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華 徐軍 章枧 鄭富磊
摘 要:飛機舵機作為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執行機構,其性能直接影響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性能。本文介紹了一種用于通用飛機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電動舵機的設計,從通用飛機電動舵機的功能、性能、總體組成、工作方式、部件的選擇和機械結構的設計幾個方面進行了描述和介紹。最后對設計完成的電動舵機進行了功能和性能測試,并給出了舵機的測試結果和結論。
關鍵詞:電動舵機 通用飛機 控制器 直流電機
中圖分類號:TJ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c)-0127-02
舵機作為自動飛行控制系統中的關鍵部件之一,其性能也直接影響到整個自動飛行控制系統中的工作。隨著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發展,舵機性能的提高成為進一步改進飛行控制系統性能的重要環節。目前一般飛機飛行1000 h才允許出一次故障,所以對舵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
1 舵機功能描述
本舵機適用于通用飛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中的規定,通用航空,是指除軍事、警務、海關緝私飛行和公共航空運輸飛行以外的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礦業、建筑業的作業飛行和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遙感測繪、教育訓練、文化體育、旅游觀光等方面的飛行活動。用于這些活動的飛機稱為通用飛機。[2]
本舵機為電動位置運動舵機,是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執行機構,負責驅動固定翼飛機舵面運動,從而控制飛機的飛行姿態和軌跡。
本電動舵機接收自動駕駛儀發出的指令信號,經過舵機控制器處理,形成舵機控制電信號,驅動電機轉動。電機經過齒輪系的減速后,輸出合適的轉速及力矩,通過鋼索拉動舵面。本舵機還有安全保護離合,可以在一定情況下脫開舵機和舵面的連接。該舵機擁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和易維護性。
2 舵機總體設計
2.1 總體組成
本舵機由電機組件、機械傳動機構、機械支架、電磁鐵、繼電器等部分組成。
(1)電機組件包括電機、編碼器、舵機控制器三部分組成。
(2)機械傳動機構包括齒輪減速箱、離合器、減速齒輪系、鋼索絞盤等組成。
(3)機械支架包括舵機控制器的固定板、電機和電磁鐵的支架、離合器支架等。起到對電機套件和機械傳動機構的支撐和固定作用
2.2 舵機的工作方式
舵機使用28 V電源進行供電。電機通過齒輪減速箱、離合器、齒輪減速系帶動鋼索絞盤轉動,拉動舵面運動的鋼索纏繞在鋼索絞盤上,鋼索絞盤轉動帶動鋼索拉動舵面運動。
舵機控制器使用串行通信接口與自動駕駛儀進行連接。舵機控制指令采用ASCII碼格式,通信協議為標準串行通信協議。
在自動駕駛儀暫?;蛘咄V构ぷ鲿r,離合器脫開,斷開齒輪傳動,從而脫開舵機和舵面之間的連接。使用離合器控制命令控制離合器時,通過自動駕駛儀給舵機控制器發送離合器控制命令,舵機控制器接收指令并發出離合器控制信控制繼電器,繼電器控制離合器的吸合。
3 舵機部件的設計
舵機部件的基本選擇要求:(1)滿足功能和任務要求。(2)滿足尺寸及重量要求。(3)電壓一致性,就是簡化舵機的供電,使用相同的工作電壓。(4)工作穩定,使用盡量成熟的產品、部件或者結構。
3.1 電機套件的設計
3.1.1 電機的選擇
有刷電機啟動快、制動及時、可在大范圍內平滑地調速、控制電路相對簡單,電刷換向器會磨損。但是碳刷換向器的使用壽命已經可以滿足飛機飛行時間要求,考慮有刷電機的成本較低,故而選擇有刷電機,工作壽命大于3000 h。
3.1.2 編碼器的選擇
磁編碼器采用磁電式設計,利用磁器件代替了傳統的碼盤,彌補了光電編碼器的缺陷,更具抗震、耐腐蝕、耐污染、性能可靠高、結構更簡單。由于舵機工作環境的復雜性,所以編碼器選取磁編碼器。
3.2 機械傳動機構的設計
3.2.1 減速箱的選擇
齒輪減速箱分為直齒結構減速箱、行星結構減速箱和混合結構減速箱。
在齒輪減速箱中,行星齒輪減速箱以其體積小,傳動效率高,減速范圍廣,精度高等諸多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伺服電機、步進電機、直流電機等傳動系統中。本舵機選取的也是行星齒輪減速箱。
3.2.2 齒輪減速系和鋼索絞盤的設計
減速系采用齒輪減速,電機輸出轉速經齒輪傳動機構減速后將舵機(鋼索絞盤)總輸出轉速減速至需要的轉速,總輸出轉矩不小于舵面需要克服的力矩。通過電磁鐵的控制離合器,可完成齒輪傳動機構的嚙合和松開。
4 舵機測試
使用iHAWK Simbox仿真計算機對舵機進行測試,包括對舵機的功能和性能測試兩個方面。
4.1 舵機功能測
使用iHAWK Simbox仿真計算機給舵機控制器發送運動控制命令和離合器控制命令,舵機能夠正確執行命令進行位置控制,并觀察舵機離合能夠按照命令正常吸合和斷開。
4.2 舵機性能測試
對舵機的帶寬進行測試,給舵機輸入形式為Asinwt的正弦波作為激勵信號,以舵機的輸出角度為輸出,測試舵機的動態特性。
5 結論
該電動舵機的部件選取合適,機械結構設計合理、耐用。功能上能夠接收自動駕駛儀發出的控制指令并正確執行指令,能夠通過離合器完成絞盤輸出的斷開和接通,動態特性能滿足通用飛機對電動舵機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高金源,焦宗夏,張平.飛機電傳操縱系統與主動控制技術(第一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5.
[2] 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Z].北京.
[3] 徐軍,歐陽邵修.運輸類飛機自動飛行控制系統[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
[4] 閔榮,王永軍,王俊彪.電動舵機快速設計技術研究[J].航空制造技術,2011(7):72-75.
[5] 曹建華,白冰如.飛機構造[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
[6] 吳昌林,張衛國,姜柳林.機械設計[M].3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