的360評量,考評結果上報衛生署。除了培訓機構的日常考核之外,完成規定的培訓計劃后,獲得??漆t師證書還必須通過專業學會舉行的考試。
7)香港地區專科醫師培訓
專科醫師培訓分為基礎階段(通科,一般二至四年)和高級階段(亞專科,一般二至四年)。招收對象為至少經過一年臨床工作后的注冊醫師。
上海市??漆t師培訓endprint
上海于2014年正式啟動“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教育與??漆t師規范化培訓結合改革試驗項目”,深入探索“5+3+X”的臨床醫學教育體系。??漆t師培訓是繼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下一個培訓階段,是醫學教育中“5+3+X”的“X”階段。“X”階段為三至四年。
1)??漆t師培訓意義
建立完整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制度,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行無縫銜接,全面提高本市專科醫師的培養質量和專業素質;為本市各級醫療機構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扎實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能獨立承擔本??瞥R娂膊『湍承┮呻y病癥診治以及危重患者搶救工作、具備一定教學和科研能力、能對下級醫師進行業務指導的臨床醫師。
2)??漆t師培訓對象
為已經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并且已在本市各級醫療機構就業的醫師。目前在讀科研型博士不能列入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招錄范圍。在??漆t師規范化培訓期間報考科研型博士的,必須中止培訓。
培養對象來源主要為培訓醫院本單位人員和本市其他醫院委托培訓人員。各培訓醫院在每年9月底前將下一年度擬招錄培訓對象報各高校教委申定后統一上報巿教委。市教委根據本市專科醫師需求和各培訓醫院的帶教能力,合理確定下一年度各培訓醫院專科醫師招錄計劃。
3)專科醫師培訓基地
在經認定的??漆t師規范化培訓醫院內進行。市教委辦公室組織各相關學科專家對培訓醫院進行評估認定,并實行動態管理,定期抽查督導,每三至五年進行一次重新認定。
培訓醫院從嚴遴選,培訓學科必須為博士點,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啤⑸虾J嗅t學重點學科和領先學科、臨床醫學中心、臨床專業質量控制中心的學科優先入選。
培訓??茷椋簝瓤疲ㄐ难軆瓤啤⒑粑鼉瓤?、消化內科、內分泌科、血液內科、腎臟內科、感染科、風濕免疫科、神經內科)、外科(普通外科、骨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燒傷科、神經外科、兒外科)、腫瘤科(腫瘤內科、腫瘤外科、腫瘤放療科),醫學影像科(放射科、超聲醫學科、核醫學科)、老年醫學科、婦產科、兒科、精神科、急診科、皮膚科、眼科、五官科、康復醫學科、醫學檢驗科、臨床病理科、口腔科、中醫各專科。
每個培訓??瞥闪⑾鄳膶<医M,負責本學科專科醫師培訓的具體業務指導、日常管理及相關工作。
4)??漆t師培訓考核
由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結業綜合考核三種方式組成。出科考核、年度考核由各高校教委及培訓醫院自行組織。結業綜合考核由市教委辦公室委托各學科專家組統一組織??己酥攸c為臨床實踐能力,把完成規定的臨床培訓量(包括培訓時間、培訓病種及病例數、臨床診療操作例數)作為報名參加考核的前提條件??己私Y果作為取得??漆t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的依據。
5)??漆t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者享受優惠政策
取得《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成績優秀并符合申請學位條件者,可以向有關學位授予單位申請臨床醫學博士的專業學位。各級醫療機構應當將《??漆t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作為晉升臨床醫學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優先條件。
將??漆t師規范化培訓開展情況作為上海市醫院綜合評價、醫院等級評審、醫學重點學科、臨床醫學中心評審的重要依據之一。
6)??漆t師規范化培訓期間的待遇
培訓對象依法參加并享有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公積金等社會保障和相關福利待遇,其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國家規定的津、補貼以及社會保障費用等均由勞動人事關系所在單位承擔。
培訓對象為培訓醫院本單位人員的,培訓對象與培訓醫院簽訂培訓合同;培訓對象為本市其他醫院委托培訓人員的,培訓醫院與培訓對象、委派單位簽訂培訓合同,培訓對象勞動人事關系仍保留在委派單位,培訓結束后,合同自然終止,培訓對象回委派單位工作。
7)專科醫師規范化經費
按照多元化投入的原則,由委派單位、培訓醫院和政府共同承擔。政府投入主要用于教學管理、考核和綜合輔助教學平臺的建設,培訓醫院應按照本市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要求,完善院內醫務人員收入分配制度,在績效工資框架內,對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帶教師資予以合理補貼,考核發放。
繼續醫學教育
繼續醫學教育的定義
繼續醫學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ME)是指完成基礎醫學教育和畢業后醫學教育,即完成住院醫師專業化培訓或研究生教育后,在本專業領域內繼續不斷地掌握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技術的終身教育中的一個階段。
國外繼續醫學教育概況
美國提倡CME作為終身醫學教育,把CME同持續終身職業生涯統一起來,從開始的自愿參加過渡到法制化的強制性參加。2000年起,美國實行??漆t師資格再認證制度,資格證書的有效期為七至十年,要想繼續獲得專科醫師資格,必須定期參加本專業的繼續醫學教育。取得CME學分是參加再次資格認定考試的必要條件之一。在美國,全科醫師每三年必須獲得CME150學分,每六年必須參加美國家庭醫學委員會組織的全科醫師資格再認證,合格者方能再注冊執業。美國幾乎所有的州都實行行醫執照的更新制度。
英國的CME是非強制性的,政府每年對參加CME者給予一定的獎勵,CME方式包括大學或學院組織強化課程、醫學新進展講座、學術會議、遠程教學等,皇家醫學會和??漆t師協會為參加者授予CME學分。英國的CME有逐步規范化并與??漆t師資格再認定相結合的趨勢。
在加拿大,為使每一位住院醫師保持其業務發展潛力,皇家醫學會規定住院醫師每年應取得一定的CME學分,CME的教育內容和形式包括參加學術會議和學術講座、外出進修、其他學科輪轉等。
法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立法形式將CME法制化的國家,教育方式包括訂閱醫學雜志、電視教育、討論會、學術會議以及流行病學調查、醫療研究、病例討論、聽課等。endprint
新加坡醫學委員會于2003年1月1日起實行強制性的CME,教育內容包括提高有效醫療保健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我國繼續醫學教育狀況
CME是醫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在職衛生技術人員主動適應衛生服務需求、全面提升職業素質、實現終身教育和職業發展的一項基本醫學教育制度[12]。
我國繼續醫學教育發展歷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CME概念引入我國,隨后開展了對衛生技術人員CME進行規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衛生部(現衛計委)于1988年開始組織起草我國CME的第一部法規,經調查研究、反復論證、修改后,于1991年7月1日頒布了《CME暫行規定》。
“十一五”期間,積極落實《繼續醫學教育規定(試行)》、《關于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和《衛生部繼續醫學教育“十一五”規劃》。
“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加強了對CME的領導,健全了組織管理機構、完善了政策制度。2014年全國CME委員會辦公室分兩批公布國家級CME項目達6 528項。CME采取專題講座、學術會議、疑難病例討論、臨床病理討論、技術操作、發表論文、出版著作或譯著等多種形式。CME實行學分制,學分分為Ⅰ類學分和Ⅱ類學分兩類,兩類學分不可相互替代。教育對象每年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所獲得的學分不低于25學分,其中Ⅰ類學分5~10學分,Ⅱ類學分不低于15~20學分。部分省份將CME與醫師職稱晉升相掛鉤。
繼續醫學教育的不足
“十一五”期間,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加強了對CME的領導,廣泛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CME活動,完善了政策制度、推進了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和行業管理。
但是,從總體上看,CME發展還存在以下不足:區域、城鄉、醫療衛生機構、學科和不同層次人員之間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區、農村、基層、全科醫學的教育培訓相對薄弱,初級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尚未納入繼續醫學教育;教育模式尚不完善,培訓內容的針對性、方式的適宜性、實施的協調性和結果的有效性需要進一步改進;繼續醫學教育體系尚不健全,持續穩定的籌資機制尚未建立,培訓基地和信息化建設滯后,監督管理相對薄弱,防止商業利益影響培訓內容科學性的任務依然艱巨。
“十二五”期間繼續教育目標
對醫療機構:各?。▍^、市)醫療衛生機構CME覆蓋率總體達到100%。
對衛生技術人員:各省(區、市)衛生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覆蓋率總體達到100%;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衛生技術人員獲取學分的達標率達到95%(西部、邊遠地區達到80%);初級衛生技術人員獲取學分的達標率達到80%(西部、邊遠地區達到70%);全體衛生技術人員履行崗位職責的素質能力明顯提高,服務行為和服務質量相應改善。
對CME體系:各?。▍^、市)CME政策制度、組織管理、培訓基地、師資隊伍、信息化建設和日常監管等得到切實加強;80%以上的?。▍^、市)全面實行CME信息化管理,并采用遠程教育手段開展適宜的CME活動。根據“十二五”時期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重大需求,有計劃地啟動和加強一批繼續醫學教育重點培訓項目,加強對培訓項目質量與實施效果的監測評價。
我國繼續醫學教育管理
分專業制定各類CME培訓指南,細化對培訓對象崗位素質能力、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和培訓考核的要求,科學引導培訓活動設計和培訓項目開發,以質量為核心推進培訓項目的實施工作。
高度重視農村、基層、中西部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CME,促進CME均衡發展。加大城市支援農村、大中型醫療衛生機構支援基層、東部支援中西部、發達地區支援欠發達地區CME的力度。
充分發揮政府相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行業組織、醫學院校、有關社會力量等方面的積極性,健全多部門參與的CME管理決策協調機制和業務建設專家咨詢機制,充分發揮醫學會等行業組織在CME業務技術建設和培訓實施等方面的優勢與作用,完善政府領導、部門管理、行業組織具體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適時調整完善CME發展目標考核評價、學分授予等具體政策措施,強化培訓統籌。加強規范管理,建立健全培訓、質量控制和監管機制,嚴格對培訓針對性、真實性、科學性、規范性、有效性的監督管理。
推進信息化管理,逐步構建覆蓋城鄉、開放便捷的區域性、全國性CME管理與服務信息化公共平臺。
根據發展中國特色CME的客觀需要,深入開展CME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多學科交叉研究,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有益經驗,提高我國CME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李琴. 美國的醫生培養制度[EB/OL]. (2008-06-16)[2014-06-13]. http://health.sohu.com/20080616/n257529673.shtml.
周勁松, 宋天保. 美國私立醫學院基礎醫學教育概況及我國基礎醫學教育改革思考[J]. 西北醫學教育, 2003, 11(4): 292-293.
席煥久, 秦書儉, 李紅玉, 等. “以器官系統為中心”醫學基礎課程模式改革研究[J]. 醫學教育, 2003, 23(5): 1-5, 12.
馬婧. 基礎醫學教育教學改革及質量問題思考[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27): 128-129.
韋琛琛, 任勍佳, 柳吉羱, 等. 醫學教育的現狀與思考[EB/OL].[2014-06-13].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QyNlhvT5rMEAwBGa5bp69nQe7YwW8RQxtQiBN7jKcHNMhCqXXhur_YVxrwMF5LmREE0KeGYYH-mFNKXOYsuXD1idVzzk_wv13GjcC17Hl_.
徐建光, 張勘, 許鐵峰. 畢業后醫學教育制度的研究與實踐[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3: 9-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文件解讀[EB/OL]. (2014-01-17)[2014-06-13]. http://www.nhfpc.gov.cn/zhuzhan/zcjd/201401/44c351edc42f47fea98bf7a4a00d55dd.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我國正式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工作[EB/OL]. (2014-02-13)[2014-06-13]. http://www.nhfpc.gov.cn/qjjys/s3594/201402/82ab84bcbf464ce08885ca36899d8aad.shtml.
孟群. 各國??漆t師培訓制度[M]. 北京: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4: 20-25, 80-85.
Sunny1125. 國外醫師制度及培養過程[EB/OL]. (2006-11-06)[2014-06-13]. http://emuch.net/html/200611/346449.html.
顧建文. 美國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及美國醫療保險概況[EB/OL]. (2009-07-28)[2014-06-13]. http://naowaike.blog.sohu.com/124788779.html.
蔣衛君, 何仲. 公立醫院改革背景下的繼續醫學教育內容和方法更新[J]. 繼續教育, 2013, 27(4): 37-39.
(收稿日期:2014-06-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