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軍
摘 要:通過高中生入學后體質測試,對學生的身體狀況、條件和特點做一個全面了解和統計,然后根據這一結果進行分析,按運動處方式教學模式把不同體質的學生,進行同內容不同量和強度來安排教學活動,從而把運動處方融入體育課堂,對推動學校陽光體育運動更好地開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關鍵詞:運動處方教學;陽光體育;體育健身
由于學生鍛煉時間少,又受到“應試教育”及片面追求升學率思想的影響、學生家長健康意識淡薄和學生忽視自身鍛煉等原因,造成一些學生體質下降、體育鍛煉意識不足,也就形成了體質差異。因此,國家推動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對體育課堂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運動處方是指針對個人的身體狀況,采用處方的形式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和科學地鍛煉,并規定健身者鍛煉的內容和運動量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因人而異,對“癥”下藥。根據運動處方的這一特點,為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融入課堂教學提供了條件。
一、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融入體育課堂的前提
1.運動診斷
開學后利用兩節體育課,對所有學生進行運動診斷,項目與國家學生體質測試結合起來,測試標準與國家學生體質測試標準相同。具體項目是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800米(男子1000米)、坐位體前屈。運動診斷后,根據各個項目測試結果,把學生歸并成四類:身體健康類、身體發育不良類、下肢力量薄弱類、心肺功能薄弱類。
2.統計歸納
對測試結果做一個整體統計,把相同類別素質的學生進行歸納,重點放在各項目上成績好的學生和差的學生。在進行體育教學中,讓這些學生都能得到適宜的學習和鍛煉,并能體會到鍛煉的樂趣和感受學習的成就感,使學生更熱愛體育運動。
二、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設計
通過對不同身體素質學生的歸納,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考慮各項目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相應課堂教學內容。例如:田徑模塊教學中的加速跑素質練習課,對短跑成績不同的學生,我采用不同運動量(成績一般的50米,成績好的60米),不同起跑線,同時起跑,并要求在每組練習速度上要有超越。因此,學生在練習中相互比拼,這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從而提高學生的鍛煉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
三、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教學課堂評價
實現互動——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一是教師作為主導者,根據學生的學習、鍛煉及各種表現,進行多種針對性的評價活動。用這些評價調節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盡快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的情況,實現課的目標。二是讓學生參與評價,使評價成為一種雙向甚至多向的活動,并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實現教學發展,開拓師生彼此的潛力,以促進教與學的發展。教師還可在練習過程中,采用分組、合作等練習形式,學生相互觀察,發現并指出別人練習中的正確與錯誤,對照自己的練習,討論評價,明確自己的不足并不斷改進,得到提高。然后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強調重、難點及要求事項,肯定性、激勵性評價學生的合作,創造性地練習,最后師生共同評價。
課堂評價還要注重學生對開出的處方教學內容完成的情況以及上課的精神狀態,多用語言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把評價作為一種積極因素,及時診斷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優化教學方法,發現學生的多種潛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用評價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培養他們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才是真正的目的。
四、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提高和完善
在對運動處方式教學探索中,為了更好地完善和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做好積累和總結。對班級中的不同學生,都要給以合理的運動處方,讓學生能體驗這種教學方式帶來的健康、興趣和快樂。但在教學中做好積累和分析更為重要,這樣才能為進一步安排處方教學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合理有效。其次,做好分析完善,根據學生對處方運用情況,做好分析并逐步完善,讓那些受到處方教學方式的學生和其他學生一樣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充分顯示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教學的優越性。
五、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推廣應用
對運動處方教學研究中,還要做好兩種推廣方式。一是縱向推廣,和本校教師共同研究,讓班級里更多學生也能進行運動處方式的教學,讓他們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同樣受益;二是橫向發展,這就要求在做好縱向推廣的基礎上,讓其他學校的同仁們得到認可,向他們做出自己的教學展示,讓他們也從中得到啟示,能夠把運動處方式教學模式更好地推廣出去,為本地的體育教學和陽光體育的開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運動處方”模式進行教學,能夠很好地解決學生體質中的個性問題,激發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和個體能動性挖掘,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執行適合自身發展的運動處方,寓健身于娛樂,使之養成健身鍛煉的終身體育意識。運動處方是以生理學理論為基礎的,科學性、針對性極強的循環式教學思想,對于一個處方應反復修改、優化,使之日臻完善,還應把各單項運動處方綜合起來使用并不斷優化,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各項身心素質得以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桂云.中學體育處方教學方法研究.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6).
[2]劉兆懷,張峰,趙紫衡.淺議運動處方的教學思想.硅谷,2009(13).
[3]沈勛章.全民健身處方大全.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
[4]田繼宗.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研究.體育學刊,2001(1).
[5]丁宗一.肥胖兒童的運動處方.中華醫學雜志,1992(3):131-134.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濟源市第四中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