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華
摘 要:綜合性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提升老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讓老師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綜合性學習;教學理念;定位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是指利用聽說讀寫等技能讓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熟練運用、靈活使用,并且結合其他科目加深學生對語文所學知識的理解,真正意義上對學生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培養。此外,綜合性學習還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動腦能力、自信心以及自身勇氣。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概述
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實際語文運用能力和創造性精神的培養,它不僅要求學生學會語文知識探究的團隊合作和學習方式的自主探究,還要求學生掌握語文教學的必要傳統知識,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與綜合性學習相比,綜合性學習方式多種多樣,它需要實地調查和實地觀察,利用與他人合作的方式來充分進行交流以及討論,并把實際生活和其他學科知識進行綜合,在探究、合作的前提下對人文素養和語文學習能力進行提升。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落腳點和出發點都可以對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進行提升,雖然綜合性學習要求的方式比較豐富、學科知識點比較多,但是它始終是圍繞著語文性質進行的,切不可偏離語文的本質。目前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大語文觀,是一種語文視角開闊性的展現,它充分體現出了課堂內外所有資源的綜合性整合。綜合性學習通過語文學習的體驗方式來讓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擴展。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措施
1.教學理念的轉變
老師和學校必須嚴格按照新課程的大綱要求以及素質教育要求來進行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重新認識,因為綜合性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擁有滿足、豐富的學習資源,還可以讓學生的實際社會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對于語文素養方面的提升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2.實際生活與課堂之間的聯系
在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學時,老師需要對知識積極進行擴展,并通過一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課本知識的詮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實際生活中的知識。例如在教學《背影》時,老師讓學生描述一下在平常生活中自己父親的樣子,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父親的愛,還要結合當地當時的情況來分析父親的心境,體會父親深沉的愛。父親在臨走之前,為什么要買橘子給我,是因為當地有“出局”的諧音。這些都要讓學生了解當地的風俗。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把現實生活與文本中的深摯感情進行聯系,成功引導學生自己的感情、感受,老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到的和學習中的感受都寫出來,通過寫作把語文目的和自己的感悟、感情結合起來。
3.老師重新定位自己
老師在教學中擔任著指明燈的作用,在生活中以及學習中擔任著引導和點撥的作用,而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是主體,所以老師必須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充分尊重,并通過初中語文的學習特點和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來進行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指導。在執行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老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不斷提出質疑、勇于探索,盡可能尊重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避免出現一些放任自流的方法,做到及時點撥、積極鼓勵。例如,在教學《范進中舉》時,老師要鼓勵學生提出質疑,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讓學生了解到教材的內容以及課外知識。以上就是我一些淺薄的認識,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參考文獻:
[1]崔筱燕.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探析[J].青年文學家,2013(15).
[2]楊通樹.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3(13).
(作者單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四十四團一中)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