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民
摘 要:幼兒園應該多組織和鼓勵幼兒的操作擺弄、探究、實驗、制作等活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發現主動建構有關的知識經驗。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不只是擺設,應該為幼兒所熟悉,應該來自幼兒的身邊、來自幼兒的生活。應該讓幼兒與活動區角有效地對話,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互動平臺。就如何讓幼兒園的區域結合本地特色,在幼兒的每日活動中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所發揮的作用,說說如何創設幼兒的區域活動的。
關鍵詞:區域;材料;年齡特色;地方特色
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是我園的辦園宗旨,也是我們這次申報省級幼兒園的“申辦理念”,所以就把重點放在了以前最不重視的區域活動這塊。根據綱要精神,結合我們幼兒園所在城市地區的特點,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設置我園各班的區域。
一、每班設計一個特色區域
特色一:可以是萍鄉地方特色,還可以是某個領域所獨有的特色;
特色二:要有年齡、班級特色。
對比以前我們的所謂區域就是兩個字:玩和放。而我們這次的區域活動是要以一種全新的游戲形式在幼兒園廣泛開展,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一起參與各種區域的設置,同時我們還要為幼兒提供具有多用性和開放性的材料,并以同伴的身份對幼兒加以適當的引導。因為有了這個指導思想,老師的脈絡一下就會清晰起來。
老師展開了想象:有想做針織的,有想做煤炭的,有想做鄉里特色的,還有的想做萍鄉特產的,有的想做萍鄉特色小吃的,有想做營銷的,有的想做節日特色的,也有的想做音樂、舞蹈、戲曲的……反正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
小1班的“口口香萍鄉特色小吃”:小班的小朋友剛剛離開父母,不習慣幼兒園的生活,喜歡哭鬧,我們的特色區域給它布置成家的感覺,小朋友可以在這個區域中像在自己家一樣的輕松,就不會有陌生感和距離感了,可以自己做燒烤、燒菜……可操作性強。
小2班的“安源特產”,你看小朋友爭先恐后當導游,巴不得把熟悉的萍鄉特產一股腦地向老師和小朋友統統倒出來;完了還盡情地向來他們班的小朋友、老師和家長們展示這些安源特產的制作過程,儼然產銷一條龍。此時他們就是我們萍鄉、安源的形象代言人!真有趣!這可是我們當初設置這個區域所沒有想到的。
中班的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已經較剛來的小班的小朋友有了很大的進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比較強,我們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小朋友分別設置了“我和音樂做朋友”的音樂吧和“農家樂”。在音樂吧中,小朋友們就像在六一兒童節的表演臺上一樣使足了勁地表現,一會打鼓、一會彈琴、一會舞扇,還踩者鼓點跟著節奏唱歌呢,這不就是選秀的大舞臺嗎?所有小朋友只要到了這個區域里,他們就是那耀眼的明星,而我們儼然就成了他們的粉絲;還有“農家樂”,因為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小朋友們可以說是信手拈來,有的搬來小凳子看“地方戲”“動物世界”;有的在瓜藤下采摘豐收的果實——蘋果、梨子、香蕉,絲瓜、南瓜、辣椒……不亦樂乎,可是學了不少的詞匯,不但發展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還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累了,可以坐在院子里喝一口自家井里的清水——是那樣的環保、那樣的清甜!如果還不夠盡興,來到手工作坊里,涂鴉可是孩子們的最愛喲!
大班的小朋友已經接近幼小銜接了,家長和幼兒都比較重視學業與技能方面的培養,而且幼兒的興趣也有了一些轉移,我們分別設置了“苗苗棋社”和“端午節”。
說來也有趣,當這些個區域的名字被確定被集中起來之后,我們竟有趣地發現這是我們萍鄉所特有的一條龍的營銷或是娛樂活動——“端午節”到了,我們來到?。?)班的“電話連著我和你”邀請老師、家長、小朋友們我們來到大(2)班進行包粽子、賽龍舟比賽;然后來到大(1)班“苗苗棋社”來下下棋,放松放松,到中(1)班的“我和音樂做朋友”放歌一曲,陶冶一下情操;唱完歌累了、餓了,可以“驅車”來到中(2)班的“農家樂”……映入眼簾的是“贛西田園好風光,幼小農家歡樂多”的對聯,一下把我們帶到濃濃的地方風味當中,幼兒可以親自下鄉摘取純綠色蔬菜水果,在蔬果架下喝一口清涼的泉水,品嘗萍鄉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殺豬飯”;幼兒可以在農家樂的“鄉村劇場”中觀看自行表演的角色表演;完了可以逛逛夜市,來到小(1)班的“口口香萍鄉特色小吃”,可以自己動手做燒烤;要回家了,帶點我們的“安源特產”給你的親人、朋友們,讓他也什么時候到我們安源來玩玩,到我們幼兒園來看看。因為有了這些理念,所以各班做出來之后,連老師們都眼前一亮,更不要說孩子們了——總纏著問老師,什么時候可以去玩呢?家長們也不禁伸出了大拇指,直夸我們的老師手藝真是巧,還開玩笑說,老師們放在幼兒園真是浪費人才了。各班的小朋友不但喜歡玩、玩得還很盡興,在玩的過程中也學會了怎么謙讓、怎么有秩序,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更可喜的是,這樣的設置讓我園的區域變活了,也做到了資源共享。
二、各班還要結合幼兒建構教材各自設置一個環境區域
這個環境區域的設置是幼兒必需的,對幼兒的興趣、認知、生活、自我發展都相當的重要。我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的:
1.在內容的處理上,要把教學活動內容、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區域活動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①可以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方面設置區域
大班的幼兒知識相對豐富,動手能力較好,可以設置區域如:“裝飾舞臺”“積木變變變”“剪紙”等等,可以設置帶幾何圖形的卡片、找朋友、數字轉盤、撲克牌等的數學區——“數字城堡”等。在語言區中可以設置看地圖找家鄉、拼音識字卡、轉盤大拼讀等。在閱讀區中可以設置“我會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翻書輕輕。因為我班幼兒喜歡表演,會表演,在表演區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娃娃家、動物之家、開心小劇場等。
②可以從季節變化上去增設區域
幼兒對大自然永遠充滿了好奇,而春天又是播種的季節,所以他們對于種子的發芽、生長、收獲等生長過程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在班上可以設置自然角或種植區,讓他們自己撒種一些蔬菜,并負責植物或蔬菜的打理,讓他們較清楚地知道種子發芽、生長的全過程,并將種子發芽的全過程用圖畫出來。一天早上,我剛走進教室,xx就笑著跑到我面前對我說:“老師今天中午會吃我們種的蔬菜嗎?會吃小白菜嗎?會吃蘿卜菜嗎?……邊說還邊用手指著地里的蔬菜,這時旁邊的小朋友說:“你小心,別弄斷了”。小朋友簡單的一句話,可以看出他們是多么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大家議論紛紛,從他們稚嫩的言語中可以看出這個區域活動設置的成功性和可操作性,使幼兒不但掌握了許多有關蔬菜生長過程的知識,更是深深地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和有付出才會有收獲的感悟。
2.給幼兒創造寬松的區域活動環境
①色彩的營造對于區域活動很重要
如:“閱讀區”可以設置藍色背景,安靜祥和;“娃娃家”以粉色為主打——家的感覺,很溫馨;而“數學城堡”則以黑色和棕色為主調。
②區域活動還要關注各個環境的動靜交錯
比如,像“棋類”“閱讀區”的活動應安排在較為安靜的區角內。而表演區則安排在熱鬧的區域,彼此互不影響。整體效果也是區域活動要考慮進去的,如:將“積木變變變”的活動創設在建構區內,幼兒可以將作品展示在建筑區中供幼兒欣賞。
③足夠的活動空間也是考慮范圍之一
在創設探索“開心小劇場”的活動時,幼兒可以自帶動物手指玩偶,我們也在活動室一角為幼兒提供了地毯,或坐或站或躺或跳,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擺弄、玩耍、操縱、討論,教師則是引導者、參與者、傾聽者和支持者,充分體現了幼兒探索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3.開放性材料的投放對區域活動的重要性
教師在區域中投放材料應該要考慮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教育性和開放性。
①提供的材料在空間上要有延伸性
在數學區,我引導幼兒收集撲克牌,請幼兒用彩色紙給各種圖形等來進行裝飾,在游戲中完成對數字的認識、對數字大小的體驗、對多少、雙單數的概念的認知,孩子創造出的作品琳瑯滿目。在“科學探索區”為幼兒提供了光盤、電線、透明紙、手電筒等,讓幼兒自己探索“舞臺燈光的變化”,提高他們的探索和發現能力。
②提供的材料應注重靈活性和后續性——如:半成品材料
在一區域內,我們擺放了幼兒收集的紙盒、積木、樹葉、舊報紙、伊拉罐、卷筒紙芯等材料,這些材料多是廢舊的且沒有固定的玩法,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疑云,自由組合,這個區域很快成為孩子們創造的樂園。
③及時補充和提供新的材料
當材料經過幼兒一段時間的反復操作后,老師發現一些損壞的材料應該及時地進行更換;另外,孩子經常操作這一材料時間長了就已經掌握了材料的用法,這時就要為幼兒投放新的材料,適當加強材料的難度,以調動幼兒操作的積極性。
4.應給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的角色定位
在區域中,教師的定位很關鍵,甚至關系到整個區域活動的成敗。在活動中,教師一是活動的組織者——應該認真觀察每個幼兒活動的興趣、操作材料的情況、游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及與同伴的交往能力;二是引導者——對于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應選擇恰當的機會參與幼兒的活動,與幼兒共同探討、發現、解決問題;三是促進者——教師全面關注幼兒的需要,力求促進幼兒態度、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5.區域活動后的分享
分享是人的天性,孩子也如此。孩子在區域活動里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玩法。在活動結束后,應該讓幼兒有分享環節和表達機會。這樣活動一定會開展得越來越生動。
其實,行為教育比語言教育更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習慣。以前我們之所以不想讓孩子玩區域活動,是因為孩子們每次玩的時候都很吵,也沒有什么興趣,更沒有玩出什么花樣,而且活動以后也不想和不會收拾,現在規劃了以后,幼兒有興趣了,想去了,而且也能夠玩得有新意了,所以也不會吵了,完了以后還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因為他等待的是下一次游戲活動的到來。
總之,各種“區域”的設置,豐富了幼兒的一日生活,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愿望和愛動的天性。區域活動已成為幼兒不可缺少的創造樂園!
探索的欲望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探索方式,了解孩子的氣質,在探索中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處事。讓幼兒在區域中展開想象的翅膀,豐富他們的知識,發揮他們的創造性,也鍛煉了他們的交往能力。而我們的區域活動正是本著這樣一個宗旨,為孩子提供探索的環境,給孩子一雙隱形的翅膀吧,讓我們的孩子飛得更高!
(作者單位 江西省萍鄉萍礦機關幼兒園)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