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任務仍然艱巨。
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自去年啟動實施以來,被幫扶的2571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7500萬元,平均每個貧困村達2.92萬元。貧困戶收入穩定提高,全省被幫扶的20.9萬戶貧困戶總收入增加2.39億元,平均每戶增收1143元、每人增收264元。完成村道硬底化建設4496公里,建設農田水利設施10676公里,貧困村村容村貌、環境衛生、污水處理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省扶貧工作面臨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部分市、縣和部門思想上仍然不夠重視,工作推進力度較弱。二是資金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個別地方甚至發生村干部巧立名目挪用以至貪污扶貧資金的問題。三是貧困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較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農村小額貸款推進難度較大。四是集體經濟發展制約因素較多,特別是部分貧困地區人多地少問題突出,集體經濟發展種養業缺乏必要的土地資源,也缺乏必要的扶持啟動資金。五是有的產業扶貧項目過分追求短、平、快,沒有與農業龍頭企業穩定聯接,缺乏發展后勁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引起高度重視。使我們整個扶貧“雙到”工作能順利向前推進。
二、加快進度,全面推進,堅決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攻堅戰。
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到明年要實現全省2571個貧困村基本改變落后面貌,20.9萬戶、90.6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深入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和中辦發25號文件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實把做好扶貧“雙到”工作與推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抓好“三農”工作以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創新工作機制,扎實抓好扶貧開發“雙到”各項工作,為明年全面實現新一輪扶貧“雙到”目標打下堅實基礎。要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抓好扶貧機制改革創新。當前要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機制建設:一是完善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突出完善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做到一村一策、一戶一法,有序推進農村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二是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將各類扶貧專項資金、扶貧“雙到”補助資金統一為扶貧開發財政專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計劃安排,明確資金用途,制定資金管理辦法,增強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創新社會參與機制。進一步創新活動方式,拓展活動內涵,探索建立向社會購買扶貧公共服務的機制,建立完善對扶貧公共服務的監管機制、績效評價機制和問責制度。持之以恒抓好“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探索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社會化扶貧濟困新模式。四是健全金融扶貧服務機制。引導和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增加對貧困地區的信貸投放。規范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貧困村資金互助組織,完善扶貧貼息貸款政策,推動金融機構網點向貧困鄉鎮和社區延伸,加快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建設,發展農業擔保機構,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
(二)突出抓好貧困地區公共設施建設和民生保障工作。省里根據中央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方案,涉及住房、道路、安全飲水、穩定供電基礎建設和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這是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各扶貧開發重點縣所在的地市要集中力量、統籌資源,扎實落實好上述10項重點工作。特別要加快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步伐,落實好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的實施方案,確保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三)抓好造血式扶貧。一要發展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充分依托貧困山區良好的生態農業資源,大力引入、積極扶持能夠提升現代農業水平、具有較強帶動能力的產業扶持項目。要突破一村、一鎮發展觀念,連片規劃,連片開發,形成區域規模優勢。要把產業化經營作為提高貧困戶經營性收入的主攻方向,推動貧困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等經營主體發展。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參與主導產業發展,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產業基地+農戶”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貧困戶參與,實現穩定增收。二要鼓勵引導貧困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要妥善解決好轉移進城農民的就業、住房、醫療、子女上學、社會保障等現實問題和長遠生計,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三要想方設法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四要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管理服務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轉土地、魚塘、林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持建立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中心等新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機構。
(四)抓好智力扶貧。要優先發展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建立完善現代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對義務教育設施進行科學規劃與合理布局,設立專項資金,對在連片特困地區鄉、村學校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給予生活補助。落實好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入讀中等職業學校等政策,確保相對貧困戶家庭適齡子女義務教育階段不發生因貧被動輟學,考上高中和高等學校的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認真抓好以貧困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農村轉移勞動力再就業工作。加強對貧困農民的實用技術和技能培訓,實現轉移就業。同時,要加強貧困地區各級領導干部的培訓。
(五)抓好住房“兩項工程”建設。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和“兩不具備”貧困村莊搬遷工作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中之重,也都列入了省政府今年的十項民生實事?!皟身椆こ獭苯ㄔO要與新農村建設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對產業發展、文化設施、道路、飲排水、排污、垃圾處理、綠化等功能進行統一規劃,切實做到選址合理、用地集約、交通便利、宜居宜業、配套完善。要堅持有所側重,在危房分布集中、群眾積極性高、籌資能力相對強的村莊實施整村推進。在推進住房改造和搬遷安置過程中,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合法權益,原有的土地、山林承包經營收益權不能變,對山里原有的舊房子,群眾不愿拆的不宜強制拆除。加快推進解決農村泥磚房問題,爭取用兩年時間優先解決2571個重點幫扶村內的泥磚房問題。
(六)抓好貧困村村居基層治理。各地在扶貧“雙到”工作中,要緊緊圍繞強化農村黨組織核心領導、構建村“兩委”和集體經濟組織一把手監督制約機制、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強村居法治建設等重點,梳理村居基層治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源頭上研究和采取預防、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的治本之策。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攻堅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督查,務求實效,確保各項工作有效推進。
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推進扶貧“雙到”工作,各級黨政一把手是“領頭雁”,作示范、當表率。幫扶地和被幫扶地的領導要注意溝通協作,多聽取駐村干部的意見,共同把工作開展好。各級扶貧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努力提高業務指導能力,及時向同級黨委、政府報告工作推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各相關單位要切實擔負起責任,確保扶貧所需的人、財、物及時到位,確保扶貧資金監管到位,確保扶貧項目及時審批,形成共同推進扶貧“雙到”的強大合力。
二要督促檢查,強化考核。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發揮實效。重點要加強對干部駐村、資金監管、項目落實等情況的督促檢查。繼續將扶貧“雙到”工作納入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作為干部獎懲、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據。
三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形成全社會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的濃厚氛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