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芳
摘 要:在傳統紫砂作品中,以“竹”為題材的紫砂壺比比皆是。各種以“竹”為造型的紫砂壺亦層出不窮,歷代名家多有這方面的作品傳諸于世。
關鍵詞:紫砂;竹貨壺;創作
1 前言
筆者從小就喜愛竹、欣賞竹、崇拜竹。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竹輕盈細巧、 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
同時,筆者從小就接受著紫砂文化的熏陶,在“答答答”的泥拍子聲中長大。自小就被那些造型各異,色彩樸實古雅的茶壺所吸引。紫砂壺歷來是屬于民間產物,它與生俱來的“土”氣使它難于與華貴、富麗輝煌相媲美,但它甘愿與民同樂,遠離塵世、浮躁的性情與竹子的內涵風格相映成趣。
在傳統紫砂作品中,以“竹”為題材的紫砂壺比比皆是。各種以“竹”為造型的紫砂壺亦層出不窮,歷代名家多有這方面的作品傳諸于世。筆者有幸生活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并且多年來從事著紫砂壺的創作設計工作。心中一直有個愿望,就是想把我喜愛的竹子用我們宜興最有特色的紫砂壺來體現出來。
2 紫砂竹貨壺的創作之感
如果是一位紫砂熟手制作一件竹型壺并不困難,而要充分盡情地用紫砂把竹子所特有的氣質展現出來卻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為此,筆者經常去附近竹林中去感覺大自然的氣息和竹的清新,仔細觀察竹的枝、葉、根、節各個生長階段的的形狀特征,揣摩它們之間的比例協調關系,尋找紫砂與竹子結合的最佳契合點,終于創作設計出了《扁竹》、《勁竹》、《鼎竹》、《逸竹》的竹系列紫砂壺。
竹系列紫砂壺的制作基本上是依靠手工捏制。泥料均選用清水紫砂泥,這樣更能體現作品的原生態味。為了更好地表現竹子的氣節,筆者擷取竹子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生長特征,經過抽象處理作成系列壺的壺身,形象地刻劃出了筍狀、竹根狀、竹籮狀、竹節狀等竹子的各個時期的各個神態。并結合竹子的季節特征由芽苞、嫩枝、枯葉、老節作裝飾,巧妙地攀伏在壺身,扭曲多姿,過渡自然,造型簡練。《扁竹壺》壺流似竹枝叢生,順枝延伸,剛勁有力。壺蓋的竹葉秀麗飄逸。《勁竹壺》壺鈕由通過對剛勁俊秀、堅貞挺拔的竹的整體把握,獲得拔芽發葉、蓬勃向上的生命之勢,借以抒發我對性格堅貞、虛心向上的高風亮節的君子的贊美之情。《鼎竹壺》以竹芽為壺嘴,壺把為竹圈,壺蓋連著竹節,嚴絲合縫,維妙維肖。《逸竹壺》竹葉嫩枝作飾,蓋面再從鈕竹上長出新枝,點綴上幾張竹葉更突現竹的風韻。壺嘴圓潤,壺把寓方寓圓、(下轉第58頁)粗細得當。在制作壺嘴壺鈕時,筆者先用陶坭挽成一圓條形,再彎曲成合適的形狀,稍干后再做出竹節、芽苞、水槽等。那些小竹枝、小竹葉則是采用塑、貼、堆結合的裝飾方式,用紫砂壺專用制作工具勾勒出竹枝或竹葉的形狀。竹葉的大小、長短、寬窄、厚薄、竹尖和整個竹葉的比例與整個壺身之間每個部位的協調都十分講究,看上去要得體、恰當,突出了“減一分嫌瘦,添一份嫌肥”的審美效果。竹系列紫砂壺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精致完美,外觀淳雅,格度靈秀,調偕均勻,圓潤工致,完美地體現了竹的韻律和氣度。
3 結語
通過竹系列紫砂壺的創作過程,筆者深刻地體會到要成功設計創制一件紫砂作品,功夫盡在泥案外。對作品的立意必須胸有成竹。有人認為只要在制作上下功夫,在選料上要選配適當,就能充分展現作品造型上的神韻。其實不然,精巧的構思雖然需要由精湛的技藝來表現完成,但精巧的構思卻需要靠制作者對生活、對社會的深度理解和思考,作品有了思想,有了內涵,才能使作品耐看,有生命力,才能達到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