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磊
摘 要:《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逐步增強。在初中階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品德,樹立責任意識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價值,進而,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識的同時,也能過上積極健康的生活。
關鍵詞:思想品德;生命觀;人際關系;法律意識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打造具有生機的課堂,使思想品德摘掉枯燥的帽子。所以,教師要立足于思想品德教材,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促使學生通過思想品德課獲得健全的發展。
一、借助思想品德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生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是一個陌生的話題,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認識是非常淺薄的,甚至可以說是不能做出正確的理解,從而,導致社會上一些正值豆蔻年華的孩子們因為這樣、那樣不是理由的理由而選擇放棄生命。所以,作為思想品德教師,要正視這個問題,促使學生在教師恰當的教學方法中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例如:在教學《人生當自強》時,為了使學生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命。在授課的時候,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成功的“男兒當自強”,并引導學生講述有關“自強”的故事,如:有學生講述了“張海迪的故事”,有學生講述了“邰麗華的故事”,還有學生講述了“獨臂舞者馬麗的故事”等等,目的是讓學生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價值,使學生認識到困難不是不可戰勝的,要學會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它,去克服它,最終,使學生以正確的生命觀面對生活。
二、通過思想品德課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對于“90后”和“00后”的學生來說,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強,個性獨立,導致一些學生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障礙,使得一些學生不懂得與人交流。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使學生在相互了解的過程中改變自己的行為,進而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學會溝通和交往》時,我選擇了材料分析教學方法,將學生在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以材料的形式進行分析。如:小x是一個熱心腸,同學有困難總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但到最后因為自己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對解決困難有所幫助,使得同學并不喜歡小x,這讓小x很苦惱。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呢?小x應該如何正確地與同學交往呢?這樣的材料分析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本節課的中心思想,也有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
三、利用思想品德課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
作為一個法治國家,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使學生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而且,對社會的發展也起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使學生能夠用法律指導生活。
例如:在教學《感受法律的權威》時,為了讓學生具有一定的規則意識,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在本節課的導入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了下面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法律,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目的是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清楚地認識到法律存在的價值,從而幫助學生學會用法律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總之,作為思想品德教師的我們,要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中樹立起正確的意識,進而使學生做一個健全的人。
參考文獻:
易好禮.如何最大限度發揮思想品德課的育人功能[J].中小學教育,2012(23).
(作者單位 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塘邊中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