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航 王文林 薛兵 李揚 李明達
摘 要:文章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方法(CVD)在6英寸<100>晶向的重摻Sb硅襯底(0.01~0.02Ω·cm)上生長N/N+型硅外延片,采用SRP擴展電阻測試測試外延層過渡區寬度,傅里葉光譜儀測試外延層厚度,CV汞探針測試儀測試外延層電阻率;制備外延層厚度56μm、電阻率13Ω·cm的硅外延片,并通過展寬外延層過渡區由4μm增長至13μm,有效降低外延片串聯電阻,從而實現VDMOS器件的導通電阻由4.37Ω降低至3.59Ω,VDMOS器件導通電阻降幅達到17.85%。
關鍵詞:VDMOS;外延層過渡區;外延生長工藝
引言
垂直雙擴散MOS(VDMOS)晶體管具有輸入阻抗高、開關速度快、工作頻率高、電壓控制、熱穩定性好等一系列獨特特點[1], 目前已在開關穩壓電源、高頻加熱、計算機接口電路以及功率放大器等方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2]。
針對VDMOS器件多元胞,大管芯的特點,通過減小外延片串聯電阻,降低器件導通電阻,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的電流通量,實現減小管芯面積、降低器件功耗、提高單片產出率的目的,這也是當前VDMOS器件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3]。
文章通過精確調整外延層生長不同時段的摻雜量,來使外延層過渡區坡度變緩,過渡區寬度延展2~3倍,載流子濃度程梯度變化,在保持有效外延層厚度不變的前提下,降低了導通電阻,達到了預期效果。
1 工藝試驗
其中,Repi為高阻外延層的導通電阻。該電阻在高壓器件中非常重要,在大于500V的器件中,Repi通常占Rdson的50%以上;RN+為N+襯底層的導通電阻——這部分電阻也由于摻雜濃度較高,可以忽略不計[5]。此次VDMOS產品的導通電阻Rdson得以降低的關鍵是改善了外延層過渡區的形貌,展寬了過渡區的寬度,使載流子濃度的變化更為緩慢,因此減小了導通電阻Rdson。
3 結束語
文章主要研究了低Rdson值VDMOS晶體管用硅外延片的制備方法,在保證器件的良率以及其他性能不損失的前提條件下,實現導通電阻Rdson下降10%以上。通過調節初始過渡區生長階段的細微摻雜量變化,有效的延展了過渡區的寬度,降低了Rdson,同時保證了外延產品的厚度、電阻率德低不均勻性?,F階段已成功研究出了可減小Rdson的VDMOS晶體管用硅外延片。
參考文獻
[1]王英,何杞鑫,方紹華.高壓功率VDMOS管的設計研制[J].電子器件,2006,29(1):5-8.
[2]Michael Y.Kwong.Series Resistance Calculation for Source/Drain Extension Regions Using 2-D Device Simulation[J].IEEE Trans 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July 2002, 49(11):1882-1886.
[3]Rene P. Zingg.On the Specific On-Resistance of High-Voltage and Power Devices [J].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MARCH 2004,51(3):492-499.
[4]姜艷,陳龍,沈克強.VDMOS的導通電阻模型[J].電子器件,2008,31(2):537-541.
[5]趙麗霞,袁肇耿,張鶴鳴.高壓VDMOS用外延片的外延參數設計[J].工藝技術與材料,2009,34(4):348-350.endprint
摘 要:文章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方法(CVD)在6英寸<100>晶向的重摻Sb硅襯底(0.01~0.02Ω·cm)上生長N/N+型硅外延片,采用SRP擴展電阻測試測試外延層過渡區寬度,傅里葉光譜儀測試外延層厚度,CV汞探針測試儀測試外延層電阻率;制備外延層厚度56μm、電阻率13Ω·cm的硅外延片,并通過展寬外延層過渡區由4μm增長至13μm,有效降低外延片串聯電阻,從而實現VDMOS器件的導通電阻由4.37Ω降低至3.59Ω,VDMOS器件導通電阻降幅達到17.85%。
關鍵詞:VDMOS;外延層過渡區;外延生長工藝
引言
垂直雙擴散MOS(VDMOS)晶體管具有輸入阻抗高、開關速度快、工作頻率高、電壓控制、熱穩定性好等一系列獨特特點[1], 目前已在開關穩壓電源、高頻加熱、計算機接口電路以及功率放大器等方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2]。
針對VDMOS器件多元胞,大管芯的特點,通過減小外延片串聯電阻,降低器件導通電阻,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的電流通量,實現減小管芯面積、降低器件功耗、提高單片產出率的目的,這也是當前VDMOS器件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3]。
文章通過精確調整外延層生長不同時段的摻雜量,來使外延層過渡區坡度變緩,過渡區寬度延展2~3倍,載流子濃度程梯度變化,在保持有效外延層厚度不變的前提下,降低了導通電阻,達到了預期效果。
1 工藝試驗
其中,Repi為高阻外延層的導通電阻。該電阻在高壓器件中非常重要,在大于500V的器件中,Repi通常占Rdson的50%以上;RN+為N+襯底層的導通電阻——這部分電阻也由于摻雜濃度較高,可以忽略不計[5]。此次VDMOS產品的導通電阻Rdson得以降低的關鍵是改善了外延層過渡區的形貌,展寬了過渡區的寬度,使載流子濃度的變化更為緩慢,因此減小了導通電阻Rdson。
3 結束語
文章主要研究了低Rdson值VDMOS晶體管用硅外延片的制備方法,在保證器件的良率以及其他性能不損失的前提條件下,實現導通電阻Rdson下降10%以上。通過調節初始過渡區生長階段的細微摻雜量變化,有效的延展了過渡區的寬度,降低了Rdson,同時保證了外延產品的厚度、電阻率德低不均勻性。現階段已成功研究出了可減小Rdson的VDMOS晶體管用硅外延片。
參考文獻
[1]王英,何杞鑫,方紹華.高壓功率VDMOS管的設計研制[J].電子器件,2006,29(1):5-8.
[2]Michael Y.Kwong.Series Resistance Calculation for Source/Drain Extension Regions Using 2-D Device Simulation[J].IEEE Trans 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July 2002, 49(11):1882-1886.
[3]Rene P. Zingg.On the Specific On-Resistance of High-Voltage and Power Devices [J].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MARCH 2004,51(3):492-499.
[4]姜艷,陳龍,沈克強.VDMOS的導通電阻模型[J].電子器件,2008,31(2):537-541.
[5]趙麗霞,袁肇耿,張鶴鳴.高壓VDMOS用外延片的外延參數設計[J].工藝技術與材料,2009,34(4):348-350.endprint
摘 要:文章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方法(CVD)在6英寸<100>晶向的重摻Sb硅襯底(0.01~0.02Ω·cm)上生長N/N+型硅外延片,采用SRP擴展電阻測試測試外延層過渡區寬度,傅里葉光譜儀測試外延層厚度,CV汞探針測試儀測試外延層電阻率;制備外延層厚度56μm、電阻率13Ω·cm的硅外延片,并通過展寬外延層過渡區由4μm增長至13μm,有效降低外延片串聯電阻,從而實現VDMOS器件的導通電阻由4.37Ω降低至3.59Ω,VDMOS器件導通電阻降幅達到17.85%。
關鍵詞:VDMOS;外延層過渡區;外延生長工藝
引言
垂直雙擴散MOS(VDMOS)晶體管具有輸入阻抗高、開關速度快、工作頻率高、電壓控制、熱穩定性好等一系列獨特特點[1], 目前已在開關穩壓電源、高頻加熱、計算機接口電路以及功率放大器等方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2]。
針對VDMOS器件多元胞,大管芯的特點,通過減小外延片串聯電阻,降低器件導通電阻,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的電流通量,實現減小管芯面積、降低器件功耗、提高單片產出率的目的,這也是當前VDMOS器件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3]。
文章通過精確調整外延層生長不同時段的摻雜量,來使外延層過渡區坡度變緩,過渡區寬度延展2~3倍,載流子濃度程梯度變化,在保持有效外延層厚度不變的前提下,降低了導通電阻,達到了預期效果。
1 工藝試驗
其中,Repi為高阻外延層的導通電阻。該電阻在高壓器件中非常重要,在大于500V的器件中,Repi通常占Rdson的50%以上;RN+為N+襯底層的導通電阻——這部分電阻也由于摻雜濃度較高,可以忽略不計[5]。此次VDMOS產品的導通電阻Rdson得以降低的關鍵是改善了外延層過渡區的形貌,展寬了過渡區的寬度,使載流子濃度的變化更為緩慢,因此減小了導通電阻Rdson。
3 結束語
文章主要研究了低Rdson值VDMOS晶體管用硅外延片的制備方法,在保證器件的良率以及其他性能不損失的前提條件下,實現導通電阻Rdson下降10%以上。通過調節初始過渡區生長階段的細微摻雜量變化,有效的延展了過渡區的寬度,降低了Rdson,同時保證了外延產品的厚度、電阻率德低不均勻性?,F階段已成功研究出了可減小Rdson的VDMOS晶體管用硅外延片。
參考文獻
[1]王英,何杞鑫,方紹華.高壓功率VDMOS管的設計研制[J].電子器件,2006,29(1):5-8.
[2]Michael Y.Kwong.Series Resistance Calculation for Source/Drain Extension Regions Using 2-D Device Simulation[J].IEEE Trans 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July 2002, 49(11):1882-1886.
[3]Rene P. Zingg.On the Specific On-Resistance of High-Voltage and Power Devices [J].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MARCH 2004,51(3):492-499.
[4]姜艷,陳龍,沈克強.VDMOS的導通電阻模型[J].電子器件,2008,31(2):537-541.
[5]趙麗霞,袁肇耿,張鶴鳴.高壓VDMOS用外延片的外延參數設計[J].工藝技術與材料,2009,34(4):348-3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