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靜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黃金年齡,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加強改革基礎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點。音樂教學作為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陶冶心靈,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的重要課程,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強改革創新,引進先進技術,精心設置課程,從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為教育教學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師生和諧;教師水平;教學措施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教師對學生的了解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良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小學生的思想還沒有成熟,在學習中還處于根據自己對教師的喜好來進行學習的階段。因此,加強師生關系、構建平等和諧的交流平臺,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對此,教師一定要多了解學生,不僅要明白他們對音樂的訴求,而且要了解他們的學習能力、受教育水平,甚至家庭情況,和學生成為朋友,構建一個平等交流、互相信任的平臺,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二、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學會利用現代化技術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所以,一定要不斷地完善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應用,將信息化設備引入音樂課教學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音樂授課中利用多媒體設備不僅能夠豐富教學手段,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不斷完善自我,學會使用新式設備。
三、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如今,傳統的呆板教學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也不符合社會的發展方向。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教育方法的多元化,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1.直觀示范教學法
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設備,在講授口琴、長笛、鋼琴等樂器的時候,最好能夠進行現場演示,如若不能,也可以帶領學生到音樂教室,讓孩子們看到真實具體的器材,從而擴寬視野,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習熱情。
2.情境模擬法
小學音樂課教學內容多元,涉及專業的音樂知識時難免有些枯燥,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情境的創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活動教學法
顧名思義,活動教學法就是教師利用一系列與音樂有關的活動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田洧夕.淺析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J].讀與寫,2013(7).
(作者單位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鳳凰社區前劉小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