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明華
摘 要:課后回憶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包括教學目的的制定、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安排、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等。
關鍵詞:課后回憶;反思性教學;自覺行為
現在多數教師都重視導入式教學,認為一個好的導入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有的教師只注重了教學過程而沒有重視課后回憶這一環節,有的在備課本上有記錄,但只是敷衍應付,沒有真正地把課后回憶當回事,其實課后回憶是一個教學反思形式,它是教師對課堂教學中出現問題及師生交流結果的反思。
一、關于課后回憶
課后回憶這一環節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的途徑。提高教學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課后回憶是反思性教學,也就是教師對教師“教”、對學生“學”的反思,是教師以教學目的的制定、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安排、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生學習效果為思考對象進行主動探究,尋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
二、怎樣完成課后回憶
1.寫課后回憶的內容
回憶的內容可以涉及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回憶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教訓也可以回憶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的知識點,還可以是學生的反應、表現以及課堂上發生的突發事件。例如:我在一堂新授課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到了復習提問這一教學環節時,我提問了上一節課所學的內容,非常簡單,我認為每位同學都能回答上這個問題,就隨意提問了一位女同學,不曾想她站起來一言不發,不說會也不說不會,這種情況是我意料不到的,我有點慌了。但憑借著我多年的教學經驗馬上平靜下來,我隨機應變讓別的同學教著她答,可她還是不說話,我又讓另一位同學一句一句地教她,她這才開口了,好險呀,要不這堂課就不能往下進行了。課后我進行了課后回憶。我這樣寫道:今天出現這種情況是我備課時考慮欠周密,沒有充分地估計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今后在備課時一定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充分地了解和估計,多假設一些突發情況并想出解決的有效辦法,不可犯閉著眼睛捉麻雀的毛病;要繼續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力爭做到運籌帷幄、成竹在胸。
2.要做到即時回憶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上完一次課回到辦公室必須馬上寫課后回憶,在時間上強調這種即時效應,以便有目的地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剖析自己的教學狀況,提出并修正下一步的教學主張,從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比如,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反思,及時有針對性地組織訓練,教學效果肯定會得到提高。
3.要使課后回憶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如今許多學校的備課本上都設有“課后回憶”這一內容,然而要么熟視無睹,要么胡亂地寫幾句敷衍了事,這種對待教學回憶的態度決定了課堂教學效果的停滯不前。其實“課后回憶”是教學反思的外在形式,它是教師對課堂教學中出現問題及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反思,而這種反思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醞釀、思考的結晶。只有認真、端正、執著地對待課后回憶,才能有所創新,真正提高教學成績。
總之,課后回憶要求教師批判地考查自己的教學行為及其情景,通過實踐與反思的不斷循環,逐步解決課堂教學環境的創設,提高應變能力,關注自己教學行為背后的思想、觀念,提高教學技能,優化課堂效果,從而在不斷的反思中獲得進步。
(作者單位 山東省龍口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工學校)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