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志勇
身份證號:231121198510034639 黑龍江省農墾九三熱力有限公司
摘要:在現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大面積混凝土地面作為一種常用的地面結構形式,由于其具備較大的承載力、平整度較高等優點,受到了建筑行業的高度關注,并被廣泛應用多個工程建設中。但是,在實際的大面積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過程中,仍舊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體系,嚴重影響了整個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因此,本文針對建筑工程中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進行研究討論,具體介紹了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的特點,并得出以下相關結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
一、引言
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相關的施工技術與施工工藝也取得了進一步的提升,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正是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所累積的產物,這種全新的施工技術能夠對建筑工程中施工裂縫等質量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還能夠充分保障建筑物地面整體的平整性,達到理想的美觀效果。然而,就我國目前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現狀來看,仍舊處于滯后的階段,還需要相關技術人員更深入的研究,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建筑工程中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進行探討分析,并重點闡釋了幾點施工質量要點。
二、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的主要內容
1.模板支設
可以說,模板支設工程是整個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中重要的施工環節,更是確保地面尺寸大小準確性的有力保障。因此,施工單位在進行模板支設施工時,施工人員應該事先做好測量工作,將不同的分倉縫用墨線劃分以后,才可以進行后期的模板安裝,并且,在模板的安裝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利用一些檢測儀器來對模板剛標高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標高超出合理范圍時,就應該立即對其進行調整,確保模板各方面標值符合實際施工需要。此外,當模板支設完成以后,需要立刻采用水泥砂漿來對模板底部縫隙處進行封堵,從而防止槽鋼出現移位的現象,這樣以來,不僅能夠保模板系統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促使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順利開展,還大大提高了整個建筑物結構的安全穩定性。
2.鋼筋綁扎
在對鋼筋進行捆扎之前,施工單位首先要將該區域內所有的雜物進行清理,并根據鋼筋實際的間距情況,在地面基層尋找出合適的定位,將鋼筋按照墨線位置進行擺放,這時就可以將鋼筋綁扎起來。但是,在鋼筋綁扎的過程中,施工單位還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問題是,必須在鋼筋底部放置保護墊塊,避免鋼筋底部與地面產生摩擦,造成兩者的損壞。
3.標高測量
大面積地面大表面積的特點對地面平整度要求較高,因而在施工時應加強對標高測量,標高測量一般采用水準儀和水準尺,并可采用專門放置水準尺的設施以防人工扶尺帶來的誤差,在安裝水準儀時應將腳架安放牢固,并應盡量架高儀器以減少地面折光的影響,在測量標高前應精確做出多個水平標高的基準點,并在測量過程中將水準尺置于待測量的模板位置。
4.地面施工
(1)原材料質量的好壞對于混凝土結構的使用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在進行混凝土拌合過程時,必須對原材料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并添加一定量劑的外摻劑,以此來降低混凝土的收縮值。其次,施工人員應該在混凝土拌合前期,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事先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試驗,直到其真正符合與配合比方案要求時,才可以轉換為現場配合比。另外,由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需要保持連續性,那么,施工人員需要全面掌握其拌合時間及拌合速度,確保拌合料顏色相同,分布均勻。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還要隨時對混凝土塌落度進行檢查,根據最終得出的檢驗結構數據來制定最終的加水量,并將塌落度嚴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從而保證每一個區域的混凝土結構都能保持較好的強度。
(2)跳倉澆筑
為更好的釋放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可實施跳倉澆筑,以有效釋放己經澆筑好的混凝土的應力保證地面質量,若地面厚度較厚則可采用分層澆筑,采用分層澆筑時應控制層厚不超過300mm若采用分層澆筑則應進行二次振搗,并保證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不少于50mm以保證上下層混凝土連接良好。
(3)澆搗
地面混凝土澆筑應保證基層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的80%后方可進行以保證其能夠承受施工中振動桿的重量,以免滑軌支架底部將墊層混凝土穿破形成滑軌下沉導致振動杠失去振動刮平的功能;澆筑前應檢測其入模溫度,若溫度過高則應采取措施調整,并應避免不合格混凝土澆筑施工;采取分倉澆筑時應待相鄰兩邊混凝土收縮區域平穩后方可澆筑,并應沿澆筑路線進行下料,同時應保證兩側均勻澆筑,一般沿倉長邊方向進行,每倉內應一次性澆筑完成不應留設施工縫;澆筑后的混凝土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振搗時堅持快插慢拔的原則,可按照行列式或交叉式進行振搗,振搗棒插點間距不應超過1.5倍振搗半徑。
(4)收光
面層一般采用機械饅進行壓光,壓光一般分為前期和后期進行,前期是在混凝土初凝階段采用加裝圓盤的機械饅進行粗平,后期則應在混凝土初凝和終凝間進行精平壓光,并在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進行不少于兩次的不加裝圓盤的機械饅作業,最后力可用手工饅進行局部壓光,最終控制混凝土地面表面無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好光潔性。
(5)面層處理
振搗完畢后應及時人工用振動杠刮平,過程中應保證兩側用力平衡,并應控制好前進速度以保證混凝土表面石子分布均勻,人工刮平后 3-4h 表面不出現清洗腳印時在應用圓盤式抹面機進行抹面,對其不能施工的部位則應進行人工反復搓抹,混凝土終凝前則應用單盤抹光機進行磨光,最終應以表面不出現抹痕為宜。
(6)養護
混凝土養護措施應結合施工季節及環境,養護期間應保證足夠的水分以保證混凝土強度,避免水分散失導致表面生成裂縫等;養護過程中應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以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混凝土能正常發展其強度,若高溫季節施工則多采用蓄水或流水養護,寒冷季節施工則應采取覆蓋養護,并應借助碘鎢燈對其側面進行照射養護。
三、耐磨面層施工
在有些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面積混凝土地面還需要進行耐磨層施工,若地面面層為耐磨地面則應在混凝土初凝階段采用研磨機將表面砂漿層搓打均勻,若混凝土表面出現浮漿則應將其破壞掉,保證初凝后混凝土表面無水漬及足夠強度,當其可承受磨光機施工時則可開始撒料,撒布耐磨料前應先計算出用料量,并將規定用量的耐磨料按照規劃好的板塊面積內均勻撒布,首次撒布總量的600lc,待其吸收水分變暗后可進行磨壓以實現耐磨料與混凝土基層緊密結合,隨后則可進行第二次撒布,撒布方向應與第一次垂直以保證均勻性,最終撒布應保證足量、厚度一致,無遺漏、堆積現象,磨光后的平整度應控制在用3m靠尺檢查誤差不超過2mm,表面無麻面和明顯起伏及抹痕現象,每平米內針眼數不超過5個,并保證邊角平直、接茬平順,收光均勻無過抹發黑現象。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對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有著關鍵性的影響,更是整個建筑物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因此,施工單位應該高度重視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質量問題,加大對大面積混凝土地面工程的監督與管理,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選擇高效實用的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從而確保建筑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促進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明生. 大面積耐磨混凝土地面整體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08(04)
[2]喻國斌,湛裕勤,羅剛,康明. 超大面積鋼筋混凝土地面結構無縫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05(04)
[3]馮錦華,王壽昌,秦一統,楊燕. 大面積超平整度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J].施工技術.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