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微
如果你是一個打工族,每月有2000多元錢月薪你會怎么花?給自己添件漂亮衣服,還是去旅游度假?是約上朋友聚餐還是存進銀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打算,這也都很正常。然而,一個靠給人洗腳、按摩每月獲得2000多元報酬的打工妹,卻給了我們一個不可思議的答案——資助貧困生,讓更多的孩子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改變他們的人生際遇。
這位打工妹叫劉麗,她在廈門一家足浴城干了十多年,卻資助了近百名貧困兒童,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洗腳妹”。
我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讓村里讀不起書的孩子都能上學
劉麗1981年出生于安徽潁上縣古城鄉一個偏僻的村莊,她排行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由于人多地少,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是清苦。
1995年夏天,一場暴雨襲來,劉麗一家賴以居住的3間土坯房轟然倒塌,父母只好用塑料布搭起兩個窩棚,在雨水頻繁的夏天里苦熬著。
屋漏偏逢連陰雨。這一年夏天,劉麗的爺爺患了肝腹水,因為無錢治療不幸去世。在內疚和悲傷的折磨下,父親的老胃病又復發了。看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家,懂事較早的劉麗心里在滴血。
劉麗從小聰明好學,考上大學是她最大的夢想。她的學習成績也一直在學校名列前茅,在小學升初中考試中,劉麗還一舉奪得全鄉第三名的好成績。正當她憧憬著即將成為一名中學生時,父親卻滿臉歉疚地說:“小麗,咱家窮,供不起你和弟弟、妹妹一起讀書。爸決定了,你的學習成績好,你繼續讀初中,讓妹妹回家幫著干活。”劉麗聽了,一時默然無語。
為了能讓妹妹和弟弟都能有受教育的機會,劉麗毅然含淚輟學,14歲的她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離開家門時,劉麗對著生她養她的小山村默默地發誓:我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讓村里讀不起書的孩子都能上學!
劉麗打工的首站是武漢,她被騙進了一家黑工廠,每天都要干16個小時的活,而老板從不給工資,也不讓出門,就連吃飯也只能吃個半飽。干了兩個月的活兒,劉麗一分錢工資也沒有拿到,她和幾個姐妹想方設法,終于逃了出來。
1999年春節后,劉麗只身來到廈門。由于年齡小,又沒有文憑,她找工作處處碰壁,這讓劉麗更加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后來,她身上僅有的200多元錢花光了,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城市里,劉麗就像一個被拋棄的孩子,孤獨無助。
劉麗蹲在路邊抽抽嗒嗒地哭了起來,擦干眼淚后,她仿佛一下子堅強了許多。工作仍然沒有著落,無奈之下,她想到了拾廢品。憑著嘴巴甜、手腳勤快,劉麗和幾位拾荒的老太太很快混熟了,她和她們擠住在郊外荒地上用石棉瓦搭建的棚子里,一住就是兩個月。
即便是拾荒競爭也很激烈,不久,劉麗的生存又遇到了危機。她實在沒辦法了,只好以30元的價格變賣了十多年沒舍得剪的長發。當初,在家里的時候,曾經有人想用一輛自行車來換她的長發,她都沒舍得啊!而正是靠著這30元錢,劉麗熬過了半個多月的艱難生活。
一天,劉麗路過一家足浴城,看到上面貼著招工啟事。為生活所迫,她只得硬著頭皮前去應聘,并很快被錄用了。其實,劉麗內心很不認同這份工作,因為在許多人的心目中,足浴是和“色情”劃等號的。她走出家門前,父親曾語重心長地叮囑她:“小麗,女孩子在外邊一定得自重,你掙來的錢一定要清白啊!”
當了一段時間的學徒工后,劉麗開始上班了。她接待的第一位客人是位胖胖的中年男子,那人剛脫下襪子,一股腳臭味撲面而來。劉麗趕緊把他的臭襪子塞進鞋窩里,然后給他泡腳、按摩。一個小時后,客人滿意地離開了,劉麗的手指和手腕卻累得抬不起來了。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來足浴城消費的顧客也懷有各種心思。一次,一個50多歲的男人點名要劉麗服務,洗著洗著,那男人竟然說,別洗了,腳有什么好洗的,過來讓我摸一摸,我給你十倍的錢,說完就拽著劉麗的手往他懷里伸。劉麗當時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拿起一杯水潑在他的身上,趁那人整理衣服,劉麗氣呼呼地跑出去和經理說,我不干了!說完,就回了出租屋。
在家里休息了兩天,劉麗還是回到了足浴中心。不為別的,她總得生活下去啊……因為她僅小學畢業,找個合適的工作太難了。
第一個月,劉麗領到了1800元工資,她心里樂開了花,從小到大,她都沒見過這么多的錢啊!第二天,她興奮地跑到郵局,給家里寄去了1500元錢。
堅守底線贏得親人諒解,農家女萌發助學夢
為了多掙些錢供弟弟、妹妹讀書,劉麗拼命地上鐘,累了就在外面的椅子上躺會兒,到洗手間洗個冷水臉。沒過多久,她的手就長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指關節也嚴重變了形,但吃慣了苦的她咬牙堅持著。
到了2001年,在劉麗的幫助下,家里經濟狀況有所改觀,不僅蓋起了新房,弟弟妹妹也能掙錢了,這讓劉麗非常欣慰。
讓劉麗沒想到的是,她接連幾次給家里寄去“巨款”,卻都被退了回來。她正詫異時,突然接到了母親打來的電話。母親沒等她開口說話,就來了一句:“小麗,你給我說實話,你在外面究竟做的什么工作?”
母親的這句話讓劉麗猝不及防,她也在自問:我干的什么工作?自己在給人洗腳,實話實說嗎?她沒有這份勇氣。電話那頭等著女兒回答的母親火了:“你快告訴我,你怎么不說啊?”劉麗只好謊稱自己在服裝廠上班。“服裝廠一個月能賺那么多錢?你在外面做什么我管不了,但要是做讓我和你爸丟臉的事兒,就別想回這個家……”母親說完,“啪”地一聲掛了電話,劉麗一時呆立原處,忍不住淚如雨下。
2001年端午節,身心疲憊的劉麗回到了家里,本以為能在父母的關愛中療傷的她,卻再次經受了親人的不解和責難。剛踏進家門,包還沒有放下,父親鐵青著臉,劈頭就對她就說,“全村人都在說你在外面陪人——我們的老臉都叫你丟盡了,我們沒你這個女兒,你走吧!”隨后,連口水都沒有喝的劉麗被父親硬著心腸攆出了家門。
回到廈門,劉麗久久無法釋懷,每一天都在恍恍惚惚中度過。那種心碎的煎熬讓她幾欲崩潰。在朦朧的淚光中,劉麗又想起了苦澀的童年。有一次,劉麗獲了獎,學校讓她在全校大會上發言,而她連雙鞋都沒有,后來她找來姥姥兩只不同顏色的鞋子穿上了,那種上臺前的窘迫她至今記憶猶新。她想,自己這么艱辛的童年都走過來了,受到親人的誤解也只是暫時的。父母的做法雖然有些極端和絕情,正是因為他們太看重女兒,才做出這樣的舉動。父母看似絕情的背后,包含著一份質樸的愛與期待啊!endprint
帶著隱隱的傷痛與不快,劉麗仍是兢兢業業地上班。2001年7月的一天,她正在給客人洗腳的時候,耳畔忽然響起熟悉的聲音:“小麗,我們看你來了!”
劉麗抬起頭,頓時驚呆了。她擦了擦眼睛,沒錯,是父母、弟弟那熟悉而親切的面孔。她一時有些不知所措,良久才說:““爸爸,媽媽,你們怎么找到這里來了?”
原來,自從把女兒趕出家門后,父親劉孝連和母親王守俠就一直懊悔不已。因為女兒自幼懂事,而且孩子已經幾年沒回來過了。對于外界的傳言,他們決定探個虛實。于是,在上軍校的兒子陪伴下,一家三口悄悄來到了廈門,幾經周折,他們找到了劉麗上班的足浴城。
看到女兒穿著得體的工裝,在敞亮的環境中在為一位客人服務,劉孝連夫婦心里松了口氣。那位客人非常善解人意,他笑著對劉麗的父母說:“大叔、大媽,這里的技師服務水平很高,我和女朋友經常來這里做保健按摩,這里是很正規的場所,您女兒的手藝也是一流的!”
聽了客人的話,劉孝連和妻子徹底放了心。征得經理同意后,劉麗把父母帶到了一個空包廂,聊了一會兒,劉麗要給爸爸洗洗腳,劉孝連想了想點頭同意了。
劉麗細心地調好水溫,放入少許中藥,然后端到爸爸面前,輕輕地為他褪去襪子。握住爸爸粗糙而鄆裂的大腳,劉麗心里酸澀難言:爸爸的腳不僅膚色暗淡,而且沒有一點彈性,腳趾甲也彎曲得變了形,像一截沒有生命力的枯樹。
劉麗用心地為爸爸揉搓、按摩,淚水終于忍不住奪眶而出。劉孝連看著勞累得指節變形的女兒,哽咽著說:“小麗,委屈你了,是爸爸不對!”爸爸輕輕的一句話,讓劉麗壓抑已久的情感終于迸發出來,她淚如泉涌,撲到旁邊媽媽的懷里哭了個痛快。
送走父母后,劉麗心里暢快無比。家里情況漸趨好轉,好學上進的劉麗報考了法律專業自學考試,還自學起了英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劉麗總覺得自己還要做些什么,才能讓自己踏實而快樂。
一天晚上,劉麗看到一則當地新聞:廈門市婦聯向市民發出倡議,號召市民結對子幫扶貧困學生。這個消息激發了劉麗內心蟄伏已久的助學夢:我也要資助貧困孩子讀書!
幫助貧困孩子,是我一生的理想
隨后,劉麗打電話給自己的兩位小學老師,讓他們幫助聯系一些貧困學生。很快,老師幫她聯系了近20名貧困生,劉麗每年都會把錢按時寄到縣里,一直堅持了幾年。
2005年,劉麗認識了廈門市同安區一位熱心教育的阿姨,開始資助同安的孩子。一年后,她又通過廈門市婦聯,在同安一些學校展開一對一幫扶,從最初的7個到10個,又到后來的37個,接下去她還計劃資助更多的人。
劉麗資助的對象大多是單親或父母有重疾的窮苦孩子,除了每學期寄去學費外,她還坐公交、摩的到同安各村的孩子家里看他們。每次探望,劉麗都會帶上學習用品、大米和油,每家至少送上200元錢的紅包。
孫婷婷、孫薪豐姐弟倆是同安區一所小學的學生,父親幾年前病故后,媽媽很快又改了嫁,姐弟倆和年老體弱的爺爺、奶奶生活。自從資助姐弟倆讀書后,劉麗幾乎每個月都到他們家里探望一次。孩子的奶奶見到劉麗,總是拉著劉麗的手,流著淚用閩南話一個勁兒說“謝謝”。老人住的房子狹小黑暗,一到雨天還漏水,墻上卻貼滿了姐弟倆在校獲得的各種獎狀,每看到這些,劉麗就會想起自己的童年,就堅定了她助學到底的信念!
劉麗助學的舉動漸漸為外人熟知,一些風言風語也隨之而來,“一個洗腳妹,辛辛苦苦一個月才賺兩三千元,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卻省下錢來捐給別人,不是神經病,又是什么?”
在助學過程中,劉麗聽得最多的話就是罵她神經病。被罵的次數多了,劉麗也就習慣了。別人說她傻也好,說她作秀也好,她都不放在心里,反之,她內心的助學信念越來越清晰和堅定。郁悶的時候,劉麗就去同安看望她資助的孩子,去一趟回來,她就覺得很開心。
然而,來自親人的不解卻讓劉麗更加難過。她的弟弟退伍后曾向她要2000元錢買手機,卻被姐姐婉拒了。劉麗說他已經是成年人了,不該再向別人伸手了。弟弟在電話里氣呼呼地說:“你有錢給別人,怎么就不能給自家人!”說完便掛了她的電話,此后半年都沒有給她打過一個電話。親情的冷漠讓劉麗分外傷心,但她相信弟弟最終會理解她的。
劉麗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服務客人時,也會試著說服對方加入助學行列。一次,劉麗給一位東北老板洗腳,并勸說他為貧困兒童上學出把力。對方讓她第二天到公司找他,說也要捐款。第二天,劉麗帶上資助名單準時趕到了那東北老板的公司,老板把她帶到樓上,卻色迷迷地說:“陪我睡一覺,你要我捐多少,我就捐多少!”嚇呆的劉麗猛醒過來,把名單砸到他臉上,然后奪門而逃。
不過,劉麗的善心和執著,還是感動了很多人。一次,一對搞設計的夫妻聽說劉麗的事情后,每次來都點名讓劉麗為他們服務。劉麗經常對他們宣講助學的意義,這對夫妻被劉麗的執著所感動。后來,他們一下子資助了30個貧困生,女設計師還和劉麗成了好朋友。
2009年3月,劉麗被央視請去做節目,節目播出后,很多人也加入了劉麗的助學隊伍。一些好心人還幫助她建立了“愛心助學網”,使劉麗的助學行動有了更大的平臺。
同年4月中旬,因勞累過度,劉麗病倒了。同安區一所小學的三年級學生吳茹馨知道后,讓60多歲的奶奶帶她探望劉麗。因為家里十分貧窮,小女孩只帶了一份禮物,那是一張畫,是吳茹馨用稚嫩的小手畫的鮮花和蘋果,畫上還寫著:姐姐,等我長大了,我要給你買好多好多的花和蘋果。劉麗強忍著淚水一把摟過吳茹馨:“姐姐什么都不要,你的畫就是姐姐收到的最好禮物,因為這是你用心給姐姐畫的!”
劉麗的助學行動已經延續了多年,這些年捐助的錢,足夠她在廈門繳一套小房子的首付了,而她至今住的還是簡陋的出租屋,生活上的苦對劉麗來說都沒有什么。
轉眼,劉麗已經三十多歲了,這些年來,她被男孩喜歡過,也喜歡過男孩。但大多數男孩都嫌她把掙來的錢用到了助學上,又一個個離開了她。對此,劉麗痛苦過,也反思過,但反思的結果卻讓她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意義重大。在她看來,一兩千塊錢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只是一頓飯錢,但這些錢足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所以,她一定會堅持下去。
劉麗在央視接受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采訪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追求卓越的獎賞,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為之付出了什么。當自己還沒有或不能走向成功時,能幫助別人實現一次小小的跨越,何嘗不是自己的另外一種成功呢!
是的,劉麗用她執著而博大的愛心,改變著商品經濟下一些拜金主義者的偏見,雖然她身份卑微,但她的靈魂何其圣潔、高貴。在世人看來,劉麗就是家鄉大別山下那朵最普通也最讓人感到震撼的女人花。
“幫助貧困孩子,是我一生的理想,我希望在我的幫助下,看到一個個大學生走出校園,如果將來更有錢了,我還想在我出生的地方建所學校。”劉麗希望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不要走她輟學打工的老路。如今,劉麗已經當上廈禾路怡翔華都酒店的原鄉人足浴養生會所的經理,她走在自己認定的人生道路上,堅定而執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