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榮
身份證號碼:450881197901161192
摘要:在我國,工程項目基本上是以招投標制度來確定,當工程項目確定后,整個工程建設的造價也就基本確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想增強市場份額并從中獲得更大的利潤,最大限度地控制項目成本是唯一途徑。因此,在土木工程項目管理中,成本管理和控制是重中之重。本文在此從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出發,對如何加強成本控制提出了幾點要求。
關鍵詞:土木工程;成本;科學
前言:土木工程成本管理與控制工作貫穿于項目施工建設的全過程,涉及施工建設工作的每一環節與內容,其具體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并不僅僅是指資金使用管理上,更還包括人力、物資等的使用損耗、成本預算偏差調整等方方面面。一個好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將會于無形之間為建筑工程項目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其所存在的價值作用便不言而喻。
一、正確認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施工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強化成本管理,嚴格按照成本計劃加強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價,從而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然而,目前部分施工企業施工過程中管理弱化,成本控制流于形式,無可避免在施工中造成很多浪費現象,工程項目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企業利潤,削弱了施工企業的競爭力,從而阻礙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要想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和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的總體目標,就必須正確認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必須科學、合理、高效地對工程成本進行控制。只有正確認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強化成本控制理念和意識,才會積極尋求加強成本控制的方案和措施,完善成本控制體系;只有正確認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明確成本控制的內容,才會積極付諸行動,尋找有效途徑,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減低成本支出,實現成本控制的目標,最終實現施工企業利潤最大化要求。
二、項目成本控制的種類
由于控制的對象不同、目標不同,范圍和重點不同,所運用的控制方式和類型也有所不同。控制從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類型。按照糾正措施的環節和信息性質的不同,可以把控制分為現場控制、反饋控制和前饋控制。
1、現場控制
現場控制又叫過程控制。是指在工作正在進行的過程中進行控制。這類控制工作的糾偏措施作用于正在進行的計劃執行過程中?,F場控制的職能是對正在進行的活動給予指導和與監督,以保證活動按規定的政策、程序和方法進行?,F場控制一般都在工作地點進行,管理者親臨現場觀察就是一種最常見的現場控制活動,它是一種主要為基層管理人員所采取的控制工作方法。
2、反饋控制
反饋控制是控制工作的主要方式。反饋控制是以系統輸出的變化信息作為饋入信息,其目的是防止己經發生和即將出現的偏差繼續發生和再度發生??刂乒ぷ鞯膶嵸|是“信息反饋”??刂葡到y通過信息反饋和行動調節,保證系統的穩定性,所以,反饋調節的速度必須大于控制對象的變化速度,反饋控制才可以正常發揮作用。
3、前饋控制
前饋控制又稱預先控制或預防控制是為了解決反饋控制所存在的問題,采取前饋控制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前饋控制也稱為指導未來的控制,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由于時滯作用帶來的損失。
三、科學合理的控制管理措施,實現控制目標
1、加強目標成本控制
1.1人工成本控制
在項目施工中,應按部位、分工種列出用工定額,作為人工費承包依據。在選擇使用分包隊伍時,應采用招標制度。由企業勞務管理部門及項目部組成專門的評標小組。小組成員由項目部經理、生產副經理、核算、預算、質量、技術、安全、材料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組成。對參與投標的多家外包隊伍進行公正、公平的打分,選擇實力強、信譽好、工人素質較高的外包隊伍。并盡量采用工程項、量包死的方式,以便做到在施工的初期就可基本確定人工成本。在簽訂人工承包合同時,條款應詳細、嚴謹、明確,以免結算時出現偏差。另外,一些無法包死的工程項目,在與外包隊伍結算時,應嚴格按照合同執行。每月末進行當月工程量完成情況核實,須經有關負責人簽字后方能結算撥付工程款,同時應注意對零工、雜工的結算,控制每一分人工成本的支出。
1.2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消耗控制是降低成本的關鍵,施工材料是構成工程成本的主體,約占總成本的70%。因此,對材料消耗的控制非常重要。既要做到保質保量,又要做到合理使用,減少浪費。工程項目所用材料應以部位、項目為單位,詳細列出用量,作為采購的依據。在采購時應采用招標制。各項材料的采購應貨比三家,在與材料供應商簽訂合同時,應對其產品的質量、價格、服務、驗收方法、交貨時間等進行規定。在采購有指導價格的材料時,必須要在業主定價以后,再與供貨商簽訂合同,避免出現業主定價比采購價格低的情況。對于大批量的材料,應“總量訂貨、分批購買”。這樣,既避免材料的積壓與浪費,又有效利用資金。在施工過程中,應準確使用和管理工程所用模板、架具,盡量做到不損壞、不丟失,減少賠償,以降低模板、架具的租賃費開支。
2、合理制定施工進度計劃,協調工期成本關系
如何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是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即工期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對施工企業和施工項目部來說,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過對工期的合理調整來尋求最佳工期點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點。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標是正確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使工期成本的總和達到最低值。一般來說,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坏敼て诙讨烈欢ㄏ薅葧r,工期措施成本則會急劇上升。而工期損失則不然,因自然條件引起的工期損失,其損失額度相應較小,通常情況下不予賠償或賠償額度較小,該部分工期損失可不予考慮。因施工內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積累會逐漸減少。綜合工期成本的各種因素,就會找到一個工期成本為最低的理想點,這一點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優點。
由于內外部環境條件及合同條件的制約,保證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在確保工期達到合同條件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為了提高企業信譽和市場競爭力,盲目搶工期趕進度,造成增大項目成本,導致項目工期成本增加。
3、重視質量成本控制與管理
對施工企業而言,產品質量并非越高越好,超過合理水平時,屬于質量過剩。無論是質量不足或過剩,都會造成質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過質量成本管理加以調整。
質量成本管理的目標是使各類質量成本的綜合達到最低值。一般來說,質量費用起初較低,隨著質量要求的提高逐漸會增加。當質量達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時,該項費用就會急劇上升。雖然,質量檢驗費用較為穩定,不過隨著質量的提高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而質量損失則不然,開始時因質量較差,損失很大,隨著產品質量不斷改進,該項損失逐步減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須能找到一個質量成本最低的理想點。
此外,正確處理質量成本中幾個方面的相互關系即質量損失(內、外部故障損失)、預防費用和檢驗費用間的相互關系,采用科學合理、先進實用的技術措施,在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水平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項目部也不能使工程全面出現質量過?,F象,導致完成工程量減少,經濟效益低下的被動局面。
四、結語
作為建筑施工單位,追求利潤最大化是永恒的動力,對于整個項目建筑安裝工程成本控制而言,只有將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時刻控制在制定的每個分項目標范圍內,才能保證整個安裝工程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