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摘 要:本文根據作者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公路工程施工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施工技術;效率;質量
1 前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路橋施工工程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路橋施工技術的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主要對公路技術方面進行談論。
2 現階段我國公路施工技術
2 .1公路路基施工技術
路基所使用的填料性質及其壓實的效果將關系到事后的路基施工質量。目前,改進填土要求和壓實工藝是改善路基施工質量的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對路基填料的選用應采用 C B R值表征路基上的強度并引入路床等概念。我國的地基夯實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目前的路基壓實施工普遍采用大噸位的壓路機,碾壓效果有了明顯改善,為提高路基的壓實施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對于特殊潮濕地區的路基壓實,在施工時有一定的難度,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在軟土路基的處理方面采用了灰土擠密樁、輕質路堤、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方法。我國的路基防護工程技術也日趨成熟, 包括坡面防護( 如石砌圬工防護、 護面墻、植草等)、沖刷防護( 如傳統的砌石、擋土墻等)、支擋防護( 如石砌的重力式擋土墻、懸臂式擋土墻、 板柱擋土墻等) 。
2 .2公路路面施工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具有很大的剛性、良好的穩定性以及抗疲勞性能,且線型順暢、美觀,不僅在交通繁重的城市出口路段優先應用,而且在提高山區的公路路面等級施工方面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路面施工的技術要求主要表現在材料的各項指標符合規范、施工機械的配備以及施工工藝的連續性。工程材料是公路橋梁施工的物質、技術基礎,是直接影響公路橋梁技術應用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在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推廣使用的是干硬性混凝土, 它是節約水泥、減少混凝土硬化收縮的正確途徑; 精平提漿輥的正確使用及收光作業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路面的平整度。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新技術、新材料都得到了實際的應用和推廣。在材料采購方面應注重材料的量,這是決定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 材料的數量是否充 足直接影響到工期及路面鋪筑的質量,所以應對采購的材料進行檢驗,以便選用符合技術標準要求的材料,通常選用的瀝青標號為 AH一90、AH一110;另外拌和設備的選用也很重要, 因為它影響著瀝青混合料的拌和質量及產量,所以拌和設備應滿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連續性要求;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取決于攤鋪機, 要求其效率高; 壓路機采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及輪胎壓路機的組合作業。在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檢測各項指標,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保證路面的質量。
2 .3公路改建時新舊公路結合部施工技術
近幾年,我國公路發展迅速,數量不斷增加,原來修建的公路承載力或通行條件也逐漸不能滿足需要,所以要進行公路改建。改建一般是對原有路面進行單側或者雙側的加寬,具體部位的處治包括邊坡處治、路基處治、路面處治。由于原有公路的路堤邊坡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已不能達到公路填方要求,所以進行改建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其壓實度與同層次的新填路基控制一致、處治厚度與新建厚度一致等。現有的路基處治方法有挖土質臺階和土工柵欄處治。路面的處治比較繁瑣,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也比較多,最重要的一點是舊路與新建路的各項指標達到一致,保證改建后的公路的通行條件和承載力能滿足預期的要求 。
3 公路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
迄今為止,雖然我國在公路工程建設施工技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根據各年的建設工程資料顯示,我國公路工 程建設過程中屢屢出現各種問題, 所以研究和發展公路工程施工技術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大工程。具體問題如下:
( 1 ) 有些公路在不應該設岔口的位置開設平面開口以滿足村民的出行、住宅和企業需要, 嚴重影響車輛通行與人員通行的安全。
( 2 ) 公路路面不平整的問題也較嚴重:①由于公路修建年代比較久,路基發生了沉降造成路面不平整;②由于修建時沒有保證平整度造成路面起伏很大,給車輛安全行駛帶來了障礙,在平直路面與起伏路面的交匯處往往容易出現交通事故。
( 3 ) 我國地域廣闊,各個地區的地理和地質水文環境都有所差別,一套標準的規范往往不能適用于所有地區的工程,因此,公路工程技術的應用在各個地區必然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①在沙漠地區,因缺乏砂石、黏土等常用筑路材料,再加上水資源嚴重缺乏,所以要達到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的目的非常困難,這就需要強有力的公路工程技術來指導完成工程。
②在黃土地區,由于長期經流水沖刷、侵蝕而形成的特殊的地理環境,滑坡、濕陷等嚴重影響著路基的穩定性能,要保障交通行駛安全通暢,就必須應用公路工程技術來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路基的穩定性。
③在內蒙古地區等高寒干旱、高寒半濕潤、半干旱的特殊氣候環境下,公路建設經常遇到風積沙的路段,利用風積沙填筑路基施工技術還有待研究,同時應提高工程機械設備的耐寒性能。
④我國有些地區經常因為雪害的原因導致交通受到阻礙,不能順利通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不斷提高公路工程的技術。
⑤在隧道、橋梁的施工過程中也經常出現問題,有些地段只能挖隧道或者架橋梁,在這些方面公路工程技術的要求也應相應作出改變。
⑥后張法是橋梁預應力結構施工的重要部分,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施加的預應力或高或低的偏差,雖然對結構的承載力影響并不大,但會直接影響到預應力結構的使用性能( 如變形、開裂),國內外的預應力結構使用情況已經表明,在實際預應力結構使用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是鋼束的銹蝕),使得預應力結構的使用年限大大地低于人們所預期的年限,所以預應力工程從設計到施工必須認真精確,并且也應采取措施解決鋼束的銹蝕問題。
⑦在中低等級的公路上,公路與橋梁過渡段的橋頭跳車病害對車輛行駛的舒適性影響并不明顯,主要是因為中低等級公路上車速慢、橋梁數量較少、道路路面平整度相對較差,人們對行車的舒適性要求一般也較低,但是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這種現象就非常明顯, 由于施工現場狹窄不利于操作以及人為的疏忽,過渡段與路基銜接處往往是橋頭的薄弱環節,容易發生裂縫和橋頭沉陷現象,在實際施工中有可能因為路面結構層和橋面結構層的施工不同步,在標高控制上產生誤差。
4 解決措施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解決措施
( 1 ) 嚴格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中的安全技術標準施工,我國的技術標準 已較為完善,要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公路工程技術問題,就要依靠建設者嚴格按照標準設計施工。
( 2 ) 公路工程的施工設備以及選用的材料要適應特殊的地理和地質水文環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發展創新,上文提到的特殊地理環境中,如果沒有適應環境的設備和材料不可能完成公路的施工,雖然不能就地取材,但是可以通過不斷的設備創新和材料創新,創造出適應某個地區的設備和材料,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 3 ) 對于已建公路,特別是已出現沉降、裂縫造成路面不平整等問題的公路,需要有一套公路工程技術體系對其進行養護處理,以保障車輛安全通行,減小交通事故的發生。
( 4 ) 在橋粱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后張法預應力張拉前的準備工作,保證張拉、壓漿等施工工藝的技術質量管理,創新工藝,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提高現有施工水平。
( 5 ) 在公路與橋梁過渡段施工過程中,應使臺背回填壓實度、灰劑量達到設計要求, 提高整體強度,防止橋頭跳車現象產生,應適當加長過渡路段的長度以緩解剛性橋面與柔性路面銜接處的沉陷變化,臺背回填最好與相鄰路基同體施工,若條件不允許同體施工,則必須逐層加寬至少10cm成倒臺階施工,嚴禁直上直下填筑臺背填土。
5 結束語
根據現代路橋施工管理研究結果以及實際應用效果分析可以看出,只有科學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才能有效的達到路橋工程施工質量提高的目的、達到施工企業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