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東 陳宇芬
【摘??要】發展性學業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注重過程評價,并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性。本文將從發展性學業評價的概念、基本原則、建構體系、評價成效等方面進行思考分析。
【關鍵詞】發展性學業評價??基本原則??體系??成效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4-0026-01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第一,學業評價。學業評價是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教育目標為依據,運用恰當的、有效的評價方法,系統地收集學生的學業信息,科學地進行分析處理,并對學生的學業變化進行價值判斷。學業評價主要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進行評價。
第二,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一種關于教育評價的新理念。發展性評價源于形成性評價,是對形成性評價的深化和發展,強調“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思想,強調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主張面向未來、面向學生的發展。
二?發展性學業評價的基本原則
第一,全面性原則。發展性學業評價應注重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評價內容涉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內容指標必須全面合理。
第二,過程性原則。發展性學業評價關注學生的成長歷程,主張將學生的日常評價、成長記錄與學科模塊測試結合起來,也力求將學生的紙筆測試與平時作業、課堂表現、情境測驗、行為觀察、實驗操作等結合起來。
第三,差異性原則。發展性學業評價倡導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化發展,發展性學業評價能很好地根據學生原有基礎、思維習慣、身心狀況等不同特點,制定出相應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
三?發展性學業評價體系的建構
1.發展性學業評價體系的內容
發展性學業評價體系主要是由兩個大的模塊組成:第一個模塊是以學生學業學習為主要內容的發展性學業評價體系;第二模塊是以學生學科為主模塊的發展性學業評價體系。不管是以學業為主還是以學科為主的評價體系,基本上都是以使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以教育學與文學、物理學等學術性領域的學科為例,學校需要對學生日常每完成的一個單元進行相應的終結性評價,并根據單元的性質決定采用何種評價方式。
2.發展性學業評價體系構建的方法
推行差異性考試和免試。學生作為一個群體,他們由于所處的家庭環境、個人愛好、心智發展和經驗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怎樣做到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可行和切合實際的評價,成為對一個學生進行評價的關鍵。我國傳統評價方式主要是以試卷測試對全班甚至全年級學生進行測評。針對這一現象,一方面,學校應積極主動地嘗試差異性的考核評價方式,每次測驗時負責出題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所學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做出幾套試卷,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由地做出選擇。這種差異式的考核方式,不但可以避免會因試卷難度太大給一些學生的心理帶來挫敗感,也可以讓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能考出較好的成績,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還能激發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斗志。另一方面,學校應區別對待那些學習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針對這些較為優秀的學生,嘗試免除他們考試的方法。而采用其他較為靈活的考核方式,如采用課外實踐、論文寫作、參加課題組、大型文藝演出等方式,對這些學生進行評價。
四?發展性評價的成效
1.提高教師執行新課程的能力
學生的學業評價涉及課堂教學、課后作業的設計、學科課外活動等,覆蓋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教師應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認真去學習課程理論,尤其是較為前沿的新課程方面的理論,此外教師還應重點去研讀關于發展性學業評價方面的文章,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依據這些理論,勤于實踐最終發展這些理論。
2.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的發展
因為學校實施的是實施多元的、發展性的評價模式,所以對學生的考核方式和手段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紙質試題考核,發展性、多元化、靈活性的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對考試和學習的壓力。因此,在調查中發現學校中學生的厭學情緒有了很大的改變,產生厭學情緒的學生越來越少。這種考核模式下很多學生開始改變自己日常學習中的關注點,由之前的關注分數為主,轉向自身在課堂中、實踐中等的表現。又因為發展性學業評價在很多方面實行的是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各種積極性和創造性都不斷地展現出來。因為,發展性學業評價能使學生很好地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就會出來用自己的優點相互競爭,形成一種較好的競爭氛圍。在相互學習和評價中,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也不斷得到提升,彼此之間學會合作、學會包容、學會欣賞、學會接納,個體的心理和人格都得到了健康的發展。
五?結束語
發展性學業評價模式是根據學生群體間存在的不同差異進行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因人實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滿足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當然發展性學業評價還不是很成熟,在實施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仍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繼續不懈努力,使之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涂艷國.教育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邵清.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08(7):52~53
[3]謝莉莉、李勤、傅春等.“c語言與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7):24~26
〔責任編輯:林勁〕