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前
摘 要: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加大了對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城市道路的數量和規模日益增加。作為城市道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對城市道路能否安全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影響,甚至對改善城市生活質量具有決定意義。為提高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質量,應加強相關方面的設計優化措施。文章就是以介紹城市雨污水排水系統的概念為出發點,對其現狀和分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設計措施。
關鍵詞: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設計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道路的數量和規模逐漸增大,其在交通運輸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城市道路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易受各種外界環境的影響,特別是雨污水的侵蝕作用。城市道路若長期受到雨污水侵蝕,其地基受潛水影響產生水分局部集中,導致其穩定性和強度降低,進而造成局部路面破壞,從而嚴重影響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為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一般在進行城市道路設計過程中同時進行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的設計,以提高道路的雨污水排水能力,從而保證城市道路內部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提高其使用壽命。可見,進行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的設計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設計的含義及分類
所謂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設計,指的是對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用于收集、輸送和排放城市雨污水的排水設施所進行的設計。當前城市道路排水主要包括雨雪水、生活污水以及工業廢水。通常情況下,雨雪水可直接通過排水系統進入自然水體,而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則需要先經過預處理后再經排水體系進行排放。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根據其構造特點,可分為明溝系統、暗管系統和混合式系統三種形式。
明溝系統主要指的是在道路進出口、人行橫道等區域所配置的諸如涵管、蓋板等過水結構物,通過明溝進行排水。明溝通常可分為橫向明溝和縱向明溝,使用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其使用方法。對明溝進行水力學研究發現,通常將明溝設計為梯形,其底部一般在30公分以上,若對明溝邊坡進行磚石或混凝土塊鋪砌時,其邊坡一般設計為1:0.75-1:1之間。
暗管系統主要指的是干管、雨水口、檢查井、街溝以及連接管等。通常地面積水先由城市道路中的橫向或縱向邊坡流入道路兩邊街溝內,再通過街溝斜坡進入道路中配置的雨水口,最后通過雨水口進入連接管直至干管,排入河流或湖泊之中。
進行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設計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明溝系統或暗管系統,有時甚至選擇這兩種排水系統結合體,即混合式系統。通常在城市郊區和建筑物相對較少區域,為節約工程成本費用,排水系統一般選用明溝系統,而若是在城市市區和建筑物密集區域,為保證環境衛生,排水系統一般選用暗管系統。
2 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現狀
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的制度分為分流制排水和合流制排水兩種。
2.1 分流制排水
分流制排水指的是將雨水和污水分別使用不同的管道進行排放。通常雨水管道用于匯集、輸送和排放雨雪水,污水管道用于匯集、處理、輸送和排放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在實際應用中,分流制排水系統有兩種實現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進行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分別設置,使雨水污水通過各自的管道排放;第二種方法是只設置污水管道,使雨水和污水都通過污水管道排放。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統,不但有利于環境的保護而且還可以污水廢水進行回收再利用,但是由于要進行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分別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面積和施工成本。
2.2 合流制排水
合流制排水系統指的是將雨水和污水通過同一排水管道進行排放。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統,具有施工面積小施工成本低等特點。但是該排水系統由于將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同雨水同時排入天然水體之中,對附近水資源污染嚴重,并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危害。因此,為降低合流制所排水質的污染性,通常將其先通過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降低污染物,在統一排放至天然水體之中,以減少雨污水對環境的影響。
3 影響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因素
影響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的因素較多,主要有地質因素、自然因素、外力因素、設計理念以及排水系統建設滯后等。在地質因素方面,主要是受水循環和地表水位差影響,雨水在部分難滲水區域無法侵入地下,致使地表水出現水位差,導致排水故障;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是受局部強降雨、冰雹以及其他降水影響;在外力方面,主要受斷電因素影響,若出現強降水時導致斷電或電力供應不足,則會造成整個排水系統處于癱瘓狀態,造成洪澇災害等危害;在設計理念方面,設計理念是否先進對整個排水系統的完整性具有決定性作用;此外,部分排水系統建設相對滯后,造成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無法正常順利的運行。
4 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優化設計措施
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優化設計措施主要從路基排水工程設計和路面排水設計兩方面進行。
4.1 路基排水工程設計
4.1.1 關于幾個關鍵點。首先應在設計前對排水系統所在區域的水文地質進行相應勘察,并將當地降水資料進行匯總;其次明確設計要求,并加強與區域其他項目溝通協調;最后針對排水系統施工圖中重要部分應做好相應標注工作。
4.1.2 路基土體基礎的處理工作。對道路路基施工作業過程中,針對不同土質地基采用相應的解決措施,以確保路基強度和穩定性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作用于設計地基。如對含水量高或潮濕的軟土地基一般采用真空堆載預壓方法處理,而對于含水量不高的軟土地基一般通過在道路兩邊設計排水溝方式進行處理。
4.1.3 降低路基地下水。在這里應特別注意對立交口處道路路基的排水設計,由于該區域地基標高一般低于地下水位,因此采用排水泵強排方式進行排水,防止其地基長期受雨水的侵蝕影響。此外,還可以對處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路基采用暗溝、盲溝方式進行排水。
4.2 路面排水設計
路面排水設計方面主要針對行車道、人行道以及路面結構三方面排水設計。在行車道排水設計方面,針對非機動車道或降水量少的車道一般采用單坡排水設計,而針對相對較寬的行車道一般采用雙坡排水設計并在道路兩側通過設置雨水口進行排水;在人行道排水設計方面,通常將人行道橫向坡度較低一側設計在行車道側,并在行車道上設置雨水口,以便人行道積水能夠順利通過雨水口進入地下管道;在路面結構排水設計方面,采用諸如在路面面層與基層間使用乳化瀝青封層,在路基基層上方設置排水層下方設置隔水層等措施。此外,還可以在路面采用透水性較好的材料以避免地下水位上漲。
5 結束語
城市道路作為城市交通安全運行的重要載體,其質量受雨污水侵蝕影響較大。為解決此問題,在城市道路設計過程中,同時應進行城市道路雨污水排水系統的設計。相關工作者應不斷探索其優化設計措施,提高雨污水排水效果,從而確保城市道路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朱玉敏.淺談城市道路排水設計中的幾個問題[J].林業科技情報,2012(2).
[2]沈傳宏.城市道路排水系統建設探析[J].廣東科技,2012,10(19).
[3]羅宇豐.淺談現代城市道路排水系統[J].建設科技,2014,3(6).
[4]張志軍,王麗霞.邯鄲城市排水系統運行安全性分析[J].市政技術,2007(3).
[5]陶性軍.淺談市政道路排水優化設計策略[J].科技與企業,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