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審計風險的概念展開研究,簡要介紹了專科院校現行審計風險的構成和內部審計重要性,并分析內部審計形成的主客觀原因,同時提出控制審計風險的應對策略,提高專科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專業水平。
關鍵詞:專科院校;審計風險 ;內部審計;財務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教育戰略變化與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專科校多渠道籌措教育資金的格局逐步形成,學校內部各職能部門由單一的辦學轉變為于辦學、培訓、對外咨詢服務為一體,掌管的資金越來越多。正是由于專科院校職能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也增加了社會審計工作的難度,審計人員必然面臨一定的審計風險。本文通過分析審計風險的涵義、特征、成因、措施等方面的內容加以探討,以加強內部審計質量的控制,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保護審計人員合法權益。
1 審計風險和內部審計的定義
1.1 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指的是“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1.2 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建立于組織內部、服務于管理部門的一種獨立的檢查、監督和評價活動。
2 專科校院審計風險的現狀分析
專科校院內部審計風險的性質總表現為某些特質或特征。我們在探討了審計風險的內涵之后,應繼續闡述審計風險的特征,并說明在職業教育現有教育制度下的特有表現。
2.1 審計風險的客觀性
校院審計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樣審計的方法,即根據總體中的一部分樣本的特性來推斷總體的特性,而樣本的特性與總體的特性或多或少有一點誤差,這種誤差可以控制,但一般難以消除。
2.2 審計風險的普遍性
雖然校院審計和一般審計的有一定偏差,但這種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審計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導致風險因素的產生還是普遍存在的。
2.3 審計風險的可控性
審計要為其報告的正確性承擔責任風險早已為人們所熟悉,然而現代審計的指導思想從制度基礎審計進一步發展到風險審計表明,審計職業界并未被越來越多的審計風險捆住手腳而失去其活力。(Konrath,1993)。
3 內部審計的作用及對于專科院校的重要性
近年來,內部審計的發展及其作用的發揮在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得到了產業界、政府部門和學術界的充分肯定。由于專科院校的特殊性,內部審計更加因當受到重視。在決策執行過程中,要隨時進行監督,以判斷決策的執行情況,并在執行過程中進行修正,以確保決策和管理的有效性。從而促進部門、單位經濟管理活動有個良性的發展。
專科院校的內審工作不能僅局限于查賬,應該充分利用熟悉學校規章制度及財務狀況的優勢充當一個“好參謀”。這應該體現在計劃、組織、領導、協調和控制五個職能上。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有了管理的框架,要讓管理得到強化,得到有效實施和不斷完善,就需要內審的支撐。在學校內部的各種職能部門中,內審地位超脫,最適合擔任這一角色。
4 校院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4.1 提高審計人員的自身素質
審計風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審計人員個人素質的高低,因此審計人員應當強化風險意識,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并樹立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一項審計業務,嚴格按照獨立審計準則進行審計,以確保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
4.2 在校院審計中運用科學有效的審計模式和方法
(1)采用風險導向審計模型。在審計模式上,應采用現代的風險導向的審計模式,它是通過對審計風險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來確定審計風險是否可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因此,審計人員就必須致力與這一種全新的審計模式的研究,并盡快掌握和運用這種有效降低審計風險的新審計模式。
(2)交叉使用先進的審計方法。審計人員就要根據實際經濟環境發展要求掌握先進的審計方法,抽樣審計的廣泛使用相應加大了審計風險,所以應交叉使用傳統的審計方法來獲取審計證據,這樣所獲得審計證據不論從數量上還要從質量上都顯得更為充分,達到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
4.3 加強被審計院校的內部控制
由于被審計院校的內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被審計院校應從加強經濟業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與內部激勵制度相結合、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三個方面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其經濟活動經濟資料合法性合理性。
5 通過全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院校內部審計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而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應用時間較長,理論與實務都比較成熟,因此,院校審計應用與企業事業單位審計還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源于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還不是很成熟。
第二,現代內審制度是世界各國成功企業普遍采用的內部管理制度。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院校內部審計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地體現出來。隨著內部審計領域不斷拓寬,力度不斷加大,職能不斷完善,其改善企業經營的作用更加明顯。建立健全院校內部審計的制度,不斷改進內部審計工作,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第三,審計風險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還是一個實踐問題。因而,審計風險控制的措施既涉及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也涉及到社會各方面。隨著審計事業的發展,審計人員法律責任越突出,審計風險管理就越重要。
參考文獻
[1]審計. 2009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279-355.
[2]于慶華.審計學與審計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130-155
[3]趙文靜.淺談審計風險與防范[J].經濟師,2010,2(2):183-184
[4]徐英.民間審計風險的成因分析與如何有效地防范及控制.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第47頁
作者簡介
張愷(1985-),男,福建莆田人,本科,助理講師,經濟學、審計學、會計電算化和財產行為稅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