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梅+潘秀玲
9月26日,紀念珠江縱隊成立70周年展覽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正式開展。原廣州市委書記、人大主任、珠江縱隊老領導歐初、廣東省老促會副會長劉文炎等和抗戰老戰士及各界群眾200多人參觀了展覽。
這次展覽是由廣州地區老游擊戰士聯誼會珠江縱隊分會和農講所聯合舉辦的,展出大量罕見照片和當時的文物,還原了珠江縱隊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史。珠江縱隊是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在珠江三角洲敵后建立并領導的一支堅強的人民抗日武裝。八年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3000多人的部隊,先后在中山、順德、番禺、南海、三水等八個縣的部分地方,建立了有40萬人口、近1000平方公里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和抗日基地,及近100萬人口、3000平方公里的抗日游擊區,有力地牽制日偽軍數以萬計的兵力,打擊了敵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統治,成為南粵敵后抗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午9時左右,許多抗日革命老戰士陸續抵達展覽現場。他們已是八、九十歲的老人,雖然白發蒼蒼,但依然精神矍鑠。見到曾經并肩戰斗的老戰友,大家都顯得激動不已。90歲的老戰士譚英,曾經是珠江縱隊第四區一站的站長,她和幾個老姐妹邊走邊看,最后駐足在歐初夫人容海云的圖展面前,一起述說著當年的點點滴滴。
1942年參加革命的老戰士黃梅,從參加部隊到離休一直從事機要工作,離休后又繼續發揮余熱,擔負起廣州地區老游擊戰士聯誼會的工作,現任副會長。她說,經歷了數十年的艱苦斗爭,現在生活好了,但我們不能忘記過去,沒有過去就沒有今天。“我們希望通過舉辦展覽,緬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廣東人民抗戰的偉大業績和珠江縱隊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對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努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實現‘中國夢。”
在參觀現場,珠江縱隊老領導歐初親切地和老戰士們握手、交談。他表示,能參加這次活動,看到這么多老戰友,非常開心。他說,回顧革命歷史,對教育后代具有重要的意義。“一生為革命,但求天下暖,希望大家可以為了天下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也是這次活動的意義所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