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霄
廣東省河源市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也逐漸獲得很多成就。其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一系列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村得到建設,大大促進了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依舊會面臨著很多實際性的問題,如何確保農田水利工程得到高質量和高效率建設,逐漸成為很多建筑者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
關鍵詞:農田水利;基本特征;施工建設;研究
農田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它直接關系著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各級政府及專家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也越來越關切。雖然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建設過程中還仍然在著許多問題,阻礙了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下面我們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措施。
一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農村稅費改革政策的出臺,農民個人及聯戶興辦的小型水利工程數量也日漸增多。但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現狀令人擔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工程管理滯后。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之后,特別是近幾年來,農民的個體經濟意識較強,集體觀念淡薄,從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的現象。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區支渠以下用水混亂,跑、冒、滲、漏較為嚴重,致使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有人修、無人管,毀損嚴重。隨著農村人口的快速增長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面積開墾土地,不斷開鑿機井,利用地下水進行補充灌溉,但農業用井的所有權在鄉村,甚至到個人,無系統性管理,再加上機井距田地較近,灌溉方便,開采量不易控制,超采現象嚴重,這樣下去,不光是農業生產受到影響,生存環境也會受到破壞。
(2)財政投入不足。由于農村地方各級財政吃緊,嚴重制約著農村重點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補助。2005 年,中央財政設立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以“民辦公助”方式支持各地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國很多農村地處欠發達地區,很難有較多資金用于農村水利重點工程的配套建設,致使部分工程無法按期啟動,即便開工建設了也很難按計劃竣工驗收,加大了繼續爭取工程項目的難度。部分地方政府部門考慮部門利益過多,水利投入對部門效益增收不大,缺乏投資動力。
(3)基層水利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近年來,水利項目逐年增多,規模不斷擴大,但受多年計劃經濟人事安排影響,很多水管單位設置機構不科學,非工程管理崗位多,人力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導致效率低下。各地水管單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級工程技術人員嚴重短缺,工程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較低,技術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單位的發展。
二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具體措施
2.1 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有明確的總體規劃,科學合理的規劃是搞好水利建設,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總體規劃的重點內容應該是對建設方向的確定,有了明確的工作重點才能將水利工程建設的方向確定下來,然后再對一些次重點工程進行合理的規劃。規劃重點工程的時候要考慮到區域環境,以確定目前急需改進的工程項目,通過重點項目的啟動和實施,推動水利建設,才能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社會主義建設。新疆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地區的農田干旱現象嚴重,區域水利建設的總體規劃應狠抓抗旱水源工程建設。有力地改善農村尤其是樹木主產區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民的積極性,為生產和農業特色產業建設奠定扎實基礎。
在進行總體規劃的過程中要主要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早部署、早安排、早規劃,在每年的冬季,就開始籌劃下一年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專門下發通知,組織工作專題,作好調查研究。對要開展的大型水利建設工作可以先設立示范基地,探索建立水利工程的效果,在示范基地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的示范性演示,以確保工程項目的成功,很多省份早已建立了節水示范基地、水保示范基地、凍土研究示范基地等。這些基地建設有利于基層單位參觀和考察,對進一步保證水利工程建設的推廣是一個良好的機遇。
2.2 擴大投資
為了合理地分配水利建設資金,做到區域內的平衡、和諧建設,水利建設管理部門可以對現有工程進行維修擴建和改造,以保證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適應農村水利發展的要求。同時,在努力增加地方財政投入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加強了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行政領導,積極調動組織群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村民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中,以節省人力資金,避免出現由于資金短缺使得一些重點工程一直的延誤下去。為了杜絕擠占挪用農田水利專項資金的現象發生,工程建設的主管部門要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單位,并在重點工程依情況設立監察團隊,要求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周期性的資金賬目總結,保證資金使用方向有跡可循。
三、高標準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1、建立管理機制,加強監督管理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管工作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為了保證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順利施工,要建立管理機制,從施工開始到結束,要明確監管目標、制定監管計劃、掌握監管內容和質量標準,加強對原材料、中間產品和工程質量的管理。施工前做好質量監督管理保證一切準備工作滿足施工過程的需要;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監督管理主要是對施工方案、施工人員和施工材料的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及時解決處理;施工后的監管工作主要是工程驗收,以科學的工程方案為指導,對完成的工程質量進行評估。
2、加強農田水利技術力量,提高施工隊伍素質
水利人才是工程建設的保證,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專業隊伍是完成高質量工程建設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須重視水利人才隊伍的建設。所有參與農田水利工程的人員,上到管理者,下到操作工人,都要進行嚴格的培訓學習。作為管理者,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施工技術知識,掌握工藝流程,才能更好的進行管理;對于操作人員,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技術培訓和思想培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差錯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
3、提高施工規劃管理水平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有專業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做好施工準備工作。要搞好農田水利施工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前期調研工作,采集數據資料,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用于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為工程的順利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各級政府應該為工程的規劃提供一定的資金投入,確保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專業人員在分析數據和工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編制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包括具體的管理目標和進度計劃等;詳細規定各個工序的質量檢查和驗收標準,做好各個工序的協調和銜接工作;最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實行責任制。
4、加大資金投入
資金是農田水利工程順利完成的保障,國家政府和相關單位應該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促進農業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從長遠利益來看,加大資金的投入可以獲得更高利益的回報。老化設備的維修養護、先進技術的引進、施工人員的培訓、工程質量的監管等各個施工環節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避免由于資金不足導致的施工質量問題,所以說,加大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5、全面加強對現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維護
加強對已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維護是保證工程長期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對重點的水利工程設施實行重點專人管理,實行管理責任制;向水利工程的收益方征收部分費用,用于對現有工程進行定期的養護,遵循“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做好后期的維護工作;此外,根據各地的地質、氣候等具體情況,建立符合各地實際的工程建設監督管理體制,以不同模式進行水利建設和監督管理。
結語
農田水利的建設能夠切實解決很多實際性的用水問題,是農業發展和農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我們要將水利建設在施工方面和管理方面的各項問題重視起來,使其最大程度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美健,劉群昌等.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現狀與思考[J].中國水利,2012(23).
[2]趙琦,陳曙光等.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做法與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09,(5):18-21.
[3]楊磊.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對策[J].廣東水利水電,2010(07)
[4]董子滿.淺議地方農田水利工程質量控制[J].河北水利,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