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華
摘 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型信息傳遞手段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生物教學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變得十分必要。新形勢下,如何科學地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優化生物課堂教學,已成為生物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事實證明,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對提高課堂效率,優化生物課堂教學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生物興趣;概念構建;優化教學;培養智力;學習效率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型信息傳遞手段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生物教學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變得十分必要。那么,現代教學手段在優化生物課堂教學方面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是筆者在生物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可創設情境,增強直觀性、形象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會并進行創造。而現代教學手段的充分使用,特別是多媒體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情境,讓學生聽聽聲情并茂的錄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畫面……通過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從而大大增強了有意注意。再加上多媒體動畫的抽拉、旋轉、復合,生動有趣,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這必然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愉快接受知識的心態,最后達到滿意的效果。學生從動畫上面感知的教學內容,印象深刻,記憶牢固。
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生物概念,形成空間概念
學生學習生物概念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傳統教法中,解決生物概念很多是靠語言講述,即使掛圖、板圖也無法跳出靜的框框。若在教學中把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通過現代教學手段化虛為實、化靜為動,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就可以幫助學生利用直觀的圖像演示,深化生物概念,并形成空間觀念。如:講“細胞分化”的概念時,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先展示分化前細胞結構圖,接著講述細胞在形態和細胞上的變化。這時再加上細胞形態、結構發生變化的動畫演示,這樣,就展示出細胞分化的清晰畫面。一步步地演示,配合教師的講解,就把“細胞分化”這一生物概念的形成過程,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優化教學效果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一些生物現象的形成和發生,反映的是空間現象的基本原理,用傳統方法和平面靜止圖像進行教學,將會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可以編制教學課件,通過動畫生動、形象、準確的模擬演示,就能更好地完成這些知識難點的教學,使學生在增強感性認識的同時,更透徹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生物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原尿的形成過程時,學生往往難以充分感知和展開形象思維,教學效果欠佳。如果我們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模擬演示血液流向腎小球時,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進入腎小囊腔,而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通過的過程,再加上老師及時地總結,使學生很直觀、簡明地認識和理解了原尿的成因。
可見,本來一個很難講清的問題,通過模擬演示,使學生耳聞目睹,一目了然,重難點便迎刃而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巧用電腦動畫模擬演示生物現象和過程,在觀察和聯想中大大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四、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以揭示生命現象的本質,培養學生智力
生物教學中涉及的許多生命現象不是單憑語言、模型、掛圖就能講清講透的,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動態演示,就能按其發生、發展、變化,把抽象的生物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就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以揭示生物事物的本質。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的動態演示可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
五、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使學生多種感官并用,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種感官并用,學習效率最高,這是已被科學實驗和教學實踐證明了的規律。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中的圖片、文字、聲音、色彩、動畫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豐富學生的感知,使學生披文入境,視聽并舉,身心投入,左右腦并用,感覺得以引發、強化,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更趨靈活、全面、立體。特別是生動多變的畫面,開心啟智的音樂創設了教學情境,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形象性和動態感,使學生的耳、目、口、心各種感官得以激發,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事實證明,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以表現傳統教學技術所不能表現的內容,取得傳統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對提高課堂效率,優化生物課堂教學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恰當地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生物課堂教學,能化難為宜,變抽象為具體,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能夠全方位地調動學生思維,充分發揮視覺和感知的作用,把學生領入多彩多姿的生物世界,從而達到優化生物課堂教學,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作者單位 山東省墾利縣勝坨中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