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 要:數學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基礎教育階段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結合八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作出反思,并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品質作出有益探索。
關鍵詞:八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創新
隨著新一輪課程標準改革的逐步深入,八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也相應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實驗教學,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就總體形勢來看,我國部分八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依然未能完全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低下的情況時有發生,課堂教學亟待改革。本文就八年級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通過創新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對促進八年級數學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有所裨益。
一、反思:八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未能突出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體制影響,在八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部分課堂教學依然是以教師為主體,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教案展開,過分強調教師主體地位,夸大教師權威性,學生個性得不到發展,能力得不到提高。有些教師在教學課堂上談及對某數學問題的理解時,由于備課時數學教師對該問題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解題思路,學生回答如果與教師的想法一致,就會得到表揚;相反,一旦學生觀點與教師想法相左,就會被認為是錯誤的、不可取的。這種課堂教學的危害是極大的,過分強調教師的主體價值,忽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答案“標準化”“唯一化”,遏制學生思維能力拓展,違背了數學課程教學規律。
2.教學模式相對滯后
數學本身是一門集生活性、工具性、趣味性和開放性于一體的學科,但目前部分八年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教學模式單一、封閉的問題,在教學目標上過于強調學生學習成績,盲目追求教學進度,一味采取“題海”戰術,教學實踐中缺乏與其他數學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致使原本生動活潑的數學課漸漸公式化、定義化、流程化,教師教起來“煎熬”,學生學起來枯燥,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缺乏保證。
二、出路:提高八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品質的策略分析
針對當前八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為適應新課程標準的客觀要求,數學教師應主動更新教學觀念,明確八年級數學教學目標,積極轉變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轉變教學主體,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
新課程標準下的八年級數學課堂,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樂園,在課堂教學中,高度重視學生創造性,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數學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轉換,明確自身不再是單純的數學理論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數學思想和學習方法形成的引導者。只有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表達、思考,以學生為中心,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水平。
如“一次函數的圖象”教學實踐中,在得出“任意兩點即可確定一次函數圖象”的結論之后,教師給出一次函數y=-x+2,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分別畫出該函數的圖象,在各組學生完成作圖與交流之后,面向全體學生發問:“你取的是哪兩點?”A組代表學生甲說:“我取的是點(0,2),(-1,3)。”B組代表學生乙說:“我取的兩點分別是(5,-3),(2,0)。”學生代表紛紛發言,通過作圖、小組交流和提問,既讓學生理解了一次函數圖象的特點,又調動了學生學習函數的積極性。在這一教學實踐中,由于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留足時間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2.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
八年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當主動跳出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不斷開拓創新,力求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多樣化。具體來講,教師可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教學,指導學生制作數學手抄報、數學賀卡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如“軸對稱圖形”教學實踐中,教師先請每位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對折并裁出一個圖形,然后對自己所裁的圖形進行歸類,通過對比自己和同學的圖形,觀察分析得出這些圖形的共同特征,即折痕兩邊的部分都是完全重合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為了加深對這一部分知識的理解,教師借助多媒體電教設備為學生展示出一系列常見的平面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不等腰梯形、圓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要求學生找出其中的軸對稱圖形,通過觀察,大多數圖形的性質學生都能夠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但在平行四邊形是否也是軸對稱圖形的問題上存在較大爭議,為了強化課程內容,教師建議全體學生再次動手制作平行四邊形,然后進行對折,看看它究竟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教師話音剛落,學生迅速進入角色,紛紛開始進行實驗,先后得出平行四邊形不屬于軸對稱圖形的結論。在這一課堂活動中,教師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動手解決數學問題,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體現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教學反響良好。
八年級作為七年級向九年級的過渡,從學生角度來講,其心理智力正處于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學習能力和可塑性極強,也是中學生學習成績變化最快的關鍵時期。從數學學科來講,八年級數學是連通七年級數學與九年級數學的橋梁,在課程內容上既有對八年級教學的鞏固與復習,也對九年級內容有初步涉及,難度適中,十分符合這一時期學生的特點。隨著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我國教育體系逐步趨于完善,新一輪課程標準改革對八年級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新課改對數學學科領域的要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主動走出傳統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促進數學教學活動向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培良.加強數學創新教學研究實現有效教學的跨越式發展[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3).
[2]申曉蓉.八年級數學教學實踐和體會[J].新課程:中學,2013(2).
(作者單位 貴州省赤水市第五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