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爽
摘 要:實體經濟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都來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告訴我們只有實體經濟得到了發展和壯大,國家才能夠發達和強盛,只有不斷的發展實體經濟,才可以使得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的強大。本文主要結合實踐,就民間資本參與到實體經濟投資的想滾策略開展了研究,以期能夠更好的促進實體經濟的向前發展,為社會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民間資本 實體經濟 策略分析 壟斷行業 行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8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b)-0218-02
眾所周知,實體經濟的發展對于國家和社會都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只有不斷的發展實體經濟,才能夠不斷的增強國家抵御各種經濟風險的能力。但是近幾年來,由于材料、土地一級勞動力的成本不斷的增加,導致實體經濟的利潤不斷的減小,這使得本來就不多的民營經濟開始不斷的逃離實體經濟,大量的民間資本開始進入到了地產、股市等一些高利潤和高風險的行業,這對于實體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實體經濟的重要性,鼓勵并推動民間資本回歸到實體經濟,參與行業的發展和競爭,為推動我國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1 民間資本參與實體經濟發展的意義和必要性探究
1.1 民間資本參與到實體經濟是一個雙贏的發展戰略
眾所周知,我國國家的人口眾多,并且人均資源相對來講比較缺乏。在發展的過程中,如果缺少了工業的發展,服務業就缺少了其發展的基礎,消費也會喪失其發展的根本來源,這會對其他產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民間資本作為活躍的經濟力量,先天就有著對利潤的追求欲望,民間資本進入到實體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力量。伴隨著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的和一些新的經濟熱點的不斷培育,目前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的機會,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一級新型通訊等等行業,這些正在發展過程中的朝陽產業渴望能夠得到資金的推動,如果在發展的過程中民間資本選擇這些產業進行投資,就能使得那些較為先進的技術得到轉化,從而快讀的形成生產力,就民間資本而言,也能夠得到比較好的利潤回報,從而獲得雙贏的效果。
1.2 能夠使得民間資本實現產業報國的愿望
在以往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是依靠國有資本和國外的資本。雖然近年來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我國的民間資本不斷的壯大,重默也變得更加的充盈,但是就實體經濟來講,我國的民間資本一直沒有受到比較好的重視,處在相對邊緣化的地帶。同時我國很多民間資本都有著產業報國的意愿,如果能夠在發展的過程中為民間資本的發展提供比較好的投資渠道和政策環境,民間資本也是十分渴望進入大事體經濟領域進行發展的。促進民間資本參與到實體經濟的投資領域之中,對于促進就業和保障民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 民間資本投資實體經濟所面臨的困難分析
從目前國內民間資本發展的情況來看,國內并不缺乏民間資本,主要缺少的是比較好的政策環境。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大力促進民間資本參與到實體經濟之中,是推動實業興國戰略的重要措施。這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2.1 市場經濟環境不利于民間資本參與到實體經濟的發展之中
影響民間資本參與實體經濟的原因是多個方面的,但是首先是市場環境的因素。比如:一些行業本身就存在著壟斷的情況,民間資本就沒有辦法進入到這一領域之中。另外民營企業的資金也存在著不足的情況,民營資本融資困難的情況長期存在。另外實體經濟本身的發展前景不夠明朗,生產訂單不足和產能過剩的情況一直存在,這使得民間資本對于實體經濟的投資意愿并不是很強烈,多數民間資本對于發展實體經濟持有謹慎的態度。另外一方面相對民間資本來講,國家在政策層面更加愿意保護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少較為有利的支撐,同時也缺乏相應的發展空間。加上民間資本本身都有著一定的逐利性,比較熱衷于進入到投機市場,這使得長期以來民間資本都游離在實體的發展之外。
2.2 投機性的資本非理性的膨脹,影響了民間資本對實體經濟的投資
受到投資渠道狹窄和社會閑散資金投資欲望的影響,目前各種投機性的行為不斷的出現,在資本市場、地產市場、古玩字畫以及貴金屬等虛擬經濟都出現了非理性的投資行為,這些對于實體經濟的發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太多的資金大量的涌入到這些領域,會導致供需出現比較嚴重的失衡。這同時還可能導致一些民間資本逃離實體經濟而涌入各類投機經營,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和資源配置的不科學。
3 促進民間資本參與到實體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
一個國家要想得到真正的發展,必須要依靠實業,必須回歸到創造真正社會價值的實體經濟上來。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民間資本不斷的開始積累,特別是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特別快。可以說中國并不缺少民間資本,但是缺少的是實業精神。所以政府必須要將民間資本吸引到實體經濟中來,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效率和作用,促進企業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延伸產業鏈,促進產業升級。實現實體經濟的再造。
3.1 創造出良好的環境,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到壟斷行業中
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逐步的打破原來的行業壟斷,不斷的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到石油、電力和鐵路等壟斷領域,進一步的降低準入的門檻,不斷的放寬對于民間資本的限制,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到市政公共領域和國防科工等領域。同事還可以加強對于相關產業的扶持,積極的培育一些新興的產業,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到新能源和高新技術產業,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通過控股、參股等形式,參與到民間資本的改制和重組之中,充分的發揮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管理的優勢,促進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進而促進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3.2 加強金融監管,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到金融領域
目前應當在金融監管、規范經營和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放寬對于地方金融機構持股比例的限制,最大限度的允許民間資本以入股的形式參與到地方商業銀行的投資之中,逐步的加快村鎮銀行的發展,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的發起或設立村鎮銀行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一些金融機構,但是必須要納入到金融機構的監管之中。促進民間資本在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3.3 加大農村改革的力度,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到“三農”的發展
政府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逐步的加大農村土地、林權等方面的改革力度,提升農村土地的流轉速度,不斷的延長農村土地的承包時間,大力的引導民間資本開辦各種現代觀光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使得新型農業能夠成為吸收民間資本的重要集散基地,從而更好的推動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進而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落后的局面。
4 結語
民間資本有著自身的一些優勢,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結合實踐就民間資本參與到實體經濟投資的策略開展了分析,以期能夠更好的促進實體經濟的向前發展,使得民間資本的價值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毛克貞,王超.金融危機過后的反思——產業結構調整與發展實體經濟[J].經濟研究導刊,2011(10):190-192.
[2] 董俊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系實證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2):141-144.
[3] 張茉楠.把中小企業引回實體經濟領域[J].今日中國論壇,2011(3):52.
[4] 瞿玉杰.經濟“空心化”警示實體經濟亟待“松綁”[J].觀察與思考,201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