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芳
摘 要:本文先介紹隱喻認知理論,然后介紹國內外學者對隱喻認知理論對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影響研究的現狀,最后淺析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隱喻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關鍵字:隱喻思維能力;英語成績
1 隱喻認知理論
1980年Lakoff和Johnson 發表Metaphors We Live by,標志著認知觀的隱喻研究全面開始,此后隱喻研究涉及到各個領域。同年,Gardner&Winner;在《隱喻能力的發展:對人文學科的啟示》中首次提出隱喻能力( metaphoric competence)這一概念,他們認為隱喻是運用類比的方法通過一事物(即目標域) 來認識另一事物(即源域),在語言習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隱喻能力被定義為:識解隱喻,在恰當的語境中使用隱喻,以及判定可用于同一語境的多種隱喻表達之優劣的能力。
2 關于國內外對隱喻思維能力對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現狀述評
1986年Danesi在其文章The role of metaphor in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中第一次將隱喻概念引進外語教學研究領域,他認為隱喻能力是語言習得者識別和使用新奇隱喻的能力,是其熟練掌握所學語言的重要標志。1990年美國著名語言學家Lyle F. Bachman也在其著作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中指出隱喻能力對于外語學習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會提高學習者的綜合語言表達能力;理解隱喻的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學習者在隱喻理解過程中可以領略到植根于文化當中的意象和意義表達。
在國內,王寅和李弘在其文章中指出, 隱喻能力是指人們能夠識別、理解和創建跨域概念類比聯系的能力。束定芳在《隱喻研究中若干問題和研究課題》中指出:“隱喻理論對語言教學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和應用價值。 但是路式成等人編寫的《外國語言研究論文索引》指出,雖然自1990年以來,國內刊物發表了一百來篇關于隱喻研究的文章,但卻很少有討論隱喻理論對語言教學及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和應用價值的文章。
3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隱喻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大學英語教材特別是本科生的大學英語教材中的隱喻特別多,教師如果能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隱喻思維能力,對提高其英語語言能力,提高四級通過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并能夠培養學生感受和欣賞語言美感的能力。
3.1 培養學生隱喻思維能力能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
因為隱喻是人類的基本思維方式,每個學生都或多或少地具備這種隱喻思維能力,而本研究正是培養并增強其隱喻思維能力并將這種能力運用于大學英語學習當中。其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通過分析理解英語語言中的隱喻,而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比如在大學英語精讀1中的第一單元,Som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中有這么一句話,If you cram your head with too many new words at a time, some of them are bound to be crowded out. 這個句子如果用隱喻認知理論來講解會更生動,學生也會更容易掌握。把人的大腦比作一個大的房間,把新單詞比作人,如果房間里面一下子塞進很多的人,那么房間太擠的話,里面肯定會有一些人會被擠出來。這時“cram” 為“塞進”,“crowd out” 為“擠出”的含義,通過這樣的比喻,學生也很容易記住,并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
3.2 通過分析句子中的隱喻,學生可以更容易的理解句子以及單詞在句子中的含義,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再比如講解本課文的…useful words must be committed to memory, words that do not occur in everyday situations require just a nodding acquaintance, 這句話,學生很可能對commit這個單詞在這里的用法感覺難以理解,因為commit的含義有:“①犯罪,做錯事;②把…托付給,委托”這兩個含義。commit 此處是第二個意思,a nodding acquaintance,在此是“點頭之交”的意思。學生感覺“有用的單詞托付給記憶,日常單詞需要點頭之交有些別扭。其實此處只要給學生說這里使用的是比喻用法,學生就會恍然大悟。此處,把有用的單詞比作對你很重要的人和事,你需要把他牢牢記住。而把不經常出現在日常情景中的單詞比作和你關系不親密的人,所以見面的時候你們只需要點頭,所以表示認識即可。所以翻譯為:有用的單詞你必須牢牢記住,在日常情景中的不常出現的單詞你見到認識即可。所以在學習課文中的句子時引入隱喻,培養學生善于用隱喻思維能力來分析和理解課文是非常有必要的。
3.3 通過隱喻學習可培養學生感受和欣賞語言美感的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作為人類文明傳播的載體,它不僅具有實用性和工具性,他還有人文性,好的語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給與人美的感受。而培養學生的隱喻思維能力,則是在培養學生感受和欣賞語言的美感的這種能力。比如:在學大學英語精讀4 Unit7:The luncheon這一課時,作者使用了大量的隱喻句子,如:“she gave me the impression of having more teeth, white and large and even, …” “I dont believe in overloading my stomach.” “My heart sank.” “Panic seized me.” “…came up to us bearing a large basket full of huge peaches. They had the blush of an innocent girl; they had the rich tone of an Italian landscape.” 這幾個句子都是隱喻性的,只有學生具有了隱喻的思維能力,才能欣賞體會到本篇課文的美感,比如最后一個句子,把誘人的桃子比作天真的少女害羞時紅紅的臉蛋,色彩艷麗如同意大利風景畫。通過這樣的隱喻,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個像害羞的姑娘一樣,低垂著頭,微紅著臉,那般可愛,色彩又如此瑰麗、鮮明生動的桃子擺在我們的面前。這樣我們就能充分理解桃子是多么的誘人可口。也可明白文中可憐的青年作家在看到那位女士在吃桃子的時候,他是多么的垂涎欲滴了。
4 結語
總之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隱喻思維能力,不僅能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以及對句子和課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四級通過率。還可以逐步培養起學生感受和欣賞語言美感的能力,使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特別是閱讀英語詩歌時能領略到植根于文化當中的意象和意義表達,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Lak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Danes i, M. The role of metaphor in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 J]. Rassegna Italina di Linguistica A pplicata, 1986, (18) .
[3]路式成, 魏杰, 孫志. 外國語言研究論文索引(1995-1999)[Z].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 湯本慶. 隱喻研究中若干問題和研究課題 [J]. 外語研究, 2002, (2): 1-6.
[5] 林書武. 隱喻研究的基本現狀,焦點及趨勢 [J].外國語, 2002, (1): 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