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正
深圳市華藍設計有限公司南寧分公司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建筑事業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建筑的智能化、低碳化、綠色化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因而作為民用建筑的設計人員,也應在民用建筑設計中著力實現智能化、低碳化、綠色化。因而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就民用建筑設計中如何加強智能應急照明系統的應用進行了探究。旨在與同行進行業務之間的交流,以不斷提高民用建筑的設計水平。
關鍵詞:民用建筑;設計;智能應急照明系統;應用
在傳統的民用建筑中,在應急照明設計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對火災時人員的逃生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而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民用建筑設計人員,必須在民用建筑設計中切實加強智能應急照明系統的應用,才能更好的提高民用的應急照明水平?;诖?,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此展開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
1.傳統民用建筑在應急照明系統設計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傳統的民用建筑中,應急照明系統的設計往往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正是因為這些不足的存在,極大的導致了建筑消防安全水平的提升。究其根源,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民用建筑的應急照明主要以蓄電池和應急照明燈具為主,在設計時只是將其作為獨立的配電系統,而缺乏與火災報警系統的聯動,一旦民用建筑發生火災,由于火災現場往往混亂,此時一旦應急照明系統失靈,就會給現場的逃生和組織疏散等帶來困難。加上疏散標志燈在設計時缺乏科學性,不僅標識不夠明顯,而且位置也不顯眼,導致火災發生時往往因缺乏疏散指示而失去救援機會。
2.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傳統民用建筑在應急照明系統設計過程中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民用建筑設計人員,應如何加強對智能應急照明系統的應用呢?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從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工作的原理入手,結合某工程實踐,就其具體的應用策略做出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
2.1工作原理
智能應急照明系統與傳統應急照明系統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其能與火災報警系統之間聯動。其工作原理如下:當消防控制是對火災信號確認之后,由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對將疏散區域內所有的應急照明燈自動的點亮,同時編程化的控制現場的所有的應急照明和疏散用指示燈,從而確保疏散指示呈現光流的形式對逃生的路徑進行動態的指示,從而在煙霧環境中為逃生人員提供清晰、明確的逃生方向。因此,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在逃生時始終遵循的邏輯如下表所示。
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在逃生時始終遵循的邏輯表
1.疏散指示燈指示的方向必須與著火點的方向遠離
2.位于著火點之上的建筑樓層必須與著火層火點發生的臨近疏散出口相避開
3.安全出口應有聲音和燈光閃爍,為安全逃生提供及時的疏散指導
一般情況下,選取PC機作為整個智能照明應急系統的控制主機,選取單片機終端對應急燈進行智能控制,從而在總線的控制下,對多對通信控制進行巡檢,并在同一總線系統中掛接多種類型的燈具終端,并利用編程對虛擬分區內的所有的應急照明燈具的熄滅和點亮進行控制,并能對其應急性等功能進行測試,尤其在虛擬分區技術的支持下,能有效的促進工程設計水平的提升,并能提高建筑消防性能的提升,也便于設備的維護。
2.2具體應用
以某工程實踐為例,筆者就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做出以下幾點分析:
2.2.1工程實踐
在某民用建筑中,對其電氣方案進行設計時,采用的應急照明系統為智能中央監測和應急照明系統,該系統主要由應急照明燈(帶有地址編碼及傳感器)、應急疏散指示燈(帶有地址編碼及傳感器)、集中控制主機以及安全電壓型控制器分機等組成,利用其微處理器并在總線技術的支持下對該民用建筑的不同防火分區設置成了高效獨立運行的應急照明網絡系統。因此,在這一系統的支持下,在本次設計中確定了兩種設計方案,兩種方案的區別就是蓄電池分別為自帶式和集中式。而本民用建筑屬于大型公共民用建筑工程,不僅人員集中較為密集,而且疏散通道十分復雜,加上應急照明燈分散,在不同的防火分區內的燈具數量存在較大的差別。因而必須在結合實際需求之后,針對性的采取設計方案。
2.2.2自帶蓄電池的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自帶蓄電池的智能應急照明系統比集中蓄電池的智能應急照明系統的可靠性更強,即使分支電源線路出現故障,其應急照明燈具能持續一定的時間進行工作,而缺點就是需要分散的放置電池,且放置的電池的數量較大,因而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電池事故,因此需要對其進行長期性的維護。該系統在日常應用過程中的工作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自帶蓄電池的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工作原理圖
2.2.3集中供電式的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集中供電式的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各層均有交、直流兩路電源供安全電壓型控制器分機,采用安全電壓供電,即使電池主站(直流)或交流的供電電源斷開,也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優點就在于供電時間長,安全,能根據火災著火點合理點亮應急疏散指示燈及應急照明燈,更有效的引導人員疏散,逃離火災現場,缺點是成本高,線路相對復雜。因此,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應結合這兩種系統的優點和缺點,進行針對性的選擇。集中供電式的智能應急照明系統的工作原理由下圖所示。
集中供電式的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工作原理圖
2.3在本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在本工程中,筆者結合這兩種智能應急照明系統的優勢和不足,結合本民用建筑的實際需要,最終在多方的論證下,決定采用基于這兩種系統的綜合系統。即在整個系統中不僅有自帶式的電源,同時也對這些電源集中供電,并配備了預備電源,一旦發生火災,導致原有供電系統癱瘓,就會自動切換到備用電源,為應急照明供電,極大的確保了整個應急照明系統供電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在促進民用建筑設計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的同時也提高了整個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和消防性能。
3.結語
綜上所述,對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民用建筑設計人員,必須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認真分析和總結傳統民用建筑應急照明系統的不足,并針對存在的不足和實際的需要,針對性的確定民用建筑的應急照明方案,最大化的確保其安全高效的運行。
參考文獻:
[1]熊志輝.民用建筑應急照明的研究與設計[D].華南理工大學,2013.
[2]周寶昌.智能應急照明系統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電氣,2009,10:38-39.
[3]朱世君.智能消防應急照明系統在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建筑電氣,2013,S1: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