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娟
摘 要:教學是一門藝術,新的理念的落實、新的學習方式的構建是對教師的一大挑戰,面對挑戰,教師要敢于用懷疑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結合“確定位置”一課,談談教師在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的想法:“確定位置”這節課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一部分內容,對這部分內容,《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了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知識。
關鍵詞:聯系實際;創新教材;深入學習;實踐體驗;個性化學習;自我發展
一、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
空間與圖形的教學,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給學生呈現出“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活動。在這節課中,我從真實的課堂情境引入,利用學生熟悉的數學問題“確定自己在班級的位置”引入教學,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離不開生活。
二、激活學生的先前經驗,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節課中,我請同學們介紹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從確定位置的方法來看,學生的回答是:“第幾組的,或第幾組第幾位的和畫圖說明”等方式都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而做的回答,而學生的這些回答,正是我們可利用的課堂資源,接下來是對這些資源進行再利用的過程,學生將會根據自己說出的這些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再學習。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經歷由模糊到清晰、由簡單到具體的學習過程。
三、提供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操作體驗,給學生提供了“做”的機會,通過讓學生觀察地圖來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來體驗“數對”這種方法的含義,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與實際體驗。
四、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我發展
由于不同的學生常常表現出不同的學習想法,探究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也不盡相同,我們的教學中要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這才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在這節課中有這樣一個活動,讓學生自己畫出去各個景點的路線圖,學生的畫法靈活多樣,只要他們畫得合理,就應給予肯定。另外,我們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使學生在課堂上顯露個性才華。
總之,我們教學的目的是育人,堅持以人為本,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碧流臺鎮寄宿制學校)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