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
中國日報網《澳洲人報》發表Andrew Browne的報道稱,中國形成出國熱潮,人們出于求學、旅游等原因紛紛出國。2013年中國出境人次超過1億,這些人大多是出國旅游,最終還會回國。在教育領域,目前中國留學生是美國院校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外國學生群體;在澳大利亞,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增長幅度與美國差不多;而在英國,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中,中國留學生數量幾乎跟本地學生一樣多。中國出國熱潮還只是處于開始階段。根據香港經紀公司里昂證券預測,到2020年時,中國出境人口將會翻倍,達到2億。
49.8%
美國教育部全國教育統計中心(NCES)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5學年中,白人學生仍在公立學校中占49.8%,為各族裔當中所占比例最高,但少數族裔學生總和首次成為多數。公立學校中,超過1/4的學生為拉美裔,15%為黑人,5%為亞裔和太平洋島國居民后裔。雙族裔學生和美國原住民后裔所占比例進一步下降。不到3%的學生被定為混血。根據研究分析美國公共政策和社會趨勢的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美國私立學校中的學生情況卻截然不同,白人學生的比例仍然非常高。美國1/10的學生上私立學校。
4萬元
據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期發布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海歸回國后第一份工作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萬元,67.2%起薪不足6萬元。海歸收入差距十分明顯,決策層與普通職員的年收入差距近30萬元。大部分海歸都是平均年收入為8.3萬元的普通白領;而少部分人成功考取公務員,平均年收入為14.6萬元;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進入知名企業或機構擔任主管、經理級別的重要職位,平均年收入可達22.3萬元;至于年收入高達45萬元以上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9萬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8月27日報道,由于外來移民生育率高以及選擇上公立學校的人多了,英國公立中小學從4年前開始,入學學生人數大增。去年,英國地方政府新增了9萬個學生名額。據統計,英國3年以內還缺13萬個小學和8萬個中學名額。教室不夠,很多學校把計算機教室、音樂教室改成一般教室。有些學校還得讓學生去廢棄的教室、警局或是教堂上課。
41個
9月1日,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在此間舉行的第七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部長講壇上表示,目前我國已與41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出國留學人員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華留學生源地國家和地區達200個。
365倍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統計指出,2005-2013年近八年間,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從2005年的62582人增長到2013年的235597 人,八年間增近四倍。但增幅最猛烈的是來美就讀私立高中的小留,他們從2005年的65人增加到2013年的23795人,增幅高達365倍。
12萬
據澳媒報道,根據澳洲聯邦移民部對凈海外移民人數的預測,由于工作權利和其他簽證方面的變化,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一年中,入境人數將迅速增加至123100人。在2011年的奈特(Knight)簽證審查之后,想來澳洲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可以享受簡化簽證審批,并在畢業后獲得2-4年留澳工作的權利。從2013年7月起到今年3月底,澳洲共發放了493份畢業后工作簽證。當中28%(140份)被授予印度學生,比例超過了澳洲的頭號入境高等教育市場中國(99份)。
20萬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年來,中國留學生已經成為赴美國留學生中的主力軍,在美中國留學生人數超過20萬。布魯金斯學會近日公布一項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傾向于大城市,其中,大紐約、南加州和大波士頓地區是國際學生最向往的地區。報告還顯示,這些國際學生中,有85%落腳在全美118個城市。從2008年到2012年的5年時間內,這些留學生為學校和當地帶來218億美元學費和128億美元生活支出。
3.5億
擁有香港恒隆集團及恒隆地產的香港巨富陳啟宗、陳樂宗兄弟通過家族的“晨興基金會”向美國哈佛大學捐贈3.5億美元,支持該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這是哈佛大學創校以來獲得金額最大的單筆捐贈。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將更名為“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以紀念已故恒隆創始人、陳氏兄弟的父親陳曾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