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
摘 要:在教學改革變化中,鄉村初中學生對新時期的學習沒有長遠規劃,近期任務也不明確,沒有學習激情。因此,有必要培養鄉村中學生學好物理學,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學生的人生目標——先成才,再追求幸福生活。
關鍵詞:物理課改;學習理念;輕松學習
一、構建一個適合鄉村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學習場
1.理想的學習場該從改變學生的學習理念入手
(1)需要教師改變一種觀念
就是以為成人的世界是一個值得肯定的世界,是可以饋贈給我們的兒童的。教師教學中不能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學生。
(2)需要學生改變學習理念
理念一: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僅學物理書上的內容,也不是僅學教師講的教學內容,凡是有利于提高自身認知能力、有利于操作實踐、有利于解決問題的都該自主學習。
理念二:學得好不等于考得好,也不是教師講的都要考,考試主要檢查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和答題速度,不是學習的全部。
為了物理教學內容的整體性,教師教學是一個系統過程,不能為了考試而教,更不能僅教了考試;雙基是學生長遠發展的基礎,考試評價僅是教學的檢測手段之一。
2.充分利用鄉村學校、家庭、社會的學習資源打造物理學習場
充分利用鄉村自然資源:物理現象、實例從身邊取來。如:春天看花紅——光選擇性反射;冬天看霧凇、窗冰花——體驗物態變化。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知識也能改變生產生活。
物理教學資源包括:物理教學資源、物理實驗室、教學媒體、網絡等,要充分利用,隨時提供給需要的學生并及時調整指導。
3.要掌握幾種好的學習方式
初中物理學習特別推薦的三種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鼓勵學生敢想、敢問、敢說;
合作學習:關注學生,引導他們學會思考、學會傾聽、學會協作、學會交流、學會交往、學會評價、學會整合;
探究學習:善于發現問題、準確分析問題、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
二、實驗是輕松學好物理學的一種主要方法
物理課程以落實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主;物理學習內容由“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題組合,可細化為六個知識板塊“力學、聲學、熱學、光學、電學、和其他”,包含135個知識點;物理學習方法以觀察、實驗、科學探究為主,常輔以控制變量法、對比法、模型法……
1.物理學習需要實驗這條核心紐帶把物理知識、智慧技能及認知策略等內容串聯起來
物理課標對物理現象教學的要求:要善于用物理教學內容的特點,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概念要分清楚,對象要弄明白,思維要有邏輯,步驟要有條理,說話要有證據。
在設計和安排學生習題時,應注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注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2.實驗是促進物理能力形成的有效手段,不同的學習意圖可用不同的實驗實現
(1)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和出發點
根深才能葉茂,物理實驗是形成物理概念知識的先導,是形成智慧技能的過程,是形成認知策略的源頭;物理實驗常見的有三類: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體驗性實驗、學生分組型實驗。
(2)實驗是物理教學的源泉、活水
(3)物理技能的養成
(4)物理規律的揭示
牛頓第一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歐姆定律、焦耳定律等從不同方面及時歸納物理規律。
3.其他學科知識是初中物理學習的助推器
物理學科需要其他學科知識的幫助,達到知識正遷移,其他學科對物理學習也有幫助和影響。
4.各種學習方式選擇都是實現人生追求的關鍵步驟
(1)學習是學生成長的必然過程
追求幸福是學生選擇學習的終極目標;成長是學生學習必然的過程。
(2)成才是學生的現實追求
經得起檢測、能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物理問題,這就是鄉村學生需要的學習價值;從適用到深造是不同的過程,教育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培養成科學家。
(3)幸福生活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幸福、美滿、和諧是學習追求的總目標。
三、架起鄉村中學生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橋梁
各種能力的養成是實現學習價值的初步體現,又是實現社會價值的基礎:良好的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是物理學習價值追求;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計算能力、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的應用是解決問題、實現價值追求的必備條件;讀、寫、算、觀察、表達是五種技能,計算、表達是物理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
1.表達能力是所有學習能力中最核心的,學會表達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
記憶、理解、分析、判斷、操作、表達等能力中,比較核心的是表達能力,包括語言表達、數學表達等。
2.特殊能力的養成更能支持教學評價
要在甄別與選拔中勝人一籌,培養特殊能力繪畫、體育、音樂等技能并鼓勵發展、張顯學生個性。
總之,從物理學習走入社會生活,從社會生活中獲取物理知識,實現學習價值、達成人生追求,在物理學習中“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懂得健康、懂得審美、學會創造”是物理素質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皮連生,劉杰.現代教學設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2.
(作者單位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桃源中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