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也相應的促進了我國教育教學的發展。教師通過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進一步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滿足了社會對人才需求。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于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即,“2+1”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相關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2+1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水平
前 言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專業,如果在教學中,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會出現學生理論性知識學習的較為扎實,但是實踐技能缺乏的現象。因此,需要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工作進行不斷的改革,結合如今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運用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建筑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這樣才能夠實現最佳的人才培養效果。下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1 “2+1”人才培養模式概述
所謂的“2+1”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就是指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分成2個階段,即,2年和1年。在前2年中,學生主要以學習理論性知識,培養專業素養為主,通過教師的專業化教學,使學生能夠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理論性知識有一個較為全面掌握,待學生對理論性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之后,在第三年對患者開展有計劃化的實踐,一般是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到企業中去頂崗實習,并且在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中,由專門的教師和企業的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進而使學生能夠將在學校學習到的理論性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并且轉化成為專業技能。“2+1”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和教師都有著較高的要求[1]。對教師來說,教師需要對學生的3年學習生涯進行科學的教學規劃,在前2年的理論性知識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如今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水平,將先進的建筑工程技術融入到教學當中,并且應該開展系統性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打下夯實的理論知識基礎。而在最后1年的頂崗實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積極的聯系適合學生的企業,使學生在最后一年能夠實現專業技能上的提高。對于學生來說,學生應該在3年的學習生涯中積極的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并且根據教師的要求掌握相應的知識,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能夠加強與教師的聯系,進而及時的解決實習中的疑惑,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將理論性知識轉化成為實踐技能,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2]。
2 “2+1”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2.1 改革教學內容,突出職業性和實踐性
由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職業性和實踐性較強。因此,教師應該結合現今教學內容中的不足,改革教學內容,進一步突出職業性和實踐性。像,可以將原來的《建筑制圖》、《房屋建筑學》、《建筑工程CAD課程》改為《建筑程圖識讀與繪制》,將原來《建筑材料》課程改為《建筑材料檢測》,新開設《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課程圍繞相關任務讓學生學習有關的力學、制圖、材料、結構、構造、施工技術及機具等應知應會知識,進而有助于充分的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使教師在教學中也更加具有針對性,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建筑工程技術的水平,實現學生對專業技術的良好掌握。
2.2 頂崗實習階段需要進行柔性管理
學生在進行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的這個階段,也就是“2+1”人才培養模式中的“1”階段,需要對學生進行柔性管理。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到企業進行實習的經驗,在很多方面無法做的具體和全面,如果沒有專門的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將會影響到學生實習的效果,不利于學生的良好發展[3]。因此,學校應該根據學生實習的情況,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管理。教師可以將學生學習的第三年分成2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里,主要以學生進入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為主,并且教師對學生的頂崗實習情況進行跟蹤,如果發現問題及時的進行管理。而在第二個階段,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管理。很多學生由于忙于頂崗實習而忽略了畢業設計,進而耽誤了學生的畢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頂崗實習之后,結合在企業實習的情況,自主的選擇設計的課題,并且由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完成畢業設計,實現學生的良好畢業。
2.3 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選擇合適的合作企業
由于“2+1”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強調的就是理論性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結合。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并且選擇合適的合作企業,促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2+1”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開展。在組織機構方面,應該由學校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對“2+1”人才培養模式的組織形式進行良好的管理和協調,為“2+1”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開展提供多種渠道。在選擇合作企業方面,由于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2+1”人才培養模式中,需要讓學生到相應的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因此,學校應該選擇合適的企業進行合作,在選擇企業的過程中,具體應該滿足如下幾點要求[4]:①合作的企業必須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完全對口的企業,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能夠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也才能夠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②合作的企業應該選擇一些在社會中影響力較大,資金力量雄厚,技術水平較高,設備較先進的企業,學生在這樣的企業實習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技能,使學生具有相應的工作經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2.4 推進三個導師隊伍建設
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2+1”人才培養模式中還需要推進三個導師的隊伍建設。所謂的三個導師隊伍建設主要就是指,學生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的過程中,應該由三個導師進行指導:首先,是學校的指導教師,教師跟隨學生到企業中,為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進行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實習中的困難,解決學生的疑惑,對于學生理論性知識薄弱的地方,幫助學生進一步進行夯實[5]。其次,學校還應該讓相應的輔導員參與到學生的頂崗實習中,幫助學生解決思想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問題,主要就是學生剛從校園走向企業,無法及時的從學生轉變成為員工,甚至一些學生無法適應這種角色的轉變,導致很多的學生出現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問題,影響到學生實習的效果,通過輔導員的及時幫助,使學生走出思想上的誤區,能夠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再次,企業應該選派高水平的技術人員指導學生的實際工作。由于企業的員工具有多年的一線工作經驗,這對于剛步入企業實習的學生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通過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專業技能[6]。
3 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2+1”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相關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通過本文的探討,我們了解到,在進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2+1”人才培養模式,能夠顯著的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有助于在學生日后的激烈社會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敏,李林海,杜鵬,陳麗丹,王文敬,石玉玲,黎誠耀.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職教論壇.2011(S1).
[2]徐廣舒,李素萍,楊宏友,王震,呂蓉,郭曉婕,王超,邢昕,劉忠.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頂崗實習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12).
[3]張志俊.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習領域《建筑材料檢測》整體設計[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
[4]史美東.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索[J].科技資訊.2011(02).
[5]王建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12(11).
[6]陳鳳.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探討[J].學習月刊.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