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
摘 要:現代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提出的新的產業概念。大力振興現代制造業,是工業經濟戰略在新世紀的延伸和拓展,是按照黨的十八大確定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方向。因此,在當前修文工業園已納入中關村貴陽科技園規劃布局的前提下,思考修文現代制造業發展的現狀、不足、比較優勢、重點、布局、措施等就顯得尤為迫切。
關鍵詞:現代制造業 發展 工業化 裝備制造業
中圖分類號:TH7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b)-0201-02
現代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提出的新的產業概念,大力振興現代制造業,是工業經濟戰略在新世紀的延伸和拓展,它有利于整合現有資源,發揮科技、人才、智力的比較優勢。貴陽市委九屆三次會議指出,認真貫徹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主戰略;貴陽市“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指出,依托修文工業園,重點發展以新材料、節能環保、醫藥食品、裝備制造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這些為修文縣工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對修文現代制造業發展的思考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1 修文縣現代制造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修文正按照省、市、縣提出的“工業化”戰略部署,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將現代(裝備)制造業作為工業強縣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政策措施等多方面強力推進,使全縣裝備制造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步發展。
目前,修文擁有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船舶配件制造等一批優勢企業和特色產品。特別是2010年以來,隨著總投資139億元的首鋼貴鋼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新特材料循環經濟工業基地項目、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子午線輪胎1280萬條/年項目、諾亞年產20萬噸精密鑄造件廠房及生產線建設工程項目、三一重工等重大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的落戶、實施,給修文縣在現代(裝備)制造業發展上提供了強有力的有利條件和發展基礎,同時,也為修文建設現代制造業加工鑄造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2 修文縣現代制造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一是全縣裝備制造業占整個工業的比重較低,帶動作用不明顯。截止2012年,全縣59戶規模以上企業中,裝備制造業企業僅有5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96億元,占當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1.61億元的5.3%。從發展上看,5戶裝備制造業中銷售收入達1億元的只有2戶,且最大的企業規模總產值不到5億元,無龍頭企業,企業產品產量小、品種少;二是沒有形成以主機制造為核心,上下延伸的產業鏈,對國民經濟和工業增長的貢獻率不高;三是產品結構和技術結構不合理,產品多處于產業分工價值鏈的中低端,傳統加工及仿制產品的技術含量低,最終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比重低。產業發展仍然面臨體制、規模、技術、市場等瓶頸制約。
3 修文縣現代(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比較優勢
一是區位獨特。修文縣處于“黔中經濟區”中心區域、“貴遵、貴畢經濟帶”發展戰略的結合點,是貴陽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區域;修文經濟開發區可用于發展裝備制造業的土地面積近20 km2,鎮級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完善、具有一定的配套功能;二是交通便捷。川黔鐵路、渝黔快鐵、G210國道穿境而過,貴遵、貴畢高等級公路在境內交匯、縱橫全境,S305省道從西南至東北橫穿縣境。境內有4個火車站,物資儲散方便,客貨運進出快捷,公路網互為交錯、四通八達,是貴州省乃至西南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是黔北、黔西北的交通樞紐中心;三是政策支撐。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以及國家省支持貴陽市發展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貴陽市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正面臨轉移升級,按照貴陽市“退二進三、近郊優二”戰略構想,修文具備黔中經濟區現代制造業加工鑄造基地的建設條件,必然成為產業轉移的主戰場;四是承載能力強。作為黔中經濟區貴遵城市帶和經濟帶的節點城市,修文相對其他區市縣具有更大的承載空間。
4 對修文現代制造業發展重點的建議
(1)鋼材深加工產業。以貴鋼為龍頭,以鋼為源頭,上下游延伸,協調配套,有效拉長鋼鐵產業鏈。第一,引導貴鋼大力發展和開發鋼材新產品和新品種,盡快做大做強,把鋼材加工做細做精。第二,圍繞市場需求,規劃建設汽車零部件、輕工產品、建筑用鋼和鋼結構產品配套的鋼材精制等企業。第三,圍繞貴鋼高端研發技術,引進如電腦、手機等配件制造企業;第四,圍繞鋼鐵生產的節能降耗和綜合利用,加快發展冶金渣、水泥生產企業等。第五,利用鋼材聯動作用,引進汽車及零部件、機械制造、船舶生產、發電輸變電設備、建筑材料等生產企業的重點項目建設。
(2)汽車零配件產業。以貴州輪胎有限公司、貴州龍翔集團為龍頭,逐步重點發展專用車、微型車以及車橋、內飾件和鑄鍛件等汽車配件,完善和拉長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產業鏈,建成國內領先的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基地。積極爭取省內大中型汽車制造企業總部遷入修文,加快形成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研發、貿易基地。如初步建立“奇瑞萬達客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凱沃礦用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云馬環衛專用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逐步延伸全省及省外的專用整車企業。
(3)精密鑄件產業。以貴州諾亞精工鑄造有限公司、貴陽金昌年產8萬噸精密鑄件項目為龍頭,一逐步推進全省鋼鐵資源及鍛鑄造企業向該兩地集聚,盡快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將制造業基礎原材料及鍛鑄造基礎配套產業定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優鋼特鋼產品質量,做大做強鑿巖釬具生產項目,拉長產業鏈條,提高加工工藝水平,實現趕超式發展,逐步建立起以新特鋼、鑿巖釬具、精密鑄件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集群。
(4)交通裝備產業。以南方匯通申發鋼等為依托,利用現有鐵路貨車車廂生產、鐵路機車車輛重大鍛鑄配件及維修技術的產業基礎,抓住市場機遇,整合南方集團資源,重點發展重載、快捷貨車,積極研發節能、輕量化和降噪產品,并加快向城軌車輛制造及維修企業轉型;同時,大力引進、發展城軌(地鐵、輕軌)整車生產制造、機電設備制造及維修技術,做大鐵路貨車車輛、配件制造及維修產業,完善軌道交通產業鏈條,做大貴陽市軌道交通配套市場,打造國內鐵路運輸“重載提速”機車車輛配件的重要生產基地。endprint
(5)工程機械裝備產業。以三一重工項目為抓手,建設以競爭力強的產品為中心的質量保證體系,促進生產要素向品牌集聚。重點發展市場急需的各種環保節能型工程裝備、大型架橋鋪路裝備、建筑垃圾回收破碎設備以及小型工程機械等,實現從單一產品結構向多元化、系列化產品結構轉變,中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轉變。
(6)生產性服務型產業。以修文工業園區裝備制造業集群為依托,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技術咨詢、服務外包、商務服務、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外包化發展,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依托首鋼特殊鋼公司等新材料基地,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商貿服務中心、產品研發中心。支持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在工程承包、系統集成、設備租賃、提供解決方案、再生制造等方面開展增值服務,逐步實現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積極發揮行業協會、風險投資、公共信息、營銷網絡、產權保護等平臺的作用,推動相關企業間的合作。
5 對修文現代制造業發展布局的思考
充分利用修文縣地處“黔中經濟區”中心區域、“貴遵、貴畢經濟帶”發展戰略的結合點的區位優勢,做好三個產業布局。
第一,打造四條重點產業鏈。依托我縣“一區三園”地理優勢和現有發展基礎,圍繞汽車零部件、特殊鋼、輪胎、精密鑄件四條產業鏈,實施一批對產業發展有積極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在汽車及零部件配套發展、特殊鋼精深加工、輪胎高精尖配套、精密鑄件精細化等加工能力上取得突破。
第二,布局三大區域產業集群。按照修文工業園區發展規劃,推動裝備制造業向龍場、久長、扎佐等重點區域集聚。以扎佐為核心,在龍翔公司片區形成汽車及零部件、工程機械及零部件產業集群;依托貴州諾亞年產20萬噸精密鑄造項目、貴陽金昌年產8萬噸精密項目,在馬家橋及王官片區形成以精密鑄件等為主導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南方匯通久長申發鋼科打高新技術項目的建設,在久長片區形成以交通裝備配套的產業集群。
第三,鼓勵承接產業轉移。緊扣國發2號文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國家和省支持貴陽市發展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抓住貴陽市“退二進三、近郊優二”戰略構想和面臨的轉移升級機遇,修文具備黔中經濟區現代制造業加工鑄造基地的建設條件,必然成為產業轉移的主戰場。我縣要加大推動貴鋼、輪胎、南方匯通重大項目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主動參與和進入國內同行業結構調整及市場體系;推動中小民營企業互動發展,積極開發特色裝備和產品,進一步提升產業層次。
6 對修文現代制造業發展的措施的建議
裝備制造業作為支撐修文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須舉全縣之力,以工業園區為依托,以承接產業轉移為主線,以轉移協作配套為支撐,以區域聯動為重點,以集群發展為目標,可以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鼓勵支持骨干與中小配套企業協調發展,加快推進裝備制造業集群集聚發展。做強做大首貴新特鋼、黔輪胎、諾亞精工鑄造、金昌鑄造、龍翔集團、南方匯通等一批主業突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發揮對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領軍帶動作用。支持和引導一批產業鏈配套企業調整結構,提高技術水平,向“專、精、特”方向發展,主動與龍頭骨干企業開展社會化分工與協作,形成若干各有特色、重點突出的產業鏈和以技術、品牌、零部件為主導的成長型中小企業群,增強產業配套能力。
(2)努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修文承載項目的能力。牢固樹立園區開發基礎先行的理念,基礎設施配套從道路管網,到水電供應日臻完善,隨著一批重大項目的相繼落地和建成投產,隨著入園、入區項目的不斷增加,對園區的承載能力、配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礎配套設施建設跟不上,制約園區進一步膨脹發展,更影響企業運營、招商引資和產業鏈生成,事關園區發展大計。目前,影響修文發展的最大瓶頸問題就是交通問題,這也是修文亟待市委、市政府破解的發展難題,唯有打通扎(佐)—久(長)、龍(場)—久(長)城市干道,并按照省級一類園區(九通一平)的建設標準,加快道路管網、供電供水、供熱供氣、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才能提升修文對項目集聚的吸引力、產業集群的支撐力和區域發展的帶動力。
(3)全力抓好定向招商實現跨越發展,切實抓好大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把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先進知識、先進理念,作為推進修文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條重要途徑。重點跟蹤發達國家和地區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和技術轉移趨勢,加大定向招商力度,重點引進裝備制造業世界500強企業、大型跨國公司、中央大企業(集團)、行業龍頭企業的大項目、大投資,吸引更多實力雄厚、帶動力強的大型跨國企業參與修文重大成套裝備項目的開發生產,促進修文裝備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4)大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構建完善的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引導企業立足于開放式的自主創新,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吸引國內外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與修文重大裝備制造企業合作建立研發中心和成果轉化基地,為重大技術裝備行業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提供平臺和支撐,實現高起點、跨越式發展。加快培育和引進裝備制造業的中高級技工隊伍、研發專家和團隊、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集聚一批領軍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5)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健全完善現代裝備制造業服務體系。加強組織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推進裝備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困難,研究制訂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搭建融資擔保、創業指導、教育培訓、市場推介、技術支持、信息共享等服務平臺,為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強化土地、資金、水、電、氣等要素保障,積極推進裝備制造業定向招商重點項目的規劃定點、征地、環評等前期工作,簡化項目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促進項目早日落地。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修文裝備制造業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裝備制造業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為裝備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現代制造業為支撐的工業,充分體現了城市工業化向更高階段發展的客觀規律。修文工業園已納入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的規劃布局,其產業基礎和空間承載將為修文打造現代制造、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示范區奠定堅實基礎。可以展望,修文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政策措施等多方面強力推進的現代制造業,在上級有關政策的指導下,一定會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特色的現代制造業道路。
參考文獻
[1] 貴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
[2] 貴陽市“四個一體化”發展規劃.
[3] 施敏,汪長春,顏節.工業轉型升級.
[4] 葉廣宇,馮惠平.制造業的服務化趨勢及原因分析[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216-221.
[5] 王娜,王琰.我國制造業服務化發展水平及培育模式[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2(2):80-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