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偉
要想上好一堂地理課,要想讓學生對地理課一見鐘情,地理教師,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師必須要注意課堂導入技巧。魏書生老師曾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那么,要怎么樣才能讓課堂導入更自然,更具有吸引力呢?從教十余年來,不斷嘗試不同的導入方法,在教學生涯中每一次每一節課的設計和實施都在變化中,感覺到還有深入挖掘的必要。
一、設置懸念導入
要想讓課堂成為培養學生能力的沃土,必須讓學生“參與”進來,否則事倍功半。如讓學生猜謎語,在講到“天津”時,可設謎讓學生猜“銀河渡口”是哪個城市;講到重慶時,設謎讓學生猜“雙喜臨門”,學生會饒有興趣地去努力想并爭著回答出來,可適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然后揭開與本課相關的知識點。
二、真實故事導入
在講到有關“太陽黑子”一節時,引入真實故事有關埃及與以色列爭奪西奈半島之戰中,埃及上空雷達在白天突然失靈,檢測不到以色列的信號,但以色列并未做任何手腳,這場戰爭使埃及痛失西奈半島。為什么埃及上空的雷達會失去信號呢,很多學生眼睛睜得大大的,急切想知道為什么。這時話鋒一轉,導入到如果學習了“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一節課你就知道答案了,很自然地過渡到本節課,感到效果不錯。
三、真實畫面導入
對于形象的東西,學生更喜歡,更容易接受。地理課堂導入如果展示圖片,會讓學生增加很多興趣。在復習課中,講到有關中國的旅游景觀時,可以把中國的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中選有代表性的圖片,插入到自制PPT當中,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觀賞水平,達到了美育教育的目的,又讓學生清晰記憶本課,化解重難點。可謂一舉兩得。
四、動感視頻導入
如果說靜態的圖片比較吸引學生,更吸引學生的應該是現代信息技術中的視頻,學生對視頻的喜歡程度不亞于對畫面的喜歡。在講到“中國的自然災害”一節時,如何能讓學生一下就進入課程中呢?播放真實的地震、海嘯、臺風等視頻片段,給學生極大的震撼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自然而然就能記住本節課內容。
五、新聞導入
學生喜歡新奇的東西,新聞中一些有關地理課程的知識,如果善加利用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對于新聞的選擇范圍比較廣,可以是有關工農業生產的、可以是有關鐵路線的、還可以是商業方面的。
好的導入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導入的藝術及技巧需要潛心研究琢磨,在實踐中不斷修正。
參考文獻:
熊曉月.高中地理教學導入的設計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