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林
摘 要:隨著課改的深入,初中歷史學科越發注重學生靈活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主觀題所占分值越來越大,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歷史主觀題的作答技巧,以求對學科教學有所促進。
關鍵詞:主觀題;基礎知識;評分標準
近年來,隨著歷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完善,歷史主觀題的重要性越來越顯現出來,在中高考中所占的分數比重也越來越大。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和總結,對于初中歷史主觀題的解答逐漸形成了一些個人的淺見,現在把它總結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準確把握主觀題的評分標準,做到心中有數
主觀題表面看沒有標準答案,似乎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這往往使學生陷入答題的誤區,答起題來雖想象力豐富但卻漫無邊際。這里必須注意的是,主觀題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卻有一定的評分尺度,并不是寫得天花亂墜就能得高分。一般來說,主觀題答題時必須圍繞一定的答題中心,在答題過程中無論想象力多豐富,結合所學的相關歷史知識,用較規范的學科語言做答,也就是要逐步走向中心化、規范化。
二、掌握主觀題解題“三部曲”,即審—憶—寫
主觀題在考試中往往占的分值較大,所以要特別細心認真。答主觀題時可以按照以下的“三部曲”來完成,即審—憶—寫:
第一步,審:即審題。要反復讀題,通過題目的關鍵詞句找出作答的中心及格式要求。例如要求的朝代、人物身份、事件、體裁等等。通過這些確定作答中心。
例如:假如你是生活在唐朝都城的青少年。某一天,在河邊散步時遇到年老的唐太宗。他要你對他的一生作個簡單的評價。老年人一般都喜歡聽奉承話,老年唐太宗更是如此。在他的期待中,你稍作思考,便慷慨陳詞。聽了你的評價,他既高興,又羞愧,也深感后生可畏。請你把你與老年唐太宗對話的情況記述下來。這道題目文字雖長,但我們可以通過審題找出關鍵詞句,從而確定答題中心。這些關鍵詞句包括:唐朝(時間);唐太宗(人物);對唐太宗一生作個簡單評價(事件);記述對話情況(體裁);另外還應注意,唐太宗聽后“既高興,又羞愧”,這說明在評價的過程中既要有功又要有過,應抱著比較客觀的態度,不能一邊倒。當審清了這些組織答案的關鍵所在后,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第二步,憶:即回憶學過的相關知識。目的在于找出與題目有關的內容,找得越多越好,動筆時盡量聯系史實。
例如:現在讓我們穿過時空隧道走進唐朝開元時期,而你是生活在唐都長安的一個少年,某天,有一批日本遣唐使來訪,朝廷請你當一個導游,請你向日本客人介紹一下唐都長安的景象。很明顯,這道題的關鍵詞是“唐都長安”。回憶課本中學過的唐都長安的相關內容,可以從長安城的結構和布局特點入手,再展開來描繪長安城的繁華景象,描寫居民的衣食住行,并且結合長安城的開放性,描寫外國游客穿插其中的情景。通過這種多角度的描繪來展現整個唐都長安的景象。
當然,要做好“憶”這一步,就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基礎知識,否則腦中無物是不可能憶得出來的。
第三步,寫:即動筆寫。要求大家發揮寫作水平,盡量生動、詳細。這里要注意的是組織答案時,語言應規范化,多使用學科語言,并且結合學過的相關歷史知識寫,把答案組織得更加規范化、條理化。
所以,只要掌握其中的規律和答題技巧,并通過經常不斷地訓練來體會和總結,歷史主觀題就會成為同學們考試得高分的題目。
(作者單位 山西省平陸縣曹川初中)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