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 要:既有通四線建設年代早,技術標準低,通車至今,多次改建,隨著經濟發展,既有線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鐵路運輸的需求,需要進行擴能改造。此文根據既有線特征及路網情況,對全線擴能改造方案進行研究。經過論證,擴能改造方案建議全線電氣化;到發線2個站延長1700m,滿足萬噸列車越行及編解,其余車站延長至1050m,滿足5000t列車運行;全線增建二線,提速120km/h。
關鍵詞:通遼至四平鐵路;運輸能力;擴該改造;方案研究
既有通四線起自大鄭線通遼東站,向東經大林、白市、鄭家屯、三江口、八面城等到達四平市,止于四平站。線路全長199.931km。包含大鄭線通遼東至鄭家屯段(簡稱北大鄭)以及平齊線鄭家屯至四平段(簡稱南平齊)。
本段鐵路既有的輸送能力不能滿足研究年度近、遠期運輸量增長的需要。
旅客列車運行速度低,已不能滿足客運的需求,目前全國主要地區的鐵路旅客列車最高速度為120~160公里/小時、旅行速度已達到80~120公里/小時,而本段鐵路旅客列車最高速度為110公里/小時。
1 既有線歷史沿革
北大鄭1927年正式通車,至今為單線鐵路,南平齊1918年正式通車。通車至今,進行更換鋼軌、軌枕以及落坡等多次改建。南平齊于2003年二線建成通車。
2 本線在國民經濟與路網中的意義和作用
2.1 北大鄭
本線的改造是實施東北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需要。加強了東北地區鐵路基礎設施建設,使內蒙古霍林河、珠斯花煤炭順利運往東北地區,電廠和工業用煤供應得到保障。本線沿線少數民族人口近半,其修建對加強民族團結有重要意義。
本線是東北西部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通、集通、通霍鐵路往東進入東北地區的重要鐵路通道,但是由于本線標準較低,運營設施和運輸質量已不能滿足客貨運量的需要,能力趨于飽和,嚴重影響了鐵路運輸的發展,本線擴能改造與京通、集通、通霍、大鄭等擴能改造等相呼應,有助于發揮鐵路集成效益,提高鐵路通道系統效益和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完善東北地區鐵路網。
2.2 南平齊
本線主要承擔吉林省與蒙東地區以及黑龍江地區間的客貨交流任務;是通霍線、北大鄭線的延續通路,是吉林省連接東西的一條鐵路。是既有通霍線、赤大白、濱洲線及在建的巴新線為蒙東地區的煤炭外運主要通道,本線的擴能改造對保障吉林省的煤炭供應、確保吉林省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可以加強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促進內蒙古蒙東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
3 擴能改造方案研究
3.1 電氣化改造方案
3.1.2 電氣化改造可以節約運營成本,主要干線應采用電力牽引
相關課題研究成果,內燃牽引,貨運每萬噸公里燃料支出為167.2元,客運為297.6元;電力牽引,貨運每萬噸公里燃料支出66.3元,客運147.3元。可以看出,電力牽引支出是內燃牽引的45~56%。2020年電化后,與內燃牽引比,電力牽引節約的燃料支出如表3。
從表3可看出,研究年度電化后,電力牽引較內燃牽引節約燃料支出近期約7.1億元/年,遠期約8.06億元/年。
3.1.3 電氣化有利于延長機車交路,提高效率
既有線電氣化以后把機車對油的消耗轉為對電的消耗,節約能源且符合我國能源政策。采用電力機車可延長交路,提高機車運用效率。日常維護及維修工作量減少,檢修次數要少。
3.1.4 路網中,與本線相聯的哈大線已為電氣化鐵路,通霍線、通大線正在同步進行電氣化改造研究,四梅線、集通線、京通線等均有電氣化改造規劃。
因此,本線電氣化改造迫在眉睫。
3.2 運輸組織及車站到發線延長方案
3.2.1運輸組織
本線以貨運為主,主要為煤炭,來源為霍林河地區,通過通霍線進入本線,通霍線開行5000t及部分萬噸列車。同時本線萬噸煤炭至白市電廠即止,因此,本線開行5000t(萬噸)列車。兼顧少量客流開行普速列車。
3.2.2 到發線延長方案
既有線車站到發線有效長度為850m,不滿足列車5000t及萬噸的要求,同時考慮萬噸列車至白市站即止;因此,本線五道木站及白市站延長至1700m,分別作為萬噸列車的越行及編解站,其余車站延長至1050m。
3.3 線路擴能方案
南平齊已為雙線,本次線路擴能方案僅對北大鄭線進行研究。
3.3.1 增設會讓站方案
會讓站增多,增加會車次數,影響旅客列車提速。增加會讓站方案不可取。
3.3.2 單線擴能方案
維持單線不變,既有坡度不軟化,延長到發線有效長度至1050m。牽引質量5000t,經檢算通過能力不能滿足需要。
3.3.3 局部增建第二線方案
本線8個區間復線占區間數量的88.9%,行車組織比較復雜,增加會車次數,也影響旅客列車提速。遠期全線仍需全線增建二線。
3.3.4 按照既有標準增建二線方案
按照原標準增建二線,既有線標準不變,牽引質量不變,上行5000t,下行4000t。各區段能力適應情況見表4。
從表4可看出,不能滿足運輸需要。
3.3.5 提速標準增建二線方案
采用增建二線擴能方案,延長到發線有效長度,上行方向軟化坡度至4‰,牽引質量5000t,結合工程條件適當提速。各區段能力適應情況見表5。
從表5看出,本方案優化線路標準后,各區段提高速度,加快了客貨列車的速度,提高了運輸效率,完善了路網結構,有利于通道能力的形成。
同時,對速度目標值120km/h以及速度目標值160km/h進行了研究。
(1)既有線利用率差異
120km/h方案利用既有線97.104km,利用率95.20%,160km/h方案利用既有線85.476km,利用率83.80%。既有線利用率相差11.4%。
(2)投資差異
速度目標值120km/h較速度目標值160km/h節省1.2億元。
(3)運行時間差異
120km/h運行時分為57.1min, 160km/h運行時分為44.5min,時間差12.6min。
由上得出,120km/h比160km/h方案投資節省1.2億元,120km/h方案既有線利用率較高,工程量較小,提速160km/h,只能節省12.6min,效果不明顯,同時120km/h與相鄰路網速度目標值相匹配,若相關路網同步提速至160km/h,投資巨大。綜上所述,本次建議按照速度目標值120km/h實施。
4 結束語
通過對通四鐵路現狀、客貨運量預測及分析、油價同電價比較以及相關路網規劃對本線擴能改造方案提出合理意見。
參考文獻
[1]錦州鐵道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通遼至四平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Z].endprint
摘 要:既有通四線建設年代早,技術標準低,通車至今,多次改建,隨著經濟發展,既有線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鐵路運輸的需求,需要進行擴能改造。此文根據既有線特征及路網情況,對全線擴能改造方案進行研究。經過論證,擴能改造方案建議全線電氣化;到發線2個站延長1700m,滿足萬噸列車越行及編解,其余車站延長至1050m,滿足5000t列車運行;全線增建二線,提速120km/h。
關鍵詞:通遼至四平鐵路;運輸能力;擴該改造;方案研究
既有通四線起自大鄭線通遼東站,向東經大林、白市、鄭家屯、三江口、八面城等到達四平市,止于四平站。線路全長199.931km。包含大鄭線通遼東至鄭家屯段(簡稱北大鄭)以及平齊線鄭家屯至四平段(簡稱南平齊)。
本段鐵路既有的輸送能力不能滿足研究年度近、遠期運輸量增長的需要。
旅客列車運行速度低,已不能滿足客運的需求,目前全國主要地區的鐵路旅客列車最高速度為120~160公里/小時、旅行速度已達到80~120公里/小時,而本段鐵路旅客列車最高速度為110公里/小時。
1 既有線歷史沿革
北大鄭1927年正式通車,至今為單線鐵路,南平齊1918年正式通車。通車至今,進行更換鋼軌、軌枕以及落坡等多次改建。南平齊于2003年二線建成通車。
2 本線在國民經濟與路網中的意義和作用
2.1 北大鄭
本線的改造是實施東北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需要。加強了東北地區鐵路基礎設施建設,使內蒙古霍林河、珠斯花煤炭順利運往東北地區,電廠和工業用煤供應得到保障。本線沿線少數民族人口近半,其修建對加強民族團結有重要意義。
本線是東北西部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通、集通、通霍鐵路往東進入東北地區的重要鐵路通道,但是由于本線標準較低,運營設施和運輸質量已不能滿足客貨運量的需要,能力趨于飽和,嚴重影響了鐵路運輸的發展,本線擴能改造與京通、集通、通霍、大鄭等擴能改造等相呼應,有助于發揮鐵路集成效益,提高鐵路通道系統效益和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完善東北地區鐵路網。
2.2 南平齊
本線主要承擔吉林省與蒙東地區以及黑龍江地區間的客貨交流任務;是通霍線、北大鄭線的延續通路,是吉林省連接東西的一條鐵路。是既有通霍線、赤大白、濱洲線及在建的巴新線為蒙東地區的煤炭外運主要通道,本線的擴能改造對保障吉林省的煤炭供應、確保吉林省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可以加強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促進內蒙古蒙東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
3 擴能改造方案研究
3.1 電氣化改造方案
3.1.2 電氣化改造可以節約運營成本,主要干線應采用電力牽引
相關課題研究成果,內燃牽引,貨運每萬噸公里燃料支出為167.2元,客運為297.6元;電力牽引,貨運每萬噸公里燃料支出66.3元,客運147.3元。可以看出,電力牽引支出是內燃牽引的45~56%。2020年電化后,與內燃牽引比,電力牽引節約的燃料支出如表3。
從表3可看出,研究年度電化后,電力牽引較內燃牽引節約燃料支出近期約7.1億元/年,遠期約8.06億元/年。
3.1.3 電氣化有利于延長機車交路,提高效率
既有線電氣化以后把機車對油的消耗轉為對電的消耗,節約能源且符合我國能源政策。采用電力機車可延長交路,提高機車運用效率。日常維護及維修工作量減少,檢修次數要少。
3.1.4 路網中,與本線相聯的哈大線已為電氣化鐵路,通霍線、通大線正在同步進行電氣化改造研究,四梅線、集通線、京通線等均有電氣化改造規劃。
因此,本線電氣化改造迫在眉睫。
3.2 運輸組織及車站到發線延長方案
3.2.1運輸組織
本線以貨運為主,主要為煤炭,來源為霍林河地區,通過通霍線進入本線,通霍線開行5000t及部分萬噸列車。同時本線萬噸煤炭至白市電廠即止,因此,本線開行5000t(萬噸)列車。兼顧少量客流開行普速列車。
3.2.2 到發線延長方案
既有線車站到發線有效長度為850m,不滿足列車5000t及萬噸的要求,同時考慮萬噸列車至白市站即止;因此,本線五道木站及白市站延長至1700m,分別作為萬噸列車的越行及編解站,其余車站延長至1050m。
3.3 線路擴能方案
南平齊已為雙線,本次線路擴能方案僅對北大鄭線進行研究。
3.3.1 增設會讓站方案
會讓站增多,增加會車次數,影響旅客列車提速。增加會讓站方案不可取。
3.3.2 單線擴能方案
維持單線不變,既有坡度不軟化,延長到發線有效長度至1050m。牽引質量5000t,經檢算通過能力不能滿足需要。
3.3.3 局部增建第二線方案
本線8個區間復線占區間數量的88.9%,行車組織比較復雜,增加會車次數,也影響旅客列車提速。遠期全線仍需全線增建二線。
3.3.4 按照既有標準增建二線方案
按照原標準增建二線,既有線標準不變,牽引質量不變,上行5000t,下行4000t。各區段能力適應情況見表4。
從表4可看出,不能滿足運輸需要。
3.3.5 提速標準增建二線方案
采用增建二線擴能方案,延長到發線有效長度,上行方向軟化坡度至4‰,牽引質量5000t,結合工程條件適當提速。各區段能力適應情況見表5。
從表5看出,本方案優化線路標準后,各區段提高速度,加快了客貨列車的速度,提高了運輸效率,完善了路網結構,有利于通道能力的形成。
同時,對速度目標值120km/h以及速度目標值160km/h進行了研究。
(1)既有線利用率差異
120km/h方案利用既有線97.104km,利用率95.20%,160km/h方案利用既有線85.476km,利用率83.80%。既有線利用率相差11.4%。
(2)投資差異
速度目標值120km/h較速度目標值160km/h節省1.2億元。
(3)運行時間差異
120km/h運行時分為57.1min, 160km/h運行時分為44.5min,時間差12.6min。
由上得出,120km/h比160km/h方案投資節省1.2億元,120km/h方案既有線利用率較高,工程量較小,提速160km/h,只能節省12.6min,效果不明顯,同時120km/h與相鄰路網速度目標值相匹配,若相關路網同步提速至160km/h,投資巨大。綜上所述,本次建議按照速度目標值120km/h實施。
4 結束語
通過對通四鐵路現狀、客貨運量預測及分析、油價同電價比較以及相關路網規劃對本線擴能改造方案提出合理意見。
參考文獻
[1]錦州鐵道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通遼至四平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Z].endprint
摘 要:既有通四線建設年代早,技術標準低,通車至今,多次改建,隨著經濟發展,既有線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鐵路運輸的需求,需要進行擴能改造。此文根據既有線特征及路網情況,對全線擴能改造方案進行研究。經過論證,擴能改造方案建議全線電氣化;到發線2個站延長1700m,滿足萬噸列車越行及編解,其余車站延長至1050m,滿足5000t列車運行;全線增建二線,提速120km/h。
關鍵詞:通遼至四平鐵路;運輸能力;擴該改造;方案研究
既有通四線起自大鄭線通遼東站,向東經大林、白市、鄭家屯、三江口、八面城等到達四平市,止于四平站。線路全長199.931km。包含大鄭線通遼東至鄭家屯段(簡稱北大鄭)以及平齊線鄭家屯至四平段(簡稱南平齊)。
本段鐵路既有的輸送能力不能滿足研究年度近、遠期運輸量增長的需要。
旅客列車運行速度低,已不能滿足客運的需求,目前全國主要地區的鐵路旅客列車最高速度為120~160公里/小時、旅行速度已達到80~120公里/小時,而本段鐵路旅客列車最高速度為110公里/小時。
1 既有線歷史沿革
北大鄭1927年正式通車,至今為單線鐵路,南平齊1918年正式通車。通車至今,進行更換鋼軌、軌枕以及落坡等多次改建。南平齊于2003年二線建成通車。
2 本線在國民經濟與路網中的意義和作用
2.1 北大鄭
本線的改造是實施東北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需要。加強了東北地區鐵路基礎設施建設,使內蒙古霍林河、珠斯花煤炭順利運往東北地區,電廠和工業用煤供應得到保障。本線沿線少數民族人口近半,其修建對加強民族團結有重要意義。
本線是東北西部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通、集通、通霍鐵路往東進入東北地區的重要鐵路通道,但是由于本線標準較低,運營設施和運輸質量已不能滿足客貨運量的需要,能力趨于飽和,嚴重影響了鐵路運輸的發展,本線擴能改造與京通、集通、通霍、大鄭等擴能改造等相呼應,有助于發揮鐵路集成效益,提高鐵路通道系統效益和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完善東北地區鐵路網。
2.2 南平齊
本線主要承擔吉林省與蒙東地區以及黑龍江地區間的客貨交流任務;是通霍線、北大鄭線的延續通路,是吉林省連接東西的一條鐵路。是既有通霍線、赤大白、濱洲線及在建的巴新線為蒙東地區的煤炭外運主要通道,本線的擴能改造對保障吉林省的煤炭供應、確保吉林省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可以加強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促進內蒙古蒙東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
3 擴能改造方案研究
3.1 電氣化改造方案
3.1.2 電氣化改造可以節約運營成本,主要干線應采用電力牽引
相關課題研究成果,內燃牽引,貨運每萬噸公里燃料支出為167.2元,客運為297.6元;電力牽引,貨運每萬噸公里燃料支出66.3元,客運147.3元。可以看出,電力牽引支出是內燃牽引的45~56%。2020年電化后,與內燃牽引比,電力牽引節約的燃料支出如表3。
從表3可看出,研究年度電化后,電力牽引較內燃牽引節約燃料支出近期約7.1億元/年,遠期約8.06億元/年。
3.1.3 電氣化有利于延長機車交路,提高效率
既有線電氣化以后把機車對油的消耗轉為對電的消耗,節約能源且符合我國能源政策。采用電力機車可延長交路,提高機車運用效率。日常維護及維修工作量減少,檢修次數要少。
3.1.4 路網中,與本線相聯的哈大線已為電氣化鐵路,通霍線、通大線正在同步進行電氣化改造研究,四梅線、集通線、京通線等均有電氣化改造規劃。
因此,本線電氣化改造迫在眉睫。
3.2 運輸組織及車站到發線延長方案
3.2.1運輸組織
本線以貨運為主,主要為煤炭,來源為霍林河地區,通過通霍線進入本線,通霍線開行5000t及部分萬噸列車。同時本線萬噸煤炭至白市電廠即止,因此,本線開行5000t(萬噸)列車。兼顧少量客流開行普速列車。
3.2.2 到發線延長方案
既有線車站到發線有效長度為850m,不滿足列車5000t及萬噸的要求,同時考慮萬噸列車至白市站即止;因此,本線五道木站及白市站延長至1700m,分別作為萬噸列車的越行及編解站,其余車站延長至1050m。
3.3 線路擴能方案
南平齊已為雙線,本次線路擴能方案僅對北大鄭線進行研究。
3.3.1 增設會讓站方案
會讓站增多,增加會車次數,影響旅客列車提速。增加會讓站方案不可取。
3.3.2 單線擴能方案
維持單線不變,既有坡度不軟化,延長到發線有效長度至1050m。牽引質量5000t,經檢算通過能力不能滿足需要。
3.3.3 局部增建第二線方案
本線8個區間復線占區間數量的88.9%,行車組織比較復雜,增加會車次數,也影響旅客列車提速。遠期全線仍需全線增建二線。
3.3.4 按照既有標準增建二線方案
按照原標準增建二線,既有線標準不變,牽引質量不變,上行5000t,下行4000t。各區段能力適應情況見表4。
從表4可看出,不能滿足運輸需要。
3.3.5 提速標準增建二線方案
采用增建二線擴能方案,延長到發線有效長度,上行方向軟化坡度至4‰,牽引質量5000t,結合工程條件適當提速。各區段能力適應情況見表5。
從表5看出,本方案優化線路標準后,各區段提高速度,加快了客貨列車的速度,提高了運輸效率,完善了路網結構,有利于通道能力的形成。
同時,對速度目標值120km/h以及速度目標值160km/h進行了研究。
(1)既有線利用率差異
120km/h方案利用既有線97.104km,利用率95.20%,160km/h方案利用既有線85.476km,利用率83.80%。既有線利用率相差11.4%。
(2)投資差異
速度目標值120km/h較速度目標值160km/h節省1.2億元。
(3)運行時間差異
120km/h運行時分為57.1min, 160km/h運行時分為44.5min,時間差12.6min。
由上得出,120km/h比160km/h方案投資節省1.2億元,120km/h方案既有線利用率較高,工程量較小,提速160km/h,只能節省12.6min,效果不明顯,同時120km/h與相鄰路網速度目標值相匹配,若相關路網同步提速至160km/h,投資巨大。綜上所述,本次建議按照速度目標值120km/h實施。
4 結束語
通過對通四鐵路現狀、客貨運量預測及分析、油價同電價比較以及相關路網規劃對本線擴能改造方案提出合理意見。
參考文獻
[1]錦州鐵道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通遼至四平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Z].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