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明
“這是我今年開年栽種的2公頃優質桃樹,你看這套種的花生,由于今年雨水好,長勢喜人相當樂觀。”7月6日,棗陽市隨陽管理區東崗村村民趙世明站在自家套種地邊喜滋滋地對筆者說。
由于近幾年降水異常偏少,堰塘多數干枯,種植傳統農業作物經受嚴峻考驗。為確保農民增收,管理區結合本地崗地多、降水少的實際,從2012年開始引進抗旱能力較強的優質桃種植,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并與市林豐合作社簽訂技術管理協議,積極申請省農墾優質農業產業發展資金,對果農進行技術培訓和購苗補貼,三年共計發展200余公頃。
桃苗第一年栽種后,由于苗小對水肥需求較少管理也較簡單,不套種等于是浪費地力。管理區積極組織動員農戶,結合地塊實際抓好苗地行間套種,增加農民收入。鼓勵農戶盡量套種對水肥需求較少的優質西瓜和花生,避免套種玉米和棉花影響地力和桃苗生長,果農們均積極響應。
“這是我開春第一年栽種的1.3公頃桃苗,套種西瓜比較低矮,幾乎不影響桃苗生長,現在已銷售差不多了,今年的西瓜行情雖不太好,每667平方米收入也將近800元。”王灣村的王立錢指著自己套種西瓜的桃苗地說。
據統計,全區第一年桃苗有100公頃,均套種花生和優質西瓜。目前24公頃西瓜銷售接近尾聲,產量達630噸,收入近40萬元;近千畝花生長勢良好,豐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