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勇
構建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為了全面改變傳統落后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新課程背景下進行“少教多學與語文教學策略”研究,有效推進了我校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師課堂教學“少教多學”的教學理念已經成為每一個語文教師的自覺行動。在此,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對“如何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這一問題的認識。
一、遵循教育原則,科學指導學習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及教學思路時,要做到科學準確、科學有序地組織教學過程,讓教學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遵循教育原則,以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分配時間,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語文實踐;教師要用準確、規范的語言來啟發、引導、解惑。在進行指導時,要時刻注意講求實效,而不只是形式上的花樣翻新,實際沒有一點效果。在進行指導時,還要注意將教學方法化繁為簡,變難為易,注重教學方法的高效性。
二、組織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
新課標提出要“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而語文課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如:小學生作文就是兒童的語言創作。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依據語文教學規律,讓學生將他們已經掌握的知識、思想、方法等,通過重新體驗、感悟和重組,進而獲得新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學生如有獨自的看法,那就是創新,只要不是重復自己以往的或者是其他人的,那就是創新。
三、大膽實踐,尊重和信任每個孩子
1.教學觀念大有轉變
教師首先要從觀念上進行轉變,積極創造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要相信學生的創造力,采用多種手段,為他們創設情境,讓學生敢于、善于表達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2.教學方法多樣化
以往鸚鵡學舌的教學方法埋沒了學生的創造力,不能做到“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教法來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在逐步的積累和遷移中,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在課堂中多通過交流的方式,給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留出余地。
3.進行創造性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是要教師在創造性的語言訓練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們可以從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入手,發展學生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讓他們的思維在廣闊性和靈活性方面得到有效的訓練。在創造性的語言訓練方面,可進行擴展性、重組性、變換性的語言訓練等。
4.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思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設計多種課的類型。如以感知、理解為目的的觀察課、精讀課;以理解和欣賞為目的的朗讀訓練課、朗讀欣賞課;以訓練速讀為目的的默讀課;以運用讀寫方法為目的的讀寫練習課;課外閱讀作品報告課;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為目的的說話課、口語交際課、演講課;以發展創造能力為目的的探究課。特別是在高年級要大力提倡探究課,目的在于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5.有意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語文能力。
葉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要達到此兩點,語文教學必須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落實在學生身上,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教育局)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