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林艷
摘 要:大學新生的黨員發展及教育,是抓住青年學生頭腦中世界觀、政治觀尚未完全形成的特點,以啟發新生入黨意識、培養新生入黨觀念為重點,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引導其在短期內實現思想覺悟的較快提高,進而強化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對于高校人才的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的塑造以及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新生 黨員發展 教育 創新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b)-0213-02
大學生是國家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生力軍,重視和加強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對于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可靠的接班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生、特別是大學新生的入黨教育工作,關系著我們的未來。大學新生黨員發展及教育,就是抓住青年學生頭腦中世界觀、政治觀尚未完全形成的特點,以啟發新生入黨意識、培養新生入黨觀念為主線,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引導其在短期內實現思想覺悟的較快提高,從而形成正確的、比較穩定的政治觀的效果。
1 高校新生黨員發展及教育工作現狀
加強大學新生的入黨教育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需要,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需要,更是大學生自身成長成才的需要。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對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入黨教育,還處于較低的層次水平,沒有形成系統,更未呈現全面推進之勢。
從內在因素看,一年級學生在高中階段把主要精力放在迎接高考上,進入大學后,學習生活方式轉變,需要一定的適應期,加之社會閱歷較淺,所以盡管一些學生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他們對黨的了解還甚少。另外,個別的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時,帶著一定的功利主義思想,入黨的動機存在嚴重的功利思想,使一些學生產生入黨有利可圖的錯覺,部分學生把加入黨組織也作為畢業后就業的一個重要法碼。
從外在因素看,此項工作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盡管輔導員可以對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稍作講解,但因工作內容繁雜、時間精力及自身認識水平所限,依然無法滿足學生迫切的需要。而一直以來,我們的工作大多集中于已被確定為積極分子的學生,忽視了大學新生這個雖有熱情但心中懵懂的群體,這種做法也使各個相關部門無法做到彼此配合,共同營造新生入黨教育的良好氛圍。而這一現狀也直接導致了一系列不良的結果,一方面大量新生的入黨熱情因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有力的支持而轉淡,甚至消退殆盡;另一方面對入黨缺乏認識的學生更是無法有效的激發他們的入黨意識,這些都對我們的新生入黨教育提出了要求。
2 大學新生黨員發展及教育工作創新
(1)加強日常教育引導。大學生入黨意識的培養是逐步深化的,因此,在日常教育中,要把握重點,分層推進。一是以入學教育為契機,明確政治要求。目前,我們在進行新生入學教育時往往偏重一些相關制度的教育。從實際效果看,學生并不能一下子記住這么多的制度,常常是遇到相關問題再向有關部門咨詢。然而這一時期學生剛剛了解大學生活,正在尋求新的需要,確定大學階段的奮斗目標。黨組織應該及時抓住大學生這一心理興奮點,在入學教育的時候,向他們提出政治上的要求,引導他們主動向黨組織靠攏。二是強化理論學習的自覺性,不斷提升自身理論修養。引導學生建立理論學習小組并加強引導,使他們把學習理論的積極性由自發變為自覺,學習理論的內容由表面轉為深入,學理論的動機由樸素升華為理性。三是理論與實際結合,生動形象的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在實踐中加強對大學新生的入黨教育,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定型,可塑性大,對黨的認識有反復,喜歡用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現實。黨組織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新生深入工廠、農村、革命圣地、改革開放取得顯著成績的地方和單位,提高大學生對黨的認織。同時用英雄人物的高尚品德、模范事跡進行教育、感染,使學生逐步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緊密團結在黨的旗幟下,成為共產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強化教育培養聯系人制度。學生通過學習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后,黨組織要建立“定人聯系、定向培養”機制,明確培養責任,通過傳經驗、教方法,培養聯系人幫助和引導培養對象解決工作中、思想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高培養對象的政治思想素質,增強培養對象的共產主義信仰;針對入黨積極分子,要制定培養計劃,抓好教育、培養和考察等環節,吸收他們參加黨內學習活動等活動,引導他們在思想上、行動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讓他們早日加入黨組織;給他們分配一定的社會工作,以及定期培訓等方法,對他們進行培養和教育。同時,黨組織要建立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檔案,要本著對黨對同志高度負責的精神,把學生的一貫表現與關鍵時期的表現、自我評價和群眾評議結合起來,著重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政治表現進行全面的考察,及時對他們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入黨動機、學習工作、群眾關系等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并反饋給培養對象,肯定成績、指出問題,幫助他們制定整改措施。
(3)建立多層次黨校學習體系。黨校是學習、宣傳、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有力陣地,對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黨校作為正面灌輸式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學生獲取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主渠道。作為高校,學生黨校具有師資力量雄厚、機構完善、制度健全等優勢,但是,由于近年來高校擴招使得新生數量驟增,而專職黨校教師數量較少,校級學生黨校由于規模所限,使其一般都是以高年級學生和入黨重點培養對象為培訓主體。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建立一個基層黨校與校級黨校分工協作的分層學生黨校體系,即在二級學院或基層黨組織中建立基層黨校,集中為新生講解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入黨程序等較基礎的內容,以使其能夠對入黨有一個概念性的認識和初步的理解,而對新生中入黨愿望強烈的積極分子和在高中時就已經列為重點培養對象的學生,則可以推薦其與高年級學生一起參加由學校統一組織的較高層次的學生黨校學習,以便為入黨做準備。通過這樣一種分工協作的分層黨校體系,我們不僅可以提升校級黨校的專業水準和理論層次,而且能夠為廣大新生的入黨熱情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endprint
(4)建立教育學習長效機制。要使新生真正吸收消化入黨教育的內容,僅靠外在的教育還不夠,必須經過內化并外化成行動才算完成一個基本循環。因而在對新生進行入黨教育時,還要為他們成長提供條件和空間。一是對有入黨愿望和要求入黨的同學有目的地布置工作任務,通過工作任務的完成,相關活動的策劃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有效性,不斷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向黨員的標準靠攏。二是將有入黨愿望和要求入黨的同學組織起來,在黨組織的指導下成立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專門機構,承擔某些方面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三是充分發揮黨員的教育引導作用。讓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學生黨員參與到新生的接待和日常信息聯絡、自我管理工作,讓高年級學生黨員擔任新生班的助理班主任工作,經常性地與新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使新生直接感受到了與學生黨員的差距,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號召力。新生們感到學生黨員不遙遠,就在自己的身邊,減少對黨員的神秘感,從而認識到入黨是對自己能力的培養、提高。
3 新生黨員發展及教育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1)積極主動,確保實效。新生剛入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不夠成熟,要抓住新生可塑性強的特點,一入學就對他們進行共產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為他們在意識上認識黨、在感情上熱愛黨、在思想上加入黨做準備,引導他們在政治上追求進步,從而掌握第一步的主動權,同時我們要改變消極等待的工作方式,對新生開展積極主動的教育工作,及時幫助他們正確把握形勢、冷靜思考問題、深入了解黨的方針政策,以便于有效解決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模糊認識。
(2)齊抓共管,全面推進。培養青年學生加入黨組織不只是黨務干部和輔導員的職責,應建立全員育人的機制,將新生黨教育貫穿于“兩課”、專業知識課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全方位地開展教育工作。組織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領導干部、德育教師對他們進行輔導,幫助其分析、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促使課內與課外、教師與學生、學生工作與各相關部門的有機結合,形成齊抓共管、互相配合的良好局面。
(3)分類指導,共同提升。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對信念堅定者,應加大教育培養的力度,對他們既熱情鼓勵,又要嚴格要求,認真指出其不足之處,定期組織他們學習理論、討論和座談,幫助他們深刻領會黨的方針政策,系統掌握共產主義理論,有意識地讓他們分析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黨性觀念。對自卑彷徨者,我們要熱心引導和鼓勵他們,教育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嚴格要求自己,完善自我,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幫助其成為積極分子隊伍中的一員,充分調動他們學習黨的基本知識的熱情。
總之,高校應該更加重視和加強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要結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貫徹落實,把握高校黨組織的陣地作用,深入推進育人工作,培養更多更加優秀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蘭海濤,陸鈺娟.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
[2] 胡錦濤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EB/OL].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2010-09-08.
[3] 范軍,王振成.大學生黨員培養理論與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0.
[4] 齊衛平.高校黨員先進性建設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5] 怎樣用先進文化占領社會主義思想陣地[EB/OL].新華社,2002-0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